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专题聚焦 > 优化营商环境 > 营商信息

近年来,增城紧紧抓住“开拓增城”“打造广州东部中心”重大历史机遇,始终坚持产业立区、制造业强区

信息来源:增城日报 发布时间:2023-08-29 10:19

  以“创新引领,创新筑梦”为主题的第十二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广东赛区)暨第十一届“珠江天使杯”科技创新创业大赛新一代信息技术行业领域赛(省总决赛热身赛)将于8月31日在增城区低碳总部园会展中心举行,赛事对增城区培植良好创新创业氛围有着重要的意义。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业是时代发展的主题。增城地处广州、深圳两大都市圈的连接区域,区位交通优越,拥有连片成片产业用地,产业基础扎实,“芯显车”主导产业加快集群发展。近年来,增城紧紧抓住“开拓增城”“打造广州东部中心”重大历史机遇,始终坚持产业立区、制造业强区,充分发挥增芯、超视界、维信诺、广汽本田等龙头项目带动作用,补短板强链条,积极推动微器件制造、新型显示、汽车及新能源汽车等主导产业集聚发展,先进制造业呈现发展步伐显著加快、体系更加健全、规模进一步壮大、结构持续优化的良好发展态势。近三年,全区规上工业产值、规上工业增加值、工业投资等各项制造业指标增速居全市各区前列,发展势能后劲不断增强,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态势持续巩固,为增城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先进制造业高地创下良好条件。

  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

  建设大湾区先进制造业高地,离不开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增城始终坚持实体经济为本,突出制造业当家,把制造业这份厚实家当做优做强,推动工业总体规模、综合实力、质量效益等指标不断取得新突破。

  规模优势不断巩固。全区拥有41个工业大类中的32个大类、116个中类和244个小类,规模以上工业产值从2018年的1054.75亿元增加到2022年的1732亿元,年均增长5.4%。

  产品竞争力显著增强。专利数量从2018年3009个(件)增加到2022年7696个(件),有效注册商标数量从2018年2.76万个增加到2022年6.79万个。

  产品供给水平持续提升。制造业市场主体数量从2018年的1.8万个增长到2022年的2.2万个,产品领域从传统的汽车、纺织服装、摩托车制造为主逐步增加新型显示、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产品供给从数量和质量方面都有了显著提升。

  产业培育形成新集群

  纽恩泰总部新区数字化智能工厂位于东部中心的智造产业聚集区,是增城区“打造广州东部中心”的重量级项目。8月27日,在纽恩泰总部基地新区数字化智能工厂项目建设工地现场,机器轰鸣、车辆穿梭,施工人员紧张作业,现场一派繁忙施工景象。自7月27日开工建设以来,该项目承建单位开足“马力”, 按下施工快捷键,掀起项目攻坚热潮。项目预计2025年全面投产运营。

  近年来,增城围绕重点产业,深入推进延链补链强链,推动重点产业集约集群集聚发展。一方面加快“芯”突破,引进智能传感器产业集团和增芯、越海高端传感器封装项目等12个集成电路产业项目,总投资超500亿元。另一方面壮大“车”集群,以广汽本田、北汽两大整车生产基地为龙头,集聚日立马达、广州电装、福耀玻璃等100多家汽车零部件企业,形成汽车及新能源汽车千亿级产业集群。

  与此同时,积极推动“显”集聚,以超视界、维信诺两大显示项目为龙头,引进康宁玻璃、夏普科技、旭璟自动化等30多家上下游配套项目,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聚发展。积极推动牛仔纺织服装、摩托车、食品饮料和智能家居等传统优势产业加快转型升级。

  科技创新涌现新亮点

  8月8日,增城首家新型研发机构湖南大学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研究院举行共享仪器平台揭牌仪式,标志着增城区科技创新工作、推动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作为广州东部先进制造业基地,增城聚焦实体经济,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不断推动创新与产业协同发展。一是创新主体加快培育。2022年,全区拥有高新技术企业73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999家,分别同比增长30.6%、71.36%;2023年截至目前,增城“科小”参评数量1216家(完成率101.12%,完成率排名全市第一,提前超额完成任务);累计培育1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6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87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二是创新成果不断涌现。2019年以来,全区企事业单位主导或参与的科研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专利拥有量超1900项;2021年研发投入占GDP比重2.72%,2022年有望提升到3.0%。三是创新人才持续集聚。全区集聚高层次人才232人,博士、副高人才3000多人,47人成功申报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四是创新载体不断丰富。推进侨梦苑“一苑多区”建设,形成“1个核心区+11个分园区”的发展格局,其中3家分园区获认定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分园区认定为省级孵化器,5家分园区认定为市级孵化器。打造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2家,省、市重点实验室4家,广州市高水平企业研究院2家,首家新型研发机构湖大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研究院落地高效运营,中新镇莲花出水农科小镇成功获批省级农业科技园区,成功争取广州国家农业科创中心在增城区设立研究院。

  转型升级迈出新步伐

  增城紧紧围绕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大力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促进制造业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一是工业投资快速增长。2022年完成工业投资163.26亿元、增长8.7%,2023年1-5月完成工业投资83.65亿元、增长66.6%。二是推动制造业高端化迈进。深入实施技术改造升级,完成技术改造固定资产投资额由2018年的14.7亿元提升到2022年的34.3亿元。三是推动制造业智能化升级。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和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深化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累计推动800多家企业“上云用云”。四是推动制造业绿色化转型。实施绿色制造工程,大力推行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累计培育4个国家级绿色工厂、1个市级绿色工厂,2022年绿色清洁生产及碳审核企业验收完成数排名全市各区第二。

  发展环境实现新提升

  营商环境是一个地区发展快慢、好坏的“生命线”。优化营商环境的过程,就是解放生产力、提高竞争力、提升软实力的过程,也是集聚资源要素、激发创新创造活力的过程。近年来,增城持续深化营商环境改革,从土地供给、园区建设、要素保障、政策扶持等方面重点发力,为制造业发展营造优良环境。

  重大平台建设提质增效。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委托管理范围由原来的99平方公里拓展至302平方公里,在全国217家国家级经开区中综合排名第66位,6年跃升123位;广州东部公铁联运枢纽完成5034亩土地征收,一期项目顺利动工建设;完成广州东部中心规划编制,推进核心区及重点产业建设。

  要素保障高效有力。高质量开展“三区三线”划定,新增57平方公里城镇开发边界,有力保障重大平台和重点项目用地空间。

  营商环境持续改善。落实区领导挂点联系服务重大项目、工业稳增长专班机制,实行项目筹建“全生命周期服务”,全方位打造“增心办”增城政务服务品牌,为企业提供上门式、一站式、跟踪式服务,做到“随叫随到、服务周到、说到做到”。

  政策扶持持续优化。连续出台《增城区促进科技创新发展扶持办法(修订)》《增城侨梦苑分园区及入驻项目评审管理办法(修订稿)》等政策,突出优势产业,加大扶持力度,计划投入3亿元,全力支持产业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