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者助手
  • 无障碍
当前位置:

    我区借力“互联网+”打造农业发展新平台

    2015-10-20 来源: 本网
    【字号: 分享

    去年通过电商渠道销售农产品446吨,今年上半年销售1378吨

    消费者在特色农业电子商务平台“派果楼”电子商城购买农产品。

    小楼安富鲜品网通过网络销售增城农副产品。

      今年以来,电子商务行业在增城发展迅猛,产业规模迅速扩大,农村电商、电商产业园、大型电商销售平台等服务企业不断涌现,我区生产企业加快发展电商,电商产业有力促进了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本报从即日起推出系列报道,敬请关注。——编者

      获悉,近年来,我区按照广州市委、市政府关于“互联网+农业”发展规划的部署要求,积极适应市场需求,加强各部门协调联动,推出多项措施,加快发展农副产品的电商销售和推广模式,打造农业发展新平台,取得了阶段性成效。2014年我区通过电商渠道销售的农产品446吨;2015年上半年,销售1378吨。

      在推进“互联网+农业”工作中,区相关部门主要抓好六方面工作。一是紧盯电子商务发展趋势,积极发掘培育发展潜力大、科技含量高、能够适应电子商务发展需求的农业龙头企业。二是开展增城名特优农产品普查和珠三角各大城市超市、学校、农产品需求大户信息梳理,建立农产品信息库、农业企业数据库、农产品需方资料库;编制《增城农业布局图》《荔乡桑麻录》《增城评荔图》等宣传资料,进行一揽子统筹推广。三是以省名特优新农产品网络评选活动、喜马拉雅网络电台《农广新天地》栏目、区农产品推广中心官方微博和微信公众号、优质名产品展销网站等专业性较强的网络平台为推手,推广增城优质农产品。四是推动派潭、正果和小楼等北部三镇与广东村村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搭建特色农业电子商务平台——“派果楼”电子商城,创新打造山区农产品B2B与B2C电子商务新模式,促进黄塘头菜、丝苗米等增城特色农产品由山区农村走向全国各地。目前,加盟的农业企业有50家。此外,培育了增城特产网、原鲜生活、田园物语等电商,实现了“电商下乡、农产品进城”的农商互动。五是启动了广采网增城分站,以“互联网+增城农副产品+餐饮业”模式为农业企业拓展销售渠道,促进农产品互联网交易。六是通过政策优惠等方式,引进一批电商优秀人才和团队,以及开展各种电商业务培训班等,为加快推进农产品电商发展奠定基础。

    相关附件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