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MW高能效薄型单/双面晶体硅太阳电池生产项目可研报告通过专家审查
17日,中电投广州增城200MW高能效薄型单/双面晶体硅太阳电池生产项目可研报告(下称《可研报告》)审查会在新塘举行。来自北京、上海、广东等城市的5名国内业界知名专家认真审阅了报告,一致原则上通过对《可研报告》的审查。
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增城市委副书记、市长叶牛平和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刘棕会,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高新产业部副主任、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南方分公司总经理汪先纯出席会议。负责编制《可研报告》的信息产业电子第十一设计研究院科技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专家在审查会上作了设计说明。
据介绍,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南方分公司200MW高能效薄型单/双面晶体硅太阳电池及分布式能源项目生产基地作为光伏产业链龙头核心项目落户增城开发区省级太阳能光伏产业园,这也是增城千亿级光伏产业基地引进的首个集研发、制造、应用于一体的综合性项目。该项目是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增城市参加“新广州·新商机”系列招商推介活动,抢抓新一轮发展机遇的重大成果。项目一期建设规模为200MW(含100MW电池组件),年产值可达19亿元,年创税达1亿元。项目建成后将成为珠三角分布式能源建设的应用示范和展示中心,对增城开发区、增城市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具有里程碑意义,将带动一系列的光伏产业链,使增城成为华南地区乃至全国的新能源基地。
叶牛平代表开发区、市委市政府对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关心和支持增城发展表示感谢。他指出,增城是广州东进战略的重要发展区域,也是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和产业带的重要节点,区位优势十分明显。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广州市三个国家级开发区之一,也是全国少有的在县级市设立的国家级开发区之一。“十二五”期间,增城将围绕广州东部综合门户功能区的总体地位,积极实施开发区的带动战略和主体功能深化战略,建设成为广州东部综合性交通枢纽中心、广州东部现代产业新区、珠三角生态宜居新城。接下来,开发区要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业。从产业选项来说,太阳能发电是我们主导发展、优先发展的产业,我们将加快培育新能源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打造龙头和品牌。目前,增城市依托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建设太阳能光伏产业园,被广东省经信委确定为“广东省太阳能光伏产业园”,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太阳电池及分布式能源项目和香港国际太阳能科技投资公司太阳能光伏基片项目落户在这个园区,将成为广东省太阳能光伏产业园和广东省太阳能光伏产业未来的主导企业,有可能成为未来广东省光伏产业政策的制定者和推动者。叶牛平要求,有关部门要认真做好服务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按照专家的意见,共同努力,把中电投项目落实好、建设好。
刘棕会代表开发区向设计单位和专家组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希望各方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项目的建设。他表示,开发区将继续做好各项配合工作,争取中电投项目早动工、早投产,并同步启动市场的示范推广工作,精诚合作,共同推动光伏事业快速、健康发展。
会议期间,专家组听取了项目设计单位汇报,并就相关技术问题进行了讨论。专家组认为,此报告符合《可再生资源“十二五”发展规划》和《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关于项目可研报告编制规定的要求,《可研报告》设备配置方案综合考虑技术、工艺、成本等因素,对生产所需设备进行精细化配置;工厂总平面布置满足科研、环保、消防、卫生要求,布置紧凑合理,功能分区明确,符合城市规划要求,一致原则上通过对《可研报告》的审查。专家组要求,设计单位要对当前市场现状、生产设备的配置和价格等相关内容进行修改和补充;同时,项目第一期(200MW规模)要加快实施,尽快实现500—1000MW以上生产规模,力争在3到5年内成为中国光伏十强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