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者助手
  • 无障碍
当前位置:

    创建高质量就业村 促进村民增收致富

    2024-10-22 来源: 增城日报
    【字号: 分享

      太平村位于荔湖街西南部,面积约4平方公里,下辖10个合作社,户籍人口约3000人。近年来,在荔湖街的指导下,太平村强化党建引领,积极探索乡村发展新路径,落实就业创业政策,通过整合优势资源,逐步实现强村富民目标,建成了高质量就业村。该村先后获得广东省乡村治理“百镇千村”示范村、省“一村一品”专业村、增城区先进党组织等荣誉称号,入选广东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

      运用“大数据+铁脚板”模式

      摸查就业失业情况

      太平村通过户籍人口数据同社保、医保数据对碰,工作人员采取实地走访、座谈、问卷调查等形式,以“大数据+铁脚板”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对辖区内村民的个人情况、就业失业情况、技能提升意愿进行全面摸底调查,汇总数据进行多维度、广角度、深层次的整理分析和记录,为后续就业帮扶和技能培训提供精准数据支撑。截至目前,共摸查辖区16-60周岁适龄劳动力5252户,总人数15528人,零就业家庭155户,摸查未就业有就业意向及技能培训需求人数共2879人。

      搭建“家门口”就业平台

      推动就业服务规范化

      去年,太平村通过整合党群服务中心资源,揭牌我区首个村级“就业驿站+零工市场”,将就业服务延伸至基层一线。

      该村依托就业驿站摸清辖内就业和招工需求底数,将政策咨询、就业指导、职业介绍、技能/创业培训、求职登记、企业招聘等相关事项引入就业驿站,提供针对性服务;探索出台就业驿站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完善求职人员信息登记表、培训需求表、单位信息登记表、岗位推荐花名册、服务满意度评价表、考核表等一系列规范化运营文件及表单,实现就业驿站群众求职登记、岗位推荐、运营机构考核、满意度评价等全流程规范化运营,实行就业驿站名称、标识、服务标准、服务内容“四规范”,搭建起“政府-就业驿站-企业-劳动者”四位一体的综合性就业服务平台,真正为村民提供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实现了就业便捷化、精准化、多元化。

      拓展就业驿站服务功能

      满足群众多元化就业需求

      今年以来,太平村就业驿站通过引入第三方专业人力资源机构,建设“人力资源数字人系统”,设置智能求职一体机、AI数字人云平台、政务服务一体机等智能化设备。村民可通过设备进行增城区内外各企业的岗位需求在线查询、简历投递,帮助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同时,村委专门安排人员负责就业工作,为群众提供政策咨询、企业招聘、就业指导、求职登记、技能培训、权益保障等服务,通过推荐群众到乡丰农业园、太平村都市农业公园,鼓励村民自主租铺创业等方式,满足群众多元化就业需求。

      太平村就业驿站(零工市场)建立以来,累计开展线上线下招聘会12场,收集用工企业368家,提供固定工作岗位数1500余个,提供零工岗位1000余个,接待求职者556人次,采集求职信息757条,提供政策宣传335人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2场,帮助太平村612人实现就业,预计每年增加村民工资性收入约1488万元,可为村集体带来直接收入200万元,间接增收逾500万元。

      卢珍秀是太平村村民,在乡丰农业园工作已有三年,主要负责修剪蓝莓枝条、拔草、摘花、摘果等工作。她也逐渐掌握了不少蓝莓种植技巧,成了半个蓝莓“专家”。“工作离家近,收入也不错,还能照顾到老人和孩子,对这份工作很满意。”她说道。

      对于太平村未来的发展,太平村党总支书记刘俊良表示,将继续沿着“一核一带六片区”的发展思路,打造“太平夜市”“太平墟”等乡村主题品牌,挖掘有影响力、有造血能力的夜经济示范项目,营造多样化城乡经济新业态。加强镇街、村、企业、学校合作,用好各方资源,探索建设具有烟火气和活力的未来社区发展示范带,用好“就业驿站”“零工市场”,提供针对性就业帮扶服务,打造高质量充分就业村,真正实现富民善治强村。


    相关附件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