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者助手
  • 无障碍
当前位置:

    广州房产市场透视:狐假虎威与虎口拔牙

    2008-09-12 来源: 本网
    【字号: 分享

    “五一”抢购碧桂园凤凰城的火爆场面,让位于广州东郊的增城市“大出风头”,许多人更对凤凰城“一鸣惊人”现象产生了兴趣。

     

    处在不同角度,解释凤凰城“奇迹”的原因不一样。对于选择凤凰城的广州人来说,其购买理由包括交通便利、价格适中、风格独特、空气新鲜、环境优美等等。但是,对于诞生凤凰城的增城人来说,这种“奇迹”还有更深一层的意义:它不仅仅大大增强了开发当地房地产的信心,而且大大激发了他们抢占广州楼市的雄心。

     

    广州与增城两地消费市场“蛋糕”的差距有多大呢?增城市人口是80多万,广州市人口是1000多万,相差10倍以上,两地的经济规模不可同日而语。迈向现代化大都市的广州,拥有庞大的都市消费群体,其衣食居行等市场消费能力相当惊人,其辐射能力也十分强劲。若能用好“近水楼台”的优势,从广州的消费市场中切走一块“蛋糕”,区区的增城肯定受益匪浅。

     

    对此,相信在房地产市场捷足先登的番禺市(现改为番禺区)最有体会。近年来,同样处于广州近郊的番禺依靠启动房地产战略,将一个个优质楼盘建在广州的“家门口”,从广州人的口袋里“掏走”了大把“银子”,让广州人心甘情愿地为番禺经济发展做了一把贡献,创造了以房地产业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神话”。

     

    增城与番禺同属广州管辖,增城的区位优势不输番禺,甚至在资源、交通、环境、产业等方面不乏独特优势,有着较大的发展空间。为何增城这些年的经济发展不如人意呢?增城市有关领导总结认为,除了基础建设滞后、科技人才不足等因素外,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不知道打“广州牌”,不知道利用广州中心城市的名气,以至于形成“灯下黑”现象,很多外商不知道增城属于哪个市。没有用好广州的知名度、没有承接广州的辐射力,等于白白浪费了一个招财进宝的“金字招牌”,用个通俗的比喻就是不懂“狐假虎威”。

     

    依笔者愚见,打好“广州牌”似乎包含两个层次的含义:既要善于“狐假虎威”,还要善于“虎口拔牙”。“狐假虎威”重在借势发力,利用中心城市效应,吸引外来投资,营造虹吸力;“虎口拔牙”重在强攻智取,依靠自身比较优势,争夺本地市场,壮大竞争力。因此,从战略高度来说,产生凤凰城“奇迹”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开发商“打牌”的技巧炉火纯青:既以广州的广园东路做宣传,占尽广州的“便宜”;又以郊区化、休闲化的优势做卖点,打动了广州人的心。

     

    在增城市规划的发展导向中,“绿色”担当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发展现代组团式工业,要打好“生态牌”,不搞“马路经济”;发展现代都市型农业,注重集生产、加工、旅游观光和科普教育于一体;发展生态旅游休闲业,突出青山绿水、民族风情、名胜古迹等。处于广州、东莞、深圳等发达地区的中心地带的增城,将来承接的城市辐射效应,肯定不只来自广州一个城市。这些正在打造的“绿色”经济,迎合了都市人生活郊区化、休闲化的发展趋势,是增城未来最大的魅力所在!

     

    其实,增城有不少产品都是海内外市场上响当当的名牌,如荔枝极品———增城挂绿、米中碧玉———丝苗米等。另外,康威运动服、豪进摩托车、双菱轧钢等,也具备了相当市场竞争力。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广州市为了支持增城经济发展,正大力启动“东进”战略;增城市也自我定位于做强广州的东部板块,充当港深穗经济走廊的一颗重要“棋子”,增城的经济发展正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黄金时期”。只要打好“广州牌”、结合自身特点、挖掘内在潜力,增城的后发优势是十分明显的。(文岳)

     

    《人民日报 . 华南新闻》 (2002年05月29日第三版) 

     

    (责任编辑:孙娟)

    相关附件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