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部板块”源起广州“东进”战略
“广州东部板块”,源于广州城市布局的调整——“东进西联,南拓北优”。广州市市长林树森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包括增城在内的东部地区,广州将以中央商务区建设拉动城市重心向东拓展,同时把旧城区的加工业逐渐向东转移,利用港口条件,重整东翼产组团,形成东部密集的产业发展带。为推进广州东部板块(增城)的发展,广州已规划在增城南部及周边镇建设一个200多平方公里的工业园区,工业园区将建成生态型园区,重点发展大工业、大物流、大房产。
一
根据《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关于“工业主要布局在广州东南部各园区,形成专业化和集中度较高的重点工业基地的意见和《广州东南部开发区“十五”计划》产业布局的具体要求以及广州城市布局“东进、南拓、西联、北优”的发展思路,今后广州将以南部和东部为经济发展的重点地区,其中东部的增城将充分发挥各种优势,加快开发建设步伐,形成广州东部密集的产业发展带,构筑广州东部综合性工业基地、区域物流中心等,即构造广州“东部板块”。
近年来,广州东部成为珠三角投资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广州高新技术开发区、广州保税区等都有大批项目落户,其中仅永和镇范围内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至今已有60家规模企业落户。今年初,广州市工业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按广州工业发展布局的总体规划,重点规划广州市东南两翼的工业布局。其中,东部初步规划以增城市的新塘、永和、沙埔、石滩、宁西、仙村及其周边镇的部分地区组成,形成一个约200多平方公里的新工业园区。这将有力推动广州“东部板块”的开发。
二
早在1993年广州完成的《广州东南部开发总体规划纲要》,就已将增城的新塘和永和镇纳入其中,并确定其为广州向东延伸发展的空间区域。2000年9月评审通过的《广州城市建设总体战略概念规划纲要》,确定了广州市都会区空间布局的基本取向为:南拓、北优、东进、西联。新规划中将广州市原有区、番禺大部分和增城新塘、永和一带,确定为广州主要的城市发展密集地区,“东进”中明确提出:未来广州市特别是旧城区的传统产业主要向黄埔——新塘一线集中转移,利用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基础和港口条件,形成密集的产业发展带。
2001年2月,经增城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增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指出:将增城建设成为广州东翼综合性工业基地,现代农业生产基地、生态旅游休闲区和区域性重要物流中心,确定了南部作为市政府实施“南部带动”战略的主体,同时配合广州城市总体发展概念规划,完成了《增城市南部地区发展研究》的规划。在2002年3月召开的市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配合广州市抓好以新塘、永和、沙埔、宁西、仙村、石滩等镇组成的200多平方公里广州东部工业园的规划和建设,全力实施南部大开发,发展大工业、大物流和大房产,打造“广州东部板块”,逐步形成外向型经济和民营经济最活跃地区之一。
三
目前,我市正积极响应广州城市“东进”战略,主动承接广州中心城市和周边城市的产业辐射,构筑广州东部综合性工业基地和区域性物流中心,在新塘及周边镇规划出60平方公里的“新塘工业园区”,现正处于招商推介阶段。去年,增城南部的面积、人口占全市比重分别为21.5% 、43.41%,其工业总产值、外贸出口、实际利用外资、税收收入四项指标占全市的比重分别达46.27%、55.14%、50.54%、71.58%。目前,增城在工业方面已拥有东凌集团、宝龙汽车、双菱轧钢、海丰等多家年产值超10亿元的工业企业,形成了服装、制鞋、皮具、建材、机械、电子、精细化工、食品加工等规模优势产业,新塘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牛仔休闲服装生产基地,康威牌运动服名扬全国。物流方面,水陆交通枢纽地位日益明显,流通业日渐发达,已形成牛仔服装、汽车、摩托车、家电、建材、药品、宏达等具有一定规模的增城招商,正在兴建或筹建的有新塘纺织商贸城、新塘牛仔纺织服装城和棉纱布匹纺织贸易中心等。根据广州市重点建设东部物流中心的要求,增城正规划在新塘、永和建设15000亩现代物流园区,建成后,将形成区域性物流中心。房地产方面,目前已进入该地区并形成一定规模效应的有增城市碧桂园凤凰城、锦绣香江花园、新康花园、新世界花园、荔城碧桂园、中坚豪庭等大房产。未来几年内,增城市将努力打好五张牌:一是打好广州牌,紧紧依托大广州,全面进行增城南部大开发,带动大工业、大物流、大房产的发展;二是打好外资牌,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三是打好民营牌,加快民营企业规模化发展;四是打好“挂绿”牌,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五是打好生态牌,建设“绿色”增城。全力配合广州市工业园区建设,全面推进“东部板块”的开发(资料来源:增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