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者助手
  • 无障碍
当前位置:

    增城区促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获市级督查激励以“百千万工程”为牵引 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2024-07-03 来源: 增城日报
    【字号: 分享

      日前,广州市人民政府发布《对2023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单位予以督查激励的通报》,对2023年落实广州市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取得明显成效的30个单位予以督查激励。其中,我区在促进乡村产业振兴、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等乡村振兴重点工作上成效明显,获市级督查激励。

      去年以来,我区以实施“百千万工程”为牵引,扎实推进粮食生产、产业发展、乡村建设、农村改革等重点工作,促进乡村全面振兴。2023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24.42亿元,增长4.7%,获2023年国务院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督查激励(全省唯一区县),入选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名单,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称号;派潭镇、大埔围村入选第三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乡镇、村;“广东增城丝苗米文化系统”入选第七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党建引领

      提升组织振兴效能

      去年,我区坚持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制度,严格落实“一把手”工程,建立区、镇、村三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责任制,进一步落实落细书记抓乡村振兴责任。选派熟悉“三农”工作的干部充实到镇街领导班子,2023年选拔任用镇街基层和三农部门干部49人,进一步选优配强“三农”战线干部。

      为推进乡村振兴各项工作落地见效,我区坚持常态化推进实绩考核,健全考核监督制度,有效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加强日常督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亮灯考核、灵活日常巡查和交叉检查等形式,督促各镇街落实问题整改。

      值得一提的是,我区坚持统筹推进乡村振兴,坚决贯彻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组建“百千万工程”乡村振兴专班,实行区乡村振兴专班与区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办公室一体运作,健全专班工作机制,加强统筹协调,整合各类、各级资源要素,组织开展粮食生产、产业发展、乡村建设、农村改革等工作,全力推动乡村振兴和“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

      扩面延链

      推进乡村产业振兴

      发展特色产业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一条重要途径。去年,我区着力做好“土特产”文章,构建特色产业发展体系,打造出5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3个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和一批农业产业强镇。

      据统计,2023年增城5个产业园主导产业总产值达59.51亿元,同比增长10.75%;5个产业园联农带农26946户,园内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4.67万元(高于当地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例19.31%)。

      与此同时,我区加快构建乡村产业融合发展体系,推动5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提档升级,打造优品丝苗米、绿色蔬菜、北回归线荔枝、生态畜禽4条高质量发展的产业分链。2023年,全区农产品加工行业产值15.28亿元,同比增长7.3%;建设完成区、镇、村三级物流服务站点600个,建成大湾区“菜篮子”产品流通体系。

      随着乡村产业兴旺起来,增城农民的腰包也鼓了起来。在增城“4+2”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的引领下,目前全区累计培育农业龙头企业128家(省级26家),农民合作社654家(国家级示范社4家,省级示范社9家),家庭农场335家(省级示范场17家),培育5家产业化联合体,吸引近千人返乡创业。2023年,增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474元,同比增长7.8%,增速全市第一。

      建管并重

      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去年,我区聚焦农村厕所革命、生活污水治理、生活垃圾治理、提升村容村貌、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等五大方面,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让农村增“颜值”、提“气质”、升“品质”。

      在农村厕所革命方面,我区扎实推进农村改厕提质工作。2023年,新增农村公厕3座,累计建成农村公厕530座,率先完成市级“厕所革命”三年行动建设任务;出台农村厕所革命财政奖补工作方案、修订完善农村厕所长效管护机制。

      在生活污水治理方面,我区印发实施《广州市增城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运行效能评价工作指引》,完成6个自然村生活污水治理提升任务,全年污染源监测采样1011个点位,达标率69%。

      在聚焦生活垃圾治理方面,我区完成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建设,实现生活垃圾100%无害化处理;升级改造农村投放点3357个,村社覆盖率超100%。

      在推动村容村貌整体提升方面,我区完成全区285个行政村村庄分类,其中集聚提升类107个、城乡融合类95个、特色保护类20个、一般发展类57个、搬迁撤并类6个。充分利用市级北部山区乡村发展补助资金,支持农村人居环境提升、产业配套等项目共39个。全区纳入省人居环境整治系统监测的行政村100%达到省定美丽宜居标准,创建特色精品村67条。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激发广大村民主体意识,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我区持续发动党员带头、全民参与开展村庄清洁行动,2023年累计清理农村生活垃圾约23.33万吨。常态化开展农村人居环境考核4次,实地检查行政村142个,评定绿灯激励村13条,黄灯预警村22条。全面落实村民“门前三包”制度,推广运用“积分+人居环境”治理模式,让村民在环境整治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激发村民爱村护村积极性,推动乡村“持续美”。


    相关附件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