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上半年增城农村居民 现金收入增长一成
今年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扣除借贷收入)2284.46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07.37元,增长9.98%。主要特点是:
一、工资性收入增长较快,占现金收入的比重上升
今年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1013.48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67.73元,增长19.83%,占现金收入的比重由上年同期的40.73%上升为今年的44.36%,增3.64个百分点。其中:(1)在非企业组织中得到的报酬177.91元,增长15.32%;(2)在本地企业得到的劳动报酬521.72元,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3)常住人口外出从业得到的收入223.86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6.07%。上半年外出务工人数增多,占劳动力总数的比重增加4.6个百分点。非农劳动力就业工资水平达到人均月工资826.39元。外出务工成为当前农民增加收入的主要途径。
二、家庭经营现金收入增长,改变多年来该项收入连续下降的局面
今年上半年,我市农民家庭经营现金收入人均844.79元,增长3.77%,占现金收入的比重为39.20%。户均出售粮食的数量增长1.2%,户均出售蔬菜的数量增长2%,户均出售水果的数量增长25.17%。经营建筑业、交通运输业以及批发零售餐饮业的现金收入比去年同期分别增加了:141.38%、104.07%和11.24%。
三、财产性收入增加,转移性收入减小
今年上半年,农民人均财产性收入269.61元,同比增加130.25元,增长93.46%,其中:人均租金收入24.18元,增长45.58%,人均土地征用补偿收入206.75元,增长2.64倍。农民人均转移性收入156.59元,减小21.25元,减少11.95元。
四、税收支出明显减少,农民负担得到减轻
今年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税费支出8.99元,比上年同期减小3元,减少25.02%,占现金支出的比重下降为0.5%。其中,缴纳生产税减少15.61%,村提留、镇统筹及其他各项收费减少44.94%。
五、增加农民收入的几点建议
1、抓住机遇,进一步加大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努力增加农民收入。今年上半年,我市完成国内生产总值69.8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11%,全市工业总产值达到147.3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79%,乡镇企业总产值增长18.21%。
2、加大力度,组织引导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经商。
3、大力发展农产品的加工、流通。
增城市农调队
2002.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