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中小微企业 推动金融服务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
8月1日至3日,中央党校全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研究课题调研组到增城区调研,其中一站来到位于新塘镇的广州市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区,广州市委常委、广州市副市长,增城区委书记欧阳卫民陪同调研并介绍了相关金融服务等
服务中小微企业 推动金融服务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
欧阳卫民(左一)陪同中央党校全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研究课题组到我区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区调研。
近日,中央党校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王东京率中央党校全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研究课题调研组到我区开展专题调研,了解新常态下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调研组一行其中一站来到广州市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区,实地了解金融服务、产业转型升级等情况,并与镇街相关负责人以及企业代表进行座谈。广州市委常委、广州市副市长,增城区委书记欧阳卫民,增城区委常委、区委办主任徐明曦,副区长叶鸿陪同调研。
据介绍,广州市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区在国家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广东省全面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2014年初,广州市委市政府提前布局,决定在增城区新塘镇规划建设广州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区(下称金融服务区),全力打造广州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中心。金融服务区是2014年广州市政府重点投资项目,也是2014年和2015年增城区政府重点投资项目。金融服务区依托政府,面向市场,聚集各类金融机构、经营顾问机构及相关配套服务机构,整合广东及全国范围内的优秀金融服务机构,通过组建产融发展促进会,将服务资源聚焦,提高资源配置的质量和效率,协同创新,共同发力,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全面、专业、高效的保姆式服务。
经一年的准备及试运行,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区于今年8月2日正式投入营运。在开园仪式上,欧阳卫民表示,金融是现代经济发展的核心,中小微企业是吸纳就业、促进创业创新、推动地区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珠三角是我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拥有体量十分庞大的中小微企业,特别是新塘地区,作为传统商业重镇和牛仔服装生产基地,产业基础扎实,民间资本雄厚,有一大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发展潜力大的中小微企业。可以说,服务中小微企业,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潜力巨大、空间宽广、前景无限。因此,金融服务区要明确定位,主动担当,着力整合金融资源,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全方位的“融资+融智”服务,成为为中小微企业提供贴身金融服务的样板区、中国南部微型金融创新的先行区、市场利率化的实践地和融资信息的集散地,推动金融服务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
当天在广州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区举行的第16次珠江金融论坛上,欧阳卫民致辞说,中小微企业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稳定、缓解就业压力的重要力量;发展中小微金融机构和服务体系,有利于促进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中小微金融机构的建立,则有利于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完善金融体系。中小微金融机构要积极推进金融创新,开阔工作思路,拓展服务范围,为市场提供多样化的金融产品,满足多元化的金融需求,逐步完善和发展中小微金融市场。
自去年5月份园区建设以来,入园机构对中小微企业有显著的服务成效,截至2015年7月20日,园区进驻企业共305家,已营业210家。其中,金融服务方面,已进园的平安、民生、华夏、兴业、广州农商行和广州银行等6家银行服务中小微企业1190多家,贷款总额达41.4亿元;汇鑫、新粤、和益3家小额贷公司共服务中小微企业242家,贷款总额达6.5亿元;广州证券公司、万联证券、国信证券等3家证券公司服务中小微企业达950家;华安保险公司服务中小微企业约20家;广州产权交易所交易总额超1000亿元,共服务企业超1000家;广州股权交易中心交易额超2500万元,共服务企业22家;民贷天下金融平台自2014年12月上线以来,帮助了200多家企业成功融资,交易额达5亿元;其他金融机构包括广州立根小额贷款、超值宝投资、思诺铂投资等服务企业15家,交易总额达5.7亿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