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江街:全力打造宜居宜创业的中部新城区
增江街在整改落实工作中,紧紧围绕推动增江科学发展,建设宜居宜创业的中部新城区的目标,按照“促科学发展、保健康增长”的要求和市“两城两区”的建设规划,因地制宜,围绕“两岸”(增江一河两岸鹤之洲湿地公园和增江画廊)、“两园”(东区高科技工业基地、市职教园区)、“两线”(广汕公路和增正公路)做文章,造环境、推项目、抓招商,全力打造新增江。
“五个导向”提升科学发展的合力
增江街通过落实整改工作,进一步更新了发展理念,牢固树立了一切发展都是为了人民的宗旨导向,富民优先、民生为重的为民导向,立足长远、重打基础的政绩导向,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作风导向,敢为人先、敢想敢干的创新导向等五个导向,广大干部群众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全街上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进一步增强,科学发展的合力得到有效提升。一是全街经济实现平稳健康发展。2009年,我街完成工业总产值29.9亿元,同比增长17%,税收共完成10900万元,同比增39.87%。招商引资取得新成效,全面完成了市下达的招商任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新增投产项目9个,规模以上工业总量稳步增长,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同比增长17%,占全街工业总产值的62.5%,规模效应逐步显现。房地产业实现零的突破,目前在建和销售的房地产项目共有3个,分别是碧桂园房地产项目、富港优山美地房地产项目和广州达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学府雅苑”项目,这些项目的落户,使增江街的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的优化。二是城市建设有序推进。大力推进鹤之洲湿地公园、增江画廊、百湖水乡等一系列重点工程建设,交通设施逐步完善;深入实施公园化战略,增江公园、白湖乡村生态公园、凤塔公园已建成并对市民开放。
“三个进一步” 提升党员干部作风水平
增江街进一步坚定了把市委、市政府的战略决策,因地制宜变为增江科学发展具体举措的信心;进一步提升了科学决策的能力,更加注重凝聚群众智慧,确保市委、市政府的战略决策变为我街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进一步转变了工作作风,强化服务理念,改善服务方式,真抓实干办实事、办好事,保持了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良好精神状态,形成了“人人想干事、人人争干事、人人能干事、人人干成事”的浓厚氛围。通过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亲身实践,广大党员干部看问题的角度、干事情的方法都发生了改变,引领和发动群众的能力明显增强,带头发展、带动发展的本领不断提高。
以人为本 着力改善民生问题
增江街立足以人为本,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落实各项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保障困难户的最低生活标准,并做好其他特困群众的救助;狠抓优抚安置工作,做好全街重点优抚对象的补助和慰问,积极做好参战人员生活补助,组织退役士兵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大力开展敬老工作,为老人办理优待证,为五保户发放五保供养资金,为困难户提供一次性全面资助或终身资助安装“平安通”。加强劳动者培训就业工作,全面开展农村劳动力资源普查,落实“一人培训,一人就业,全家脱贫”,抓好农民推荐就业工作,围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充分就业村”,通过建立就业信息共享机制,拓宽就业渠道,全街去年成功推荐当地劳动力就业人数1105人。进一步完善增城二中建设,优化学校布局调整;进一步健全街、村两级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村级卫生站达标建设完成。
加强治安管理 促进和谐稳定
增江街切实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大力开展“人、屋、车、场”等专项整治行动,加大对破坏经济发展秩序和环境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促进社会治安进一步好转。完善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有效提高了社会的管控能力。一方面,街道领导每月在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分两次接待群众来访,解决群众困难,化解群众纠纷,切实把矛盾解决在当地,化解在萌芽状态,有效减少群众重复访、越级访、集体访。接访原则上采取轮流制,若不能按时到场,预先通知街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并顺延安排下一位领导接访。凡街领导接访件,街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均列作重点案件交责任单位党政一把手处理,并强化督办,一抓到底。责任单位要狠抓事要解决、人要息访工作,能解决的立即解决,缺乏事实依据的要解释清楚,并在一个月内答复上访人,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另一方面,积极开展“三联六帮”和“四服务”活动,每名党员走访一家困难农户,办一件好事实事,让学习实践的成果普惠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