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增城日报 发布时间:2025-03-07 10:40
提案是履行人民政协职能的重要方式。过去一年里,全区339名政协委员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立题”,扎根基层、深入调研“破题”,立足专业、发挥所长“解题”,不断提升提案含金量,为增城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精准建言献良策
促进增城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造省级典型村做实“百千万工程”,擦亮“千年古藤”名片助力文旅发展……区政协三届四次会议以来,共征集提案311件、立案210件,评选优秀提案24件,内容覆盖经济、交通、农业、教育、文化各个方面,优秀提案总量占年度立案提案总数的10%左右。
一年间,区政协通过组织开展业务培训、专题讲座、工作交流等方式,将提案知识培训的触角延伸到基层政协委员,引导委员不断提高提案的精准度和含金量。
为拓展委员信息来源渠道,区政协一方面公开征集提案线索,另一方面还组织开展实地调研、政情通报会等,帮助委员知情明政、精准选题。
在准备“关于规划建设丝苗米专业交易市场,推动丝苗米产业高质量发展”相关提案时,委员深入增城区丝苗米现代农业产业园、万亩片区等田间地头开展调研,并走访增城丝苗米产业全链条市场及企业。“通过调研,我们收集了大量一手资料,成为提案的有力依据。”
协商督办促落实
去年两会期间,委员提交的关于创先开拓人工智能技术不断迭代,发展新质生产力提案,引起广泛关注,被列为区政协重点提案。
做好提案工作、确保提案质量只是第一步,后续的承办督办、成果转化才能让每一份提案都“掷地有声”。过去一年,区政协创新“三级督办+立体协商”模式,形成区主要领导牵头督办、政协注重办理协商,相关单位积极配合的办理格局。
关于创先开拓人工智能技术不断迭代,发展新质生产力提案提出后,相关部门积极反馈,通过实地调研和会议交流,在区委区政府的指导和各相关单位的通力协作下,切实解决制约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痛点难点问题,为增城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支撑。
此外,区政协还针对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提案反映的焦点问题开展集中办理协商,组织召开提案办理集中协商会议,通过现场视察、集中座谈等方式公开办理。优化“百姓提案”工作机制,全年转化48件群众建议为政策举措,如提出发展普惠托育服务的建议,推动69家幼儿园开设托班,新增托位3300个,提升全区整体托育服务水平。
成果转化惠民生
一年间,委员们提出的真知灼见,有些已转化为党政决策,有些被部门采纳吸收,提案工作实现从“纸面建议”到“地面实景”的转化,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立足“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区”发展战略,委员深入企业走访调研,形成打造增城先进传感器产业园提案,精准锚定“芯、显、车”产业链缺口,推动规划5.57平方公里产业园区。促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提案,推动与黄埔建立“总部+基地”“研发+制造”“龙头+配套”“品牌+市场”等合作模式,共同打造广州东部中心现代化产业体系。
围绕“百千万工程”,委员针对民宿经济“用地难”,提出“房地一体”确权登记改革建议,助力破解民宿产权困局。委员提出支持青年返乡创业,推动团区委联动企事业单位开发乡村实践岗位1600余个,并组织150名青年参加广州农村“领头雁”培训,助力培养一批兴乡青年、乡村青年致富带头人。
聚焦群众关切和社会治理难题,委员积极联系群众、收集民意,提交深化体教融合提案,鼓励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增强学生的体质健康和综合素质。智慧交通提案促成实施周期方案控制模式提高路口智能化水平。重视和加强技能人才提案,推动成立“广州科教城产教合作联盟”,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
立足新时代新要求,区政协将紧紧围绕中心大局,持续提高提案质量,注重办理质效,以高质量建言成果助力高质量发展,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增城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