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局:2009年增城市其他服务业运行情况分析
2009年,我市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经济强市、文化强市、生态宜居城市为目标,紧紧围绕“三促进一保持”中心任务,抓住战略机遇期,着力拓展服务业发展空间,使其他服务业总量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结构得到优化,有效投入持续增长,呈现出总体规模扩大、内部结构优化、量质并举的良性发展态势。
一、我市其他服务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其他服务业作为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涉及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2009年我市其他服务业继续保持较好的发展态势,全市服务业完成营业收入105亿元,同比增长28.87%。服务业增加值达到59.72亿元,同比增长25.28%,增速在广州市各区(县)中排名前二。
(一)总体规模继续扩大,在国民经济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调战,我市及时制定一系列保增长扩投资促消费的措施,促进全市经济逆市飘红。2009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74.34亿元,其中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77.21亿元,占30.85%。而其他服务业作为促进第三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其增加值由2005年22.41亿元上升到2009年的59.72亿元,年均增速达到21.10%,服务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比重也由2005年的24.54%上升到2009年的34.68%,增加了10.14个百分点。服务业经济总量的增加,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使我市三次产业结构由去年同期的7.07:62.76:30.17调整为6.68:62.47:30.85,服务业逐渐成为拉动我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二)服务业内部结构不断优化,现代服务业比重加大。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传输计算机软件、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迅速崛起,逐步占据主导地位。2009年现代服务业实现增加值38.80亿元,占其他服务业增加值的64.98%,比传统服务业高29.96个百分点。而商务服务业、科研技术服务业、房地产中介及物业管理等作为现代服务业中新兴服务业的发展更为迅速,2009年分别实现增加值5.73亿元、3.42亿元和4.05亿元,占其他服务业增加值的9.55%、5.72%和6.78%。我市服务业已经逐步实现由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的转变,初步形成了以现代服务业发展为主要支撑,传统服务业竞相发展的服务业体系。
(三)其他服务业企业和个体户经营效益稳步提高,拉动了服务业增加值的快速增长,有效地促进了就业。2009年,我市其他服务业企业和个体户实现总产出60.94亿元,同比增长25.72%;实现增加值32.76亿元,同比增长22.08%,占其他服务业增加值的54.83%。在增加值构成中,企业和个体户全年实现营业盈余16.82亿元,盈利率为27.61%;实现劳动者报酬12.23亿元,占增加值的37.32%。随着其他服务业企业和个体户经营环境的改善、经营效益的提高,从业人员人均工资得到稳步的提升,从事其他服务业的人数日趋增多。
(四)旅游产业大力推动其他服务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我市利用地理资源优势全力扩大“荔乡仙境生态游”的吸引力,大力发展观光休闲旅游,随着“白水寨”、“湖心岛”“鹤之洲”等旅游景区和配套设施的建设,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有力地推动服务业全面发展。2009年,全市接待游客达1189.95万人次,同比增长128.6%;实现旅游业营业收入25.17亿元,同比增长151.48%,接待人数及总收入名列广州市12区县的前茅。旅游业为餐饮、娱乐性行业、高档次的酒店业等带来快速发展机遇,大力推动了服务业的发展。
(五)社会服务业比重提高。社会服务业中教育业完成增加值14.32亿元,占其他服务业的23.98%;居民及其他服务业完成增加值8.32亿元,占其他服务业的13.94%;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完成增加值7.9亿元,占其他服务业的13.23%;新闻、广播影像、文化、体育、娱乐业完成增加值2.58亿元,占其他服务业的4.32%。
二、我市其他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不足
(一)其他服务业内部行业发展不平衡。从现代服务业内部构成看,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是现代服务业的三大行业之一,我市的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发展相对滞后,今年实现总产出仅为0.4亿元,占其他服务业的0.4%,这与现代化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不能适应产业发展提升的要求。而在商务服务业和居民服务业内部也呈现出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到目前为止,商务服务业和居民服务业存在企业少、规模小、档次不高、技术装备相对落后的特点。今年这两个行业共实现增加值为14.02亿元,其中个体户实现增加值8.51亿元,占60.67%;企业实现增加值5.33亿元,仅占38.05%。
(二)大规模服务业企业较少。我市共有其他服务业企业1024家,年产出五百万元以上企业108家,占10.55%,而年产出五千万元以上企业仅有8家,占0.78%。大规模企业比例不高,对我市其他服务业经济拉动作用不够强。
(三)其他服务业整体竞争力较弱。我市大多数其他服务业企业还处于“低、小、散”的状态,未能形成产业化经营,由于产业化程度较低、缺乏与省市国际同行的竞争,使得其他服务业企业整体竞争力相对薄弱。
(四)会展经济有待培育和发展。我市有着优美的自然环境、良好的社会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而我市所举行的大型的,面向全省、全国的会展不多,且从规模、经济效益上对我市其他服务业带动不大。目前有关会展业的法律法规及行业制度尚不健全,还缺乏能有效促进会展业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
三、其他服务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继续加大对其他服务业的投入力度。要保持其他服务业较快发展速度,加大对其他服务业的投资力度是关键。因此,要坚持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增加对其他服务业的投入。在今后一段较长的时间内,要把投资重点放在计算机软件信息服务业、商贸物流业、特色旅游业、房地产业、科教服务业、文化产业、中介服务业、社区服务业、公共服务业等具有发展潜力、符合发展趋势的新兴服务产业。放宽市场准入,引入竞争机制,为民间资本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更大的发展空间。要加大对外开放和对外招商的力度,利用多种渠道和手段,更好地吸引资本、技术,引导外资投向现代服务部门,优化服务业内部结构。
(二)推进其他服务业重点项目建设。对于在建的重点项目要加大督察力度,及时跟踪和掌握项目进展情况。针对项目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和矛盾,及时召开各类协调会,帮助解决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确保按计划完成目标任务,这对改善我市其他服务业环境,实现其他服务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三)加强人才培训,建立合理的培训机制。其他服务业的发展,经营管理者的素质是关键。因此,要建立多渠道的人才培训机制,加快培养其他服务业所需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大力强化服务观念和服务意识,营造良好的服务氛围,完善服务功能,为其他服务业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全面提高其他服务业的发展规模和竞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