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增城上半年工业经济增长17.92%
今年上半年我市工业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势头,总体形势优于去年同期,各项主要指标基本实现同步增长。
各项主要指标同步增长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市工业总产值完成195.02亿元,同比增长17.9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30.21亿元,同比增长17.67%。增城规模工业(属地)的发展速度在广州11区2市中排位第四;工业增加值完成48.17亿元,同比增长17.48%;工业占全市GDP比重的58.62%,较去年同期又提高8.47个百分点;工业销售产值189.11亿元,同比增长17.62%,产销率达95.71%;上半年全市工业用电11.23亿度,同比增长25.9%,工业用电量占全市总用电量比重的81.03%,工业用电连续多年保持高速增长态势。2004年我市工业总产值预期经济目标为465.29亿元,增长为15.5%左右,净增产值约60亿元。
工业经济运行亮点多
据了解,今年我市工业经济运行亮点比较多主要有如下几个亮点:
工业支柱产业不断壮大。纺织服装、汽车摩托车、建材、化工等支柱产业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70.04亿元,同比增长22.96%,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的53.79%,其中纺织、服装定完成工业总产值38.94亿元,同比增长22.38%,占全市工业比重的30%;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6.67亿元,同比增长13.60%,占全市工业比重的12.80%;非金属矿物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8.96亿元,同比增长32.37%,占全市工业比重的6.88%;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5.46亿元,同比增长47.87%,占全市工业比重的4.19%。
工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全市工业固定资产上半年完成投资5.32亿元,同比增长率0.6%,资金投向主要是基础行业,其中制造业方向的投入主要集中在汽车摩托车、电子、纺织服装、石油化工等产业,上半年累计完成投资2.94亿元;电力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完成投资1.90亿元,两项相加占上半年整个工业固定投资的90%以上。随着工业产业结构得到优化,我市重工业发展继续加速。据统计,上半年全市重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6.64亿元,同比增长23.09%,高于全市工业增长速度的5.17个百分点,高于轻工业增速5.92个百分点,轻重工业的比例为64.18:35.82。
工业品出口和高新技术产品不断攀升。上半年,全市工业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15.02亿元,同比增长37.92%,增幅高于全市工业增长速度约20个百分点;全市工业产品出口值为36.15亿元,同比增长13.25%,工业品出口占全市工业比重的18.5%。在全市工业中,大中20.45%,工业产值39.88亿元,同比增长26.25%,增幅高于全市工业增长速度8.33个百分点。
工业经济效益不断提高。1—5月累计,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125.74%,比去年同期增加12.68个百分点。工业产品销售收入93.06亿元,同比增长15.98%;实现利润总额2.45亿元,同比增长31.25%;工业利税总额为4.64亿元,同比增长19.71%;呈现出工业利润总额增幅均高于工业销售增幅的良好态势。规模以上工业总资产约153.74亿元,总负债率为58.48%。
民营工业不断发展。据统计,上半年新增民营工业企业173家,目前全市民营工业企业有2907家,占全市工业企业比重的61.56%。上半年,规模以上民营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达59.16亿元,同比增长21.88%,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的45.43%,民营工业经济已在纺织服装、汽车摩托车及其配件、化工、建材、农产品加工等行业中占主导地位。
预计下半年用电缺口大
煤、电、油运输紧张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市工业发展的瓶颈。今年以来,广东省乃至全国,全面性电源性缺电已成定局。预计今年,我市供电缺口约在10%以上,且在短期内这种被动局面将随着下半年经济增长加快而加剧。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市工业用电增幅为25.9%,最高负荷已达到52.5千瓦,比去年历史最高负荷的47.5千瓦,还要高出5万千瓦。今年3月中旬,我市曾受电源限制而需要日错峰最大压减负荷每天8万千瓦;5、6份供电形势又进一步紧张。今年上半日错峰最高值为每天11千瓦。
此外,工业产品应收账款等问题仍比较突出,截至5月底止,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收账款净额为20.37亿元,同比增长23.78%,比广州市平均水平高出3.58个百分点,其中1年账龄以内的占60%左右,3年账龄以上占20%左右。工业企业产成品存货占用资金16.38亿元,同比增长23.24%,比广州地区平均水平高6.74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