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专题聚焦 > 优化营商环境 > 营商信息

政策引才 平台聚才 服务暖才增城激活高质量发展人才引擎

信息来源:增城日报 发布时间:2025-04-10 10:52

  随着科技发展的加速推进,人才的引进与培养成为各地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增城区奋力建设新时代广州东部人才高地,全力打造“人才汇聚之城·人才梦想之城”,不断完善政策体系,积极推进产才融合,努力擦亮服务品牌,推动各类人才加速汇聚,集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

  政策机制创新

  打造引才“强磁场”

  近年来,增城区先后出台各领域人才政策21项,具有覆盖面广(支持对象涵盖院士到本科生)、支持力度大(院士最高可获得1700万元奖励)、支持措施多(涵盖住房、子女教育等35项)、评价科学(首创积分认定制、人才奖励待遇系数化)等特点,政策覆盖人才发展全过程、人才创业全周期,政策竞争力初步形成。

  2019年起,我区率先开展“人才评价积分制、人才奖励系数化”探索,破除人才评价“四唯”倾向(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分经营管理、科技创新、公共服务、技术技能等4个领域制定差异化积分方案,把人才的评价、待遇与创新价值、能力和贡献挂钩,用不同尺子衡量不同类别的人才。

  为了让人才能够及时、充分享受到政策红利,增城区借鉴政务办理“容缺审批”机制,对企业“三高”(高学历、高职称、高技能)人才和优秀毕业生的免租入住人才公寓事项,全面推行网上无纸化信任制审批,实现人才享受政策“零材料”,政策落地“零障碍、零等待”,大幅提升政策兑现效率。同时进一步延伸信任制申报应用场景,在增城区爱才重才奖申报中,采取单位自行核算申报,拟入选后再提供证明材料,大幅减少企业申报所需材料,提升申报效率,获得企业好评。

  产才深度融合

  激活发展“新引擎”

  增城将招才引智与产业布局深度融合,重点围绕“芯、显、车”等区内特色产业,完善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融合互动机制,先后引进国显科技、康宁显示、增芯科技、江铜等重点企业项目,促成工信部电子第五研究所、湖大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研究院、前海人寿广州总医院等“大院大所”落地增城,集聚博士人才500余人。

  与此同时,充分利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增城侨梦苑的叠加优势,构建“一苑多区”发展格局,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创新产业集聚区。截至2024年底累计登记孵化场地面积43.08万平方米,引进培育创新创业项目640个。“十三五”期间新增专利授权量、注册商标分别为“十二五”的4.96倍、4.57倍。

  通过开展国家级人才增城考察洽谈、乡村振兴“百团千人科技下乡”等引才活动,主动对接生物育种、病虫害防治、土壤改良等农林业高水平专家,促进丝苗米、油菜等增城特色农产品的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和成果推广。与省农科院、华南农大等科研院校合作共建岭南(增城)特色水果研究中心、岭南荔枝研究院等一批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科技兴农带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人才服务提质

  构筑留才“好生态”

  增城区牢固树立“人才服务是人才工作的第一品牌和核心竞争力”理念,主动适应人才对服务需求结构的转变,持续做优、做深、做精人才服务。

  聚焦精准服务人才,开发“订制服务、精准对接、高效引才”工作模式,对高端人才项目进行“一对一”跟踪服务,一次性满足人才多方面需求。通过整合各级人才科技产业政策,固化形成“整体服务方案”模式,为人才项目从公司选址注册阶段开始就提供清晰指导。为加快人才项目落地速度,与产业园区资源互换,探索出“创业场地零等待”模式,解决创业从“0”到“1”难题。同时,号召全区科技型企业加入共享实验室,推动实验仪器设备的开放共享,提高科技资源利用效率。此外,增城区全力打造“1+4+14”人才政务服务网络,实现人才企业政务事项一站式办理,让数据“多跑路”,人才“少跑腿”。

  人才服务既有速度更有温度。增城区高标准打造增城人才城,选取开发区、荔湖街等产业人才集聚地建设1211套全新人才公寓,建筑面积超10万平方米,完善家具、家电、厨卫等生活设施,配备健身房、图书馆、咖啡厅等人才休闲交流场所,让人才实现“拎包入住”。

  随着一系列务实举措的落地实施,增城区人才数量质量实现跨越式提升。全区目前共集聚高层次人才293人次,包括院士29人,国家级人才53人。近年来共评选产生区创新创业领军团队(人才)90个,侨梦苑创业启动支持入围项目51个(支持29个),区评定高层次人才36名,国内高端人才53名,企业“三高”(高学历、高职称、高技能)人才145名,企业优秀毕业生489名,人才集聚效应日益凸显。据不完全统计,全区现有博士、副高人才5000多名。此外,增城区先后引进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温福、北京科技大学二级教授韩静涛等“高精尖缺”人才和项目,并协助全区近40人成功入选国家、省、市重大人才工程,基本实现本土人才培养大满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