• 长者助手
  • 无障碍

    广州市增城区减灾委员会关于印发增城区防灾减灾“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2023-05-15 来源: 广州市增城区减灾委员会
    【字号: 分享

     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区减灾委员会成员单位:

      《增城区防灾减灾“十四五”规划》已经区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区应急管理局反映。

    广州市增城区减灾委员会

    2023年5月11日        

    增城区防灾减灾“十四五”规划

      目 录

      一、前言 4

      (一)编制目的 4

      (二)编制依据 4

      (三)适用范围 6

      二、现状与形势 6

      (一)“十三五”时期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成效 6

      (二)“十四五”时期防灾减灾救灾面临形势 10

      三、指导思想与规划目标 11

      (一)指导思想 11

      (二)规划原则 12

      (三)规划目标 13

      四、主要任务 16  

        (一)构筑防灾减灾预警防御体系 16

        (二)健全防灾减灾应急救助体系 19

      (三)优化防灾减灾救灾管理体制机制 20

      (四)推动防灾减灾救灾社会参与机制 21

      (五)加强基层社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 22

      (六)创新防灾减灾科技信息支撑 23

      五、防灾减灾重点工程 25

      (一)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程 25

      (二)洪涝灾害防治体系建设工程 26

      (三)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建设工程 27

      (四)森林灾害防治体系建设工程 34

      (五)防震减灾防治体系建设工程 35

      (六)气象灾害防治体系建设工程 37

      (七)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化工程 38

      六、保障措施 40

      (一)组织领导 40

      (二)队伍建设 41

      (三)法治保障 41

      (四)经费落实 41

      (五)监督管理 42

      (六)科技支撑 42

      附件1 43

      附件2 51

      附件3 56

      附件4 91


      一、前言

      (一)编制目的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救灾等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统筹推进增城区防灾减灾政府监督管理,有效开展防灾减灾工作,形成多方参与的社会化防灾、减灾、救灾、抗灾的格局,基本建成覆盖自然灾害中多灾种、全过程、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综合防灾减灾救灾管理体系,全面提升我区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结合我区30个职能部门、7个镇6个街道,367个行政村(社区)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划。

      (二)编制依据

      编制依据如下: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21年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八十八号,自2021年9月1日起施行)

      2.《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六十九号,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

      3.《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八十一号,自2021年4月29日起施行)

      4.《地质灾害防治条例》2003年11月19日国务院第29次常务会议通过,自2004年3月1日起施行。

      5.《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国务院令[2019]第708号,自2019年4月1日起实施)

      6.《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令第2号修改,自2019年9月1日起施行)

      7.《广东省安全生产条例》(广东省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公告第94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

      8.《广东省防震减灾条例》第92号公布。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

      9.《广东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广东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39号)

      10.《广州市气象灾害防御规定》第15届59次常务会议通过,自2019年4月1日起施行。

      11.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粤发〔2018〕1号)

      12.《“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国发〔2021〕36号)

      13.《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21-2025年)》(国减发〔2022〕1号)

      14.《广东省应急管理“十四五”规划》(粤府〔2021〕67号)

      15.《广州市防灾减灾“十四五”规划》

      16.《广州市增城区应急管理“十四五”规划》

      17.《增城区贯彻落实广东省地质灾害防治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的实施方案》(穗规划资源字〔2020〕18号)》

      (三)适用范围

      本规划适用于“十四五”期间增城区防灾减灾工作。

      二、现状与形势

      (一)“十三五”时期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成效

      “十三五”时期,我区防灾减灾工作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政治站位立于高,应急指挥善于统,应急响应敏于快,安全风险精于防,应急工作行于实,积极推进防灾减灾理念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为新时代防灾减灾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1.灾害管理体制机制不断健全

      按照我省制定出台的《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我区灾害管理机构改革深入推进,应急管理部门全部组建到位,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全面改制完成,乡镇(街道)灾害管理机构全部设立。灾害事故全灾种统筹应对、全链条有效覆盖、全过程综合管理基本实现。“十三五”时期,我省防灾减灾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我区综合防灾减灾形势趋稳向好,灾害事故总量持续下降,重特大事故有效遏制,统筹推进新冠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和安全风险防范工作,“十三五”规划主要指标高质量完成。

      2.专项应急预案不断完善、应急演练模式不断创新

      随着省应急法规预案建设逐步完善,应急管理地方立法工作稳步推进,机构改革后广东省在全国率先出台《广东省防汛防旱防风条例》,修订完成《广东省防震减灾条例》《广东省森林防火条例》《广东省自然灾害救助办法》等近百项法规规章及文件。

      为有效衔接省防灾减灾应急管理体系,我区先后修订了《增城区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增城区森林火灾应急预案》《增城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增城区生产安全灾难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增城区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增城区疫情防控信息发布和舆情引导应急处置工作预案(试行)》《增城区通信保障应急预案》《增城区饮用水水源地突发污染事件应急预案》《增城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增城区防汛防旱防风防冻应急预案》《增城区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等40多个专项应急预案;应急演练围绕“五立足、五结合”等演练模式不断创新。

      3.自然灾害防治能力稳步增强

      我区实施了《广东省自然灾害防治能力建设行动方案》,并建立自然灾害防治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出台防汛防旱防风、森林防灭火等专项指挥机构工作规则,明确了各成员单位职责分工,“防”与“救”的责任链条充分衔接。率先破解短临预警难题,实现未来1小时雨量超过50毫米预警信息及时预报至乡镇(街道)。城乡灾害防御能力不断提升,全面推动367个行政村(社区)开展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行政村(社区)防灾减灾能力“十个有”建设,累计创建15个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

      4.应急救援力量建设有力推进

      目前,增城区已建立各类应急救援队伍155支,合共6656人,其中专职队伍31支共1103人、专业队伍45支人员共1296人,兼职队伍79支共4257人。以专职消防救援队伍为主力军、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为骨干、兼职应急力量为补充的应急救援队伍体系基本形成。

      5.应急科技支撑能力显著提升

      科技协同创新机制进一步健全,建立“1+1+1+N”联合创新机制,实施“防灾减灾与应急救援”重点专项研发计划,创建应急管理联合创新中心、安全生产科技协同创新中心等平台。智慧大应急建设深入实施,基于30个部门应急管理大数据平台建设完成,“十三五”期间全区共发生强台风8起,观测自动化程度达到100%,灾害性天气监测率达99%,自然灾害应急指挥、危险化学品监测预警、安全生产执法等十大信息化系统成功上线,风险全域感知网络建设全面推进,实现监测预警“一张图”、指挥协同“一体化”、应急联动“一键通”。

      6.应急综合保障能力逐步强化

      建立灾害救助资金快速下拨机制。创新建立应急物资前置机制和基于邮政系统、物流企业的应急物资配送机制,应急运输“绿色通道”全面建成,应急物流时效大幅提升。应急通信保障队伍初步建立,卫星电话配备实现行政村(社区)全覆盖,基层应急通信保障能力不断提升。

      “十三五”时期,我区防灾减灾救灾形势经受了严峻考验,成功应对了台风“妮妲”、“天鸽”、“山竹”、“鹦鹉”等自然灾害,全区累计转移受暴雨台风影响人员约9万人。防御“6·24”暴雨、台风“白鹿”及“8·25”暴雨期间,我区各级各部门按照上级防总和应急部门的统一部署,积极开展“拍门提醒”工作,针对低洼地带、山区老屋、泥砖房、棚户、危房、简易厂房等薄弱环节进行全面排查,摸清危险区域人员分布,落实预警转移责任人,提前落实针对性转移措施,“敲门行动”开展期间,我区累计出动人员和应急力量5214人次,开展“拍门行动”4217次,全区19艘渔船及38名渔船作业人员全部回港上岸避风,及时转移危险区域人员共721人,落实了危险区域重点人员的转移对接工作,未出现人员伤亡情况。

      7.应急宣教培训工作扎实开展

      建立“增城区应急广播”、“应急舆情监测应对平台”,应急管理宣传新阵地不断开拓。紧随省应急管理厅创新开展“广东应急管理大讲堂”、“森林消防业务技能大比武”,应急管理教育培训形式不断丰富。持续深化“全国防灾减灾日”、“消防宣传月”“森林防火宣传月安康杯”等主题宣传活动,公众安全意识不断提升。

      8.主要指标高质量完成

      “十三五”时期,全区综合防灾减灾形势稳定好转,年均因灾直接经济损失占区生产总值比例的规划值为1.3%,五年年均完成指标为0.2%,年均百万人口因灾死亡率规划值为1.3,五年年均完成指标为0.38,成功应对“天鸽”“山竹”等强台风,统筹推进新冠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和安全风险防范工作,主要指标均高质量完成。

      (二)“十四五”时期防灾减灾救灾面临形势

      1.灾害风险隐患突出

      增城区地质条件复杂,雨水充沛,泥石流、滑坡、崩塌、地面沉降和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多发。近年来受极端天气和工程建设等因素的影响,防灾减灾基础薄弱的现状难以改变,自然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剧。极端天气趋强趋重趋频,台风登陆更加频繁、强度更大,降水分布不均衡、气温异常变化等因素导致发生洪涝、高温热浪、森林草原火灾的可能性增大,重特大地震灾害风险形势严峻复杂,灾害的突发性和异常性愈发明显。

      截至目前,增城区在册地质灾害隐患点为43处,灾害类型为地面沉降1处,泥石流1处,崩塌36处,滑坡5处;风险等级橙色5处,黄色21处,蓝色17处;威胁人数938人,潜在经济损失5387万元。增城区在册削坡建房风险点112处,威胁户数705户,威胁人数2556人,潜在经济损失11028万元。其中风险等级为橙色(高风险)2处,黄色(中风险)25处,蓝色(低风险)85处。增城区在册57处自然边坡风险点,威胁户数138,威胁人数1130,潜在经济损失10507.5万元。其中:风险等级为橙色(高风险)13处,黄色(中风险)35处,蓝色(低风险)9处。

      2.防灾减灾救灾抗灾难度不断加大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持续推进,增城市区迅猛发展,人口、生产要素更加集聚,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日趋复杂,生产生活空间高度关联,各类承灾体暴露度、集中度、脆弱性大幅增加。

      三、指导思想与规划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灾害风险管理和综合减灾理念,统筹好发展与安全两件大事,正确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正确处理防灾减灾救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着力构建统筹应对各灾种、有效覆盖各环节、综合协调各方面的全方位、全过程、多层次的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全面推进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和防治能力现代化,提升抗御自然灾害现代化水平,有效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我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市前列、创造新的辉煌提供坚实安全保障。

      按照省委“四个一”应急处置机制要求,以构建城乡安全保障工作联勤机制为抓手,推动“大应急、大安全”实体化运行,着力提升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守牢安全生产底线,形成“事前预估防范-事中救援处置-事后救助评估”的链条化“大应急管理”格局,为增城区“十四五”期间的社会经济发展奠定良好的安全保障基础。

      (二)规划原则

      1.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统筹防范化解重大自然灾害风险,着力做好监测预警、应急准备、应急救援、生活救助、恢复重建等工作,切实把确保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落到实处。

      2.坚持预防为主、综合减灾

      深刻认识我区自然灾害形势,科学实施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加强重点防治工程建设。坚持底线思维,强化统筹协调,加强工作协同,有效防范应对各类自然灾害。

      3.坚持科技赋能、精准应对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加强新技术新装备运用,构建防灾减灾救灾科技支撑新体系,努力实现灾害风险监测预警精准、抢险救援高效、恢复重建有序。

      4.坚持分级负责、属地管理

      坚持各级党委和政府在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中的领导和主导地位,在应对自然灾害时分级负责,地方就近指挥、强化协调并发挥主体作用、承担主体责任。加强政府与社会力量、市场机制的协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5.坚持区分灾种、分片治理

      针对我区丘陵、山区、森林、库区等不同区域自然灾害特点,进一步探求发生规律和致灾机理,研究制定更加贴合地域特点的政策措施,推动全区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协同推进、统筹发展。

      6.坚持依法管理、社会共治

      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健全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和防灾减灾救灾标准体系,不断提升自然灾害防治工作法治化、规范化水平。强化基层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增强全民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

      (三)规划目标

      到2025年,我区防灾减灾抗灾救灾能力全面提高。安全生产和综合防灾减灾形势趋稳向好,重特大事故有效遏制。安全风险防范化解机制更加健全,自然灾害防御水平明显提升,灾害事故应急能力显著增强,安全保障更加有力。

      1.防灾减灾体制机制更加完善

      防灾减灾领导体制、指挥体制、协同机制进一步健全,机构设置、职能配置更趋合理,基础设施、装备条件全面改善,工作效能、履职能力全面提升。社区以上防灾减灾装备配置率达到100%,防灾减灾干部专业培训率达到100%。

      2.自然灾害防御水平明显提升

      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高质量完成,灾害风险隐患底数全面摸清。多灾种和灾害链综合监测、风险早期识别和短临精准预警能力大幅提升,城乡灾害防御能力显著增强,台风、暴雨、洪水、地震、森林火灾等风险监测预警能力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年均因灾直接经济损失占地区生产总值比例控制在1%以内,年均每百万人口因自然灾害死亡率控制在1以内,年均每十万人受灾人次控制在15000以内。

      3.灾害事故应急能力显著增强

      配置科学、体系完备、技能精湛、指挥顺畅的救援力量体系全面建成,区域应急救援中心和救援基地群基本建成,森林防火、危险化学品、防汛抢险、抗震救灾等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应急处置能力显著增强,应急物资储备网络全面建成,应急物流时效大幅提升,专职消防人员占全区总人口比例达到0.4‰。灾害事故救援现场应急通信保障率达到100%。

      4.健全社会力量和市场参与机制

      坚持政府鼓励、引导规范、效率优先、自愿自助的原则,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和行为准则,完善统筹协调机制和信息对接平台,大力培育、孵化防灾减灾救灾领域各专业类型和服务特长的社会组织,支持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综合风险调查、隐患排查治理、应急救援、恢复重建、心理抚慰、慈善捐赠、生活救助、科普宣传教育等工作。

      加快发展应急服务业,推动应急服务专业化、市场化和规模化。推进应急产业成为全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依托现有安全应急产业基地、特色集群,着力强链、延链、补链,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促进全产业链系统集成,培育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格局。完善应急产业政策体系,健全应急产业发展机制,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做大做强,打造应急产业健康发展新生态。

      坚持政府推动、市场运作原则,强化保险等市场机制在风险防范、损失补偿、恢复重建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建立和完善财政支持的多方参与、风险共担、多层分散的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分散机制,探索建立农房保险大灾风险准备金制度,研究建立政府巨灾保险制度,建立健全“政府推动、市场运作、保障民生”的巨灾保险体系和制度框架。推进完善农业保险、森林保险、居民住房灾害保险、自然灾害公众责任险等,充分发挥保险在风险管理、灾后救助、恢复重建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5.健全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教育长效机制

      加强资源整合和宣传教育阵地建设,推动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教育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家庭。继续将防灾减灾知识纳入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体系,鼓励开发使用在线课程和虚拟仿真教学,加大教育普及力度。充分利用全国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月、全国消防月、国际减灾日等节点,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针对季节性和区域性自然灾害风险,常态化开展防灾减灾救灾知识宣传、警示教育和应急演练。编制实施防灾减灾救灾教育培训计划,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全面提升各级领导干部灾害风险管理能力。完善跨部门协作和媒体沟通协调机制,及时开展应急科普宣传教育。

      创建1个消防安全科普教育基地。全区每个社区灾害信息员不少于1名。全区计划培训500人次灾害信息员,普及性应急救护培训受益群众不低于5万人次。

      6.继续开展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

      继续开展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和“十个有”社区的创建工作,全面提升基层防灾减灾能力与水平,2023年底实现全区社区(村)“十个有”建设全覆盖。

      四、主要任务

      “十四五”期间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主要任务,夯实防灾减灾市民基础,提升全员应急能力。

      (一)构筑防灾减灾预警防御体系

      1.开展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建立大数据时代应急管理机制

      开展气象、水利、地质、地震、农业、林业等自然灾害普查,以“一表一图一库一报告”形式建立城市建设风险点地理空间数据库,形成城市建设风险点动态电子分布地图,实现对每一处灾害隐患风险点的地理坐标定位,全面提升城市建设灾前预防能力。健全完善灾害风险防控体系,制定灾害风险清单和隐患清单,提高自然灾害早期识别和立体监测能力。

      推进完善各类灾害信息系统建设,加强跨层级、跨部门业务协同,建立应急、公安、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水务、民政、农业农村、统计、气象、林业、武警、通信、供电等单位的灾害信息互联互通机制,构建统一的灾害综合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实现致灾因子、承灾体、救援救灾力量资源等信息及时共享。建立完善预警预报、灾情会商、灾害损失评估的联动和共享机制,加强灾害趋势和灾情研判,完善防灾减灾救灾综合管理系统。建立健全防灾减灾应急响应社会动员机制,发挥社会公众在信息报告和辅助救援等方面的作用。

      (1)实施重点灾害风险普查

      ①开展气象灾害风险隐患排查

      通过气象灾害风险调查和重点隐患排查,建立准确可用的基层气象防灾减灾数据集,结合各部门重点隐患排查成果,筛查气象灾害的重点隐患,确定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形成气象灾害风险“一张图”,识别各类气象灾害高风险区域。

      ②开展森林火灾风险隐患排查

      以街(镇)为单位组织开展森林火灾风险隐患点调查,摸清隐患底数,制作1:1万森林火灾动态风险“一张图”,建立全区森林火灾隐患数据库。

      ③开展易受台风及其他自然灾害影响重点设备设施风险隐患排查

      开展内涝点、大型起重设备、电力设施、广告牌、园林设施等易受台风及其他自然灾害影响的风险隐患排查。

      (2)自然灾害综合风险与减灾能力调查评估形成数据库

      建立自然灾害综合风险与减灾能力调查评估指标体系,以街(镇)为单位开展调查评估,形成增城区自然灾害风险与减灾能力数据库,编制灾害综合防治区划图。

      2.完善灾害监测布点,打造实时共享监测网络

      将暴雨监测站、天气雷达站、农业及生物灾害监测点、地质灾害监测点、水库水文监测点、林业灾害监测点、街(镇)灾情速报点的监测信息,以自动传输、桌面系统、手持终端、电话语音等方式,汇交于“监测平台”,建立与涉灾部门、街(镇)实时共享的自然灾害监测网络。

      3.建设预警工作平台,实现“一键式”信息发布

      构建覆盖安全生产、自然灾害、城市安全、应急现场的应急管理全域感知网络,完善台风、洪涝等自然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提升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的准确性、时效性和社会公众覆盖率,建成灾害早发现、部门广联动、预警广覆盖、群众广参与的“一早三广”监测预警预报体系。统筹建设预警信息发布、传输、播报“一键式”工作平台,不断拓宽预警信息发布渠道。预警信息发布中心接受各灾害监测网信息,通过实时信息管理与分析,获取综合灾害数据,及时更新和发布自然灾害类信息。加强城市广场、交通枢纽、旅游景点和高速公路等人员密集场所电子显示屏预警信息发布设施建设,运用手机短信、广播、电视、报纸、微博、微信等手段及时推送预警信息,强化信息发布与舆论引导,推动防灾避险关口前移。

      4.推进隐患专项治理,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

      针对“十三五”期间的事故高发领域,持续开展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森林火灾等典型灾害重点隐患排查治理。聚焦化工、桥梁、隧道、电力、油气等重大工程设施以及危险化学品、火灾、施工、旅游、地面坍塌、三小场所等,开展专项治理和整治工程。落实国家自然灾害防治能力建设9项重点工程,提升全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落实国家公共基础设施安全加固工程,增强气象服务、应急通信、医疗救援、交通运输、应急避护等应急保障能力,提升城市生命线系统可靠性。强化规划设计、建设施工、运营管理等各个环节的安全责任措施落实,建立完善安全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和重大风险管控挂牌警示制度,防范化解城市安全突出风险。

      (二)健全防灾减灾应急救助体系

      1.打造专业专项的应急救援队伍

      以消防应急救援队伍为主力军,在森林火灾、洪涝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等重点行业领域,新组建一批专业应急救援队伍,打造“全灾种、大应急”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强化应急救援专业队伍与社会救援力量的训练合作,加强与救援志愿者联合会的协作力度,探索建立“第一响应人”志愿者队伍。加强应急专家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应急专家决策咨询和技术支撑作用,建设完善专家库,充实专家库专业人才力量,为防灾减灾工作提供技术保障。

      2.完善应急避护场所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

      在完成全面清查工作的基础上,按照《广州市应急避护场所建设实施方案》,继续推进完善应急避护场所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密切与财政部门对接,保证资金投入,将应急避护场所建设、日常维护与管理经费纳入政府年度财政预算。按照《广州市应急避护场所管理办法》的要求,从建设原则、部门职责分工、规划建设程序、场所分级管理、财政资金支持、日常管理职责、物资配备和储备方式、开放使用条件等方面,完善应急避护场所管理制度,全面推进应急避护场所管理规范化。

      充分利用公园、广场、学校、体育场馆、乡镇(街道)服务中心、福利设施、人防工程、绿道等公共服务设施,因地制宜推进各类应急避难场所建设,为受灾群众提供就近避险和临时安置服务。

      3.完善救灾物资保障机制

      加快街(镇)应急救灾物资储备仓库建设。积极推进应急物资保障基地项目落地。完善救灾生活物资协调机制和联动机制,明确各环节权利主体和责任主体。拓展社会救灾物资储备渠道和机构,完善社会周转储备机制,研究建立增城区救灾相关物资企业信息统计数据库,构建政府储备与社会储备相结合的救灾物资调控体系,确保灾害发生后,救灾物资应急保障到位。

      (三)优化防灾减灾救灾管理体制机制

      1.建立自上而下的应急管理机制

      建立健全“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共同参与、灾害分级管理、属地管理为主”的灾害管理体制。强化地方党委和政府在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中的主体责任,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发挥减灾委的综合协调职能,各相关部门及时通畅的将综合灾害信息传输至灾害管理部门。各街(镇)和有条件的行政村(社区)均应根据当地灾情建立综合防灾减灾领导组织体系,形成上下贯通、统一指挥、统一调动的高效联动的灾害管理组织体系。

      2.形成横向协调的部门联动应急协同体系

      实现纵向管理指挥通畅有效、横向协调合作迅速有序的网络化应急管理体系。推进不同街(镇)、不同部门之间在应急管理实践工作中的合作和交流,切实形成条块结合、上下联动的组织体系和协调合作框架,提高合作应急和协调应急能力。在不同街(镇)之间建立联络制度,建立救援队伍、应急管理专家等互助机制,建立应急管理工作交流制度,建立联合维稳机制,条件具备时采取开展应急联合演练等措施,共同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四)推动防灾减灾救灾社会参与机制

      1.加强社会力量防灾减灾业务技能培训

      依托专业救援队伍培训基地,对社会救援力量进行专业化、系统化的培训和演练,逐步建立完善专业救援队伍与社会力量信息资源共享、联训联演、联勤联动等常态化工作机制。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在专业领域的救援优势,引导社会力量深入社区、学校、工矿企业等开展防灾减灾救灾宣教活动,有效弥补短板和不足。

      2.发挥市场机制在防灾救灾中的灵活性

      落实国家有关巨灾保险制度的相关规定,研究提出巨灾保险产品方案,通过多种方式进行风险分担和经济补偿。联合专业救援类、慈善募捐类、社会服务类、物资保障类、志愿服务类、综合支持类成员单位,成立防灾救灾专项基金,引导和促进社会资本参与防灾减灾工作。加强政府部门间慈善捐赠的协调机制,在应急预案中增加慈善捐赠的工作要求,组织慈善机构依法有序开展慈善捐赠支持应急救援工作,形成以政府财政、保险资金、巨灾基金、慈善捐赠等共同支撑的多元化巨灾损失经济补偿模式。

      (五)加强基层社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

      1.继续开展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行政村(社区)防灾减灾能力“十个有”建设

      继续以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行政村(社区)防灾减灾能力“十个有”创建活动为抓手,从组织管理、灾害风险评估、应急预案、宣传教育培训、减灾设施和装备、居民减灾意识与技能、社会多元主体参与、日常管理与考核、档案管理、创建特色等十个基本要素,结合上级工作要求,开展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及行政村(社区)防灾减灾救灾“十个有”能力建设。加快构建完善的基层社区综合减灾工作体系,深化完善基层减灾救灾标准体系,不断提升基层减灾救灾精准化、规范化、制度化水平与能力。

      2.创新宣传方式,加强民众防灾减灾知识科普

      结合“5.12”全国防灾减灾日、“119”消防日等时间节点,开展形式多样的线上、线下防灾减灾宣传活动,拓宽自救互救技能宣教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渠道,扩大社会宣传面和工作覆盖面。开发针对不同社会群体的防灾减灾科普读物、动漫、视频等宣教产品,运用微博、微信和移动客户端等新兴媒体广泛传播。举办各类型防灾减灾科学知识小竞赛,市民可通过PC端、手机APP端、微信小程序等方式参与,提高公众的参与度与热情。

      3.推行践学一体,建立专业防灾减灾体验基地

      充分发挥科技馆、青少年科技活动场所、各级科普教育基地、各类防灾减灾救灾教育培训基地和科普资源单位的科普教育作用,开辟防灾减灾救灾专区。探索建设各专业部门(如气象、消防、地质、地震等)专项防灾减灾体验馆和应急安全全民体验馆等项目,组织开展紧急疏散演练、安全防护知识讲座、紧急救护知识讲座、应急逃生知识讲座等宣教活动。

      (六)创新防灾减灾科技信息支撑

      1.构建现代化管理的应急协同指挥调度系统

      建设能够协同联动区、街(镇)两级应急指挥队伍的综合指挥救援调度系统,逐步拓展相关功能至“大应急”体系下的各职能单位,以信息化手段提升应急处置核心能力。在突发事件处置过程中,实现应急部门向现场指挥部等各参与救援机构及队伍传达应急救援任务,跟踪各执行机构的任务执行情况,以及对所传达的各项任务的管理。

      2.完善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机制

      加强对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支持和引导,构建政府主导、多元联动、协同配合、有序参与的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新格局。建立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救灾机制和协作平台,完善购买社会力量参与常态减灾、应急救援、灾害救助、医疗救治、心理干预、宣传教育、灾害演练、恢复重建等方面的工作机制。

      3.推动新技术在防灾减灾领域的广泛应用

      探索灾害天气智能识别与智能预警技术,开展5G技术在精准靶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的应用研究,构建新型互联网预警信息发布和传播管理业务体系。开展内涝灾情智能识别模型和自动警示系统建设,建设集多部门数据、灾害实况、定量预估、影响预报为一体的智能化决策服务平台,实现决策辅助系统“一张图”。通过部署业务系统终端软件实现地震速报、烈度速报、地震预警等信息的接收。实现利用无人机技术开展震中地形地貌观测,为现场指挥部提供地震监测信息。

      4.推进防灾减灾领域的科技研发和创新示范

      开展多灾种耦合和灾害事件链综合检测预警关键技术及转变的研发与示范。推进自然灾害防治领域科技创新,会同行业主管部门提出城市内涝和气象灾害预报及其风险预警的技术难题,科学合理地制定下一阶段的民生科技申报指南。将城市应急防灾技术研究及示范、城市安全防护保障体系技术研究及示范等重点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研究的科技攻关及成果转化列入重点支持技术领域,大力支持本地区企业、科研院所积极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

      五、防灾减灾重点工程

      “十四五”时期,增城区防灾减灾的重点工程涵盖水利、气象、地质、森林、地震等方面。同时,加强救助物资和救援指挥工程、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化和自然灾害防治技术装备现代化工程的建设,使得灾前防御工程和灾时灾后救援救助工程相结合,打造牢固夯实和积极有效的防治工程体系。

      (一)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程

      1.开展气象灾害风险隐患排查

      针对主要气象灾害引发的人口伤亡、农作物受灾、直接经济损失、房屋倒塌、基础设施损坏等影响,全面获取主要气象灾害的致灾因子信息、特定承灾体致灾阈值,评估主要气象灾害的致灾因子危险性等级、主要气象灾害影响下主要承灾体脆弱性及其遭受的风险水平,对各类气象灾害进行风险区划。

      2.开展地质灾害风险隐患排查

      摸清全区地质灾害隐患情况,为精准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开展1:2000的边坡危岩体崩落灾害调查与评价工作,建立边坡危岩体崩落灾害专项台账,进行统一管理。完成全区1:50000地质灾害详查工作,编制1:50000地质灾害风险评价图系,建立地质灾害详查数据库,完成全区地质灾害风险普查工作。

      3.开展水旱灾害风险隐患排查

      开展暴雨洪水特征调查、致灾要素分析,完成水文站网功能评价、统一水文测站高程基准。更新暴雨频率图、大江大河主要控制断面洪水特征值图表,编制中小流域洪水频率图。调查评估主要江河干支流堤防和水闸、重点中小型水库工程的现状防洪能力、防洪工程达标情况、安全运行状态,排查山丘区中小流域和重点城集镇山洪灾害重点隐患。编制不同尺度流域、行政区的洪涝风险区划方案。完成全区水旱灾害风险普查工作。

      4.开展森林火灾风险隐患排查

      开展全区森林火灾风险隐患点调查,建设森林火灾危险性调查与评估数据库。开展森林火灾危险性评估,编制全区1:50000的森林火灾危险性分级分布图。建立森林火灾风险评估方法体系和标准,编制森林火险区划方案。完成全区森林火灾风险普查工作,全面推进森林火灾风险隐患排查整治。

      5.开展自然灾害综合风险与减灾能力风险普查

      以调查为基础、评估为支撑,客观认识致灾风险水平、承灾体脆弱性水平、综合风险水平、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和区域多灾并发群发、灾害链特征,形成增城区自然灾害防治区划和防治建议,建立自然灾害风险与减灾能力数据库。开展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完成全区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完成自然灾害综合风险评估及数据应用。

      (二)洪涝灾害防治体系建设工程

      1.实施小流域治理工程

      推进小流域治理,在现有防洪设施基础上,整体提升小流域防御洪涝能力,受洪水威胁严重、洪涝灾害较频繁的重要河段防洪能力明显提高,镇(街道)人口密集区防洪标准达到10—20年一遇,村庄人口集中区防洪标准达到5—10年一遇。

      2.实施城乡排涝建设工程

      开展地下排水管网清障整治和水浸点提排能力专项整治,构建高效完善的城市排涝体系,打造防洪排涝韧性空间,分年度完成区政府增城广场片区、荔湖湿地公园片区、增江碧道右岸片区、科教城、富士康科技小镇片区、雅瑶河片区、四望岗公园片区、石滩广场片区、誉山国际片区、荔枝文化公园片区和增江碧道左岸片区内涝风险点整治。

      3.山洪灾害防治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

      加快实施山洪灾害防治,提高山洪灾害防治区的综合防御能力。推进山洪灾害防治区的群测群防体系建设。完成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进一步消除水库安全隐患。

      4.实施水浸点、涵洞、隧道内涝治理工程

      推进水浸点、涵洞、隧道内涝治理,保证治理洪涝风险隐患,完成排水设施达标改造,加强风险点日常规范管理,落实涵隧专用排水设施的维修养护,按必要性分批进行安全及自动化控制改造,完善涉水警示标志标线等设置,治理和做好铁路涵洞排水设施的维修、养护。

      (三)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建设工程

      1.推进地质灾害隐患点综合整治工程

      全面推进完成增城区2021年底在册43处地质灾害风险点(43处地质灾害风险点分布图见图1),其中:橙色风险点(影响较大且很有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的位置或部位)5处分别是荔城街1处、正果镇1处、中新镇1处、增江街2处,全部纳入避险搬迁或工程治理工作;同时全面推进完成在册地质灾害隐患点综合治理;对难以实施治理的隐患点全部落实专业自动化监测措施。

      2.施农村削坡建房风险点治理工程

      增城区2021年底在册112处削坡建房风险点(112处削坡建房风险点分布图见图2),其中:高风险点2处集中在荔城街,要采取避险搬迁或工程治理工作,“十四五”期间基本完成风险等级为黄色的削坡建房风险点25处的整治,所有削坡建房风险点建立长效防控机制。加强乡村建设规划许可管理、农村削坡建房用地管理和对违法用地的查处,遏制新增农村削坡建房风险点。对难以实施搬迁治理的隐患点全部落实专业自动化监测措施。

      ①排查农村削坡建房风险点

      加强源头管控,按照“降低存量风险,坚决遏制增量”的思路,镇村级领导干部联动,加强巡查,坚决制止未经审批和未采取有效工程措施的农村削坡建房。在“十三五”时期全区农村削坡建房风险点排查工作的基础上,按照《广东省农村削坡建房风险排查整治技术指南(试行)》进一步深入排查农村削坡建房风险点,重点安排永宁街、新塘镇、正果镇、荔城街、增江街、荔湖街、宁西街的排查工作。对排查统计的农村削坡建房风险点按照《现有住房环境评价分级指标》《广东省农村削坡建房地质灾害风险管控指引(试行)》等进行分级分类,逐一落实风险点专管员、管理员、责任人“三员共管”网格化管理责任体系,健全完善全区农村削坡建房风险点专项台账管理。

      ②分级分步多渠道推进农村削坡建房风险点治理

      对于处于重度危险环境或极高风险、高风险等级的,优先列入治理计划或搬迁计划,由政府部门主导按照百分比逐步完成治理;对处于轻度危险环境、较安全环境或中风险、低风险等级的,由政府部门做专业指导,鼓励村民自行采取治理措施,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十四五”期末基本完成2021年底前已排查出的112处(705户)农村削坡建房风险点整治,所有新排查未实施整治的农村削坡建房风险点建立长效防控机制。

      ③加强技术培训与宣传教育

      加强与专业技术单位或技术支撑单位合作,邀请专业技术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技术指导,并对基层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宣传方面可通过编制宣传片、宣传资料,统一组织村民观看、学习并发放有针对性的相关注意事项、防范要求、应对措施或处理方案的宣传资料,设置警示牌等方式增强村民防灾减灾意识,提高村民安全意识。

      3.推进自然边坡风险点治理工程

      增城区2021年底在册57处自然边坡风险点(57处自然边坡风险点分布图见图3),其中:橙色风险点(影响较大且很有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的位置或部位)13处,分别是:荔城街4处、仙村镇3处、宁西街3处、中新镇2处、荔湖街1处,要采取避险搬迁或工程治理工作。“十四五”期间基本完成风险等级为黄色的自然边坡风险点35处的整治,所有自然边坡风险点建立长效防控机制。对难以实施搬迁治理的隐患点全部落实专业自动化监测措施。


    图1   43处地质灾害风险点分布图


    图2  112处削坡建房风险点分布图


    图3 57处自然边坡风险点分布图



      (四)森林灾害防治体系建设工程

      1.森林消防信息化指挥调度平台建设工程

      结合市应急指挥中心和“穗智管”建设契机,融合市林业和园林局“数字绿化”平台的森林防火业务系统,开发一套适合现行机制体制的森林防灭火业务管理平台和指挥扑救辅助系统,有效融合应急管理部门和林业职能部门森林防灭火职责,实现应急、林业和各街(镇)的信息实时互联互通,全面提升预防和扑救森林火灾能力。

      2.增城区生物防火林隔离带抚育提质建设

      增城区生物防火林带存在生长不良、林下杂灌草多、宽度密度不够、树种组成与层间结构不合理的问题,阻隔火势蔓延的有效性待提高。项目计划对原有的265.5公顷森林防火林带进行抚育改造维护,并补植树苗适当加密加宽树种与层次结构,提升森林火灾预防能力。

      3.建设全区智能感知及视频监控系统

      在全区林区进山主要路口和防火重点部位共安装160套图像采集语音警示卡口、太阳能语音宣传杆,加强重点地区防火监控。在全区主要林区出入口安装8套视频监控系统,监控前端画面接入指挥中心,回传至区指挥中心,并与市、省森林防灭火指挥中心接口,加强森林火险防火监控及预警监测。

      4.推进森林消防设施建设工程

      继续推进消防蓄水池(罐)、生物防火林带、林区道路、扑火通道和航空消防等基础设施建设,研究提出“以水灭火”装备器材标准化建设意见,实现森林消防队伍的装备建设标准化,编制训练大纲和作战纲要,全面落实《关于加强我市专业森林消防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有关管理训练、装备配备、队员待遇和建设标准的规定,配齐建强专业森林消防队伍,进一步提高森林火灾防控能力。

      5.实施复杂森林火灾扑救战法创新工程

      针对当前林区可燃物载量多、地表腐殖层厚、林区道路密度低、地面人员行走难,尤其是发生在山高坡陡、地形复杂的森林火灾,极易发生高危火情行为,出现地面人员扑救困难且存在一定危险的情况。配合广州市相关部门研究无人机吊运装备器材、保障物资和吊液(粉)灭火战法,研发可延长射程的增压水枪,联合市公安局警航支队开展空地配合灭火战术,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租赁载重5吨以上的K32、M26直升机,加大直升机火情侦察、紧急救援、空投物资、索降灭火、吊桶供水、吊桶洒水等方面的研究应用,跨越式提升森林防灭火水平。

      (五)防震减灾防治体系建设工程

      1.推进国家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广东子项目落地

      根据国家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广东子项目的总体要求,在全区中小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内部署200台地震预警终端,打造紧急地震信息服务体系,精准发布地震预警信息,为重点领域、危险区域、人员密集场所等争取疏散的时间,减轻地震灾害风险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同时提升科普教育的传播效果,打通预警和科普路径的“最后一公里”。

      2.推进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加固工程

      以地震灾害风险调查和重点隐患排查为基础,对地震易发区内居民小区、大中小学校、医院、农村民居以及重要交通生命线、电力和电信网络、水库大坝、危险化学品厂库、重要军事设施进行抗震加固,科学规划并高标准建设应急避难(护)场所。完成制定全区城市桥梁加固改造计划,推进城市危桥加固改造工作。

      3.推进地震易发区城市市政设施加固工程

      开展城市桥梁安全风险评估和排查,推进城市危桥加固改造工作,实施城市桥梁加固改造工程。基本完成列入Ⅰ类养护的被评定为不合格的城市桥梁,以及Ⅱ-Ⅴ类养护且被评估为E级的城市桥梁加固改造任务。

      4.实施公路桥梁安全保障专项整治提升工程

      全面核查桥梁技术状况,构建公路桥梁安全整治长效工作机制,做好桥梁修复工作,对经核定的四、五类公路桥梁以及使用年限较长的三类桥梁,特别是河床下切严重的浅基础桥梁加快推进改造。原则上小桥在发现1年内改造完成,中桥在发现2年内改造完成,大桥在发现3年内改造完成。

      5.实施全民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提升工程

      开展地震科普画册及小视频制作,打造流动宣传展品,开展流动科普宣传,提高全民安全素养和应急防范避险自救互救技能。

      (六)气象灾害防治体系建设工程

      1.建设相控阵天气雷达

      通过在增城区建设一套X波段相控阵天气雷达,形成组网雷达拼图、短临预警等业务服务产品,有效监测强对流天气的初生和发展,提高临近预警的时效,更好地开展针对龙卷、冰雹、短时强降水等中小尺度强对流天气的监测和预警等天气服务。

      2.建设微波辐射计

      微波辐射计能够实时、连续检测、处理和提供大气边界层和对流层的温度、湿度、液态水廓线和总量等信息,使天气预报员在恶劣天气过程的临近预报获取更多的信息。相比传统的一天两次的探空仪探测,微波辐射计能够提供更好的短期天气预测和雷雨大风等灾害性天气的预测。

      3.观测站网优化和升级改造项目

      目前,我区的气象自动站数量仍未达到我区气象监测的密度要求。通过加大气象灾害易发区和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区域的站点密度,进一步优化升级站网布局,提高突发和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监测能力,满足我区继续加大气象要素监测密度和防灾减灾气象服务保障能力的迫切需求。

     (七)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化工程

      1.气象灾害综合监测预报预警系统建设工程

      搭建一体化短临监测警报平台。发展模式释用、人工智能预报、检验评估等精细化网格预报技术,建立延伸期(未来10—30天)网格预报。针对暴雨内涝、交通、港口航运等行业,开展气象灾害风险预警核心技术研发,搭建相关专业气象服务平台,实现气象灾害风险预警。进一步完善X波段相控阵雷达组网,新建1部相控阵雷达。

      2.水文监测预警能力建设工程

      构建布局合理的站网体系,探索中小河流山洪灾害风险预警和精细化洪水预警预报。对区集雨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人口密集的河流加设水文监测站点,提高水文预警防御能力。

      3.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建设工程

      完善地质灾害预警机制,配合市自然资源局完成地质灾害防治大数据管理平台建设,实现地质灾害防治“一张图”管理,地质灾害实时在线智能化监控及地质灾害防治可视化、一体化的指挥功能。

      4.现代化地震监测预警能力建设工程

      保障地震监测能力,按年需完善地震监测台网设施,保障地震监测能力达到M0.6级,震中定位精度达到Ⅰ类标准;持续优化前兆观测布局及手段,重点保障观测质量较高的观测项目,探索群防群测地震观测技术应用。提升地震烈度速报及预警能力,实现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

      5.实施水旱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化工程

      推进增城区智慧水务信息化建设工程,提升水旱灾害防御应急保障和调度能力;完成可视化会商指挥平台、信息采集平台、水文遥测站点升级改造,并与气象数据共联共享、监控视频整合平台建设并投入试运行;完成“水务一体化平台”信息化建设主体工程并投入试运行。

      6.实施森林火灾监测预警信息化工程

      完善森林火险预警系统、卫星遥感监测系统和林火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实现有林地的镇街森林防灭火队员全时、全领域使用无人机和150兆对讲机巡护。与省、市应急管理、林业部门网络平台对接,有效整合森林防火指挥扑救决策、卫星监测预警、视频监控、林火预测预报、灾后评估、移动巡查、培训考核、三维实训系统等系统平台,实现森林火险等级预警、每小时一次森林火险卫星监测报告、自动识别报警的林火远程监控等功能。

      7.防灾减灾预警信息发布体系建设

      建立完善以灾害事故预测预警信息为先导的灾害事故风险动态联合会商机制。加强节假日、寒暑期、汛期、特别防护期等重点时段、重大活动期间的风险会商研判,加强季节性自然灾害规律趋势分析。依托防灾减灾应急管理专家库和应急指挥平台会商系统,通过人工智能等手段进行大数据分析预测研判,为应急响应、指挥调度、转移安置和抢险救援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建立完善全灾害事故预报预警机制,加快增城区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和应急广播系统建设,完善应急“一键通”信息快速报送系统,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防空警报器、现代通讯设备及各类新媒体,拓宽预警信息发布渠道,实现应急信息分类型、分级别、分区域(区—街道(镇)—行政村(社区))、分人群的有效精准传播,实现重点时段、重要地区人群的预警信息精细快速靶向发布。完善预警信息快速发布和传播机制,聚焦“短临预警”,提高监测预警信息服务时效,有效解决信息发布“最后一公里”问题,提升全社会快速响应能力。

      六、保障措施

      (一)组织领导

      强化各级减灾委员会对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领导,各级减灾委员会主任由本级政府主要领导同志担任,常务副主任由分管应急管理工作的政府领导同志担任。发挥减灾委员会在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中的统筹指导和综合协调作用,制定防灾减灾救灾指导意见,编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整合各涉灾部门、社会力量等方面资源,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和救灾演练活动,加强防灾减灾基础项目和重大工程项目建设,针对重大自然灾害防治“一体三预”工作机制,开展灾情会商评估,落实救助政策和支持措施。加强区、街道(镇)、行政村(社区)专项防灾减灾救灾指挥机构应急管理能力和体系建设,提高主要灾种应急处置综合保障水平。

      (二)队伍建设

      区各部门、各街道(镇)要积极做好防灾减灾应急管理队伍建设,应急管理队伍的建设要做到“五个特别”、“六条具体要求”,结合工作实际,加大人员投入,为“十四五”防灾减灾规划布局的重大项目和任务实施提供保障。

      (三)法治保障

      加强自然灾害监测预报预警、灾害防御、应急准备、紧急救援、转移安置、生活救助、医疗卫生救援、恢复重建等领域法规规章与政策体系建设,及时修订各类自然灾害专项应急预案和工作规程,确保应对工作依法、科学、有序开展。明确责任,对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中玩忽职守造成损失或重大社会影响的,依纪依法追究当事方的责任。

      (四)经费落实

      健全防灾减灾救灾资金多元投入机制,拓宽资金投入渠道,加大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重大工程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技术研发、科普宣传、教育培训等方面的经费投入。落实防灾减灾救灾政策措施,制定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救灾补助标准,并建立与物价调整挂钩的协调联动机制。各级财政继续支持开展灾害风险防范、风险调查与评估、基层减灾能力建设、科普宣传教育等防灾减灾相关工作,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充实基层防灾减灾救灾人员和技术力量。鼓励社会力量和家庭、个人对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投入,提高社区和家庭自救互救能力。各级政府要加强对防灾减灾救灾资金的统筹,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五)监督管理

      建立规划实施评估机制,加强目标管理和过程管控,规划目标和主要任务完成情况将纳入年度责任制考核范畴,规划编制部门要组织开展规划实施情况动态监测、中期评估和总结评估,加强评估结果的运用,对规划目标任务和进度安排进行科学调整;完善规划实施监督机制,适时开展规划执行情况专项检查;畅通监督渠道,发挥行政监察、组织人事、统计审计等部门和社会公众的监督作用,确保相关工作有序推进和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六)科技支撑

      落实中央和国家部署,强化防灾减灾应急管理装备技术支撑,优化整合各类科技资源,推进防灾减灾应急管理科技自主创新,依靠科技提高应急管理的科学化、专业化、智能化、精细化、社会化水平。


      附件:1.减灾体制机制.docx

                      2.各类防灾减灾应急预案台账.docx

                      3.监测预警工作成效.docx

                      4.名词解释.docx

                 

      解读文件:《增城区防灾减灾“十四五”规划》图片解读

                          《增城区防灾减灾“十四五”规划》文字解读

                           《增城区防灾减灾“十四五”规划》音频解读




    相关附件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