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者助手
  • 无障碍

    聚焦“强基”“促融”“兴村”“增福” 奋力推动“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

    2024-01-29 来源: 增城日报
    【字号: 分享

      何仙姑文化旅游季开幕,各种美食、文创火热“出圈”,小楼掀起一轮文旅新高潮。加快腊圃村乡村振兴综合提升项目,盘活闲置资源,激发村民投入到全村集体经济发展和乡村建设的火热实践中。一条条乡村振兴示范带串珠成链,“美丽资源”变身“美丽经济”,乡村振兴日益呈现新图景。

      一张张蓝图成为现实,一幅幅画卷徐徐展开……2023年,小楼镇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抓紧抓实“百千万工程”建设,聚焦“强基”“促融”“兴村”“增福”四个关键词,构建实体产业、推进区域协同、推动乡村振兴、增进民生福祉,全镇高质量发展实现新突破、取得新成效。2023年,招商引资签约引进项目完成全年任务指标,农业总产值预计达13.5亿元。

      聚焦“强基” 全力抓好产业发展

      产业兴则地方兴,产业强则地方强。产业是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柱。

      2023年,小楼镇抢抓发展机遇,紧紧围绕特色资源禀赋,构建现代农业、农产品深加工、农文旅融合以及农村电商等四大产业板块,打响“一仙姑、一棵菜、一头猪、一条鱼、一粒米”特色品牌,加强迟菜心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联农带农标准化种植,推动金农猪场稳产提质,支持大刺鳅养殖基地智慧提升,动工建设荔穗丝苗米全产业链基地,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何仙姑文化是小楼镇的“文化芯片”。小楼镇用好用活何仙姑文化,加快何仙姑文化旅游景区建设,打造“链上小楼”农文旅数字平台,成功举办何仙姑文化旅游季系列活动暨迟菜心美食文化节,2024年元旦三天活动游客总数位列全区各景点第一,引领小楼农文旅融合向纵深发展。

      此外,小楼镇还抓好制造业升级,鼓励引导制造企业技术升级、增资扩产,提升产品性能和品质;支持引导农产品初加工向深加工升级,申报75亩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园用地,已建成正旭迟菜心深加工产线、丽之乡丝苗米粉等深加工项目。大力发展农村电商产业,大力培育电商直播基地,推动成立电商直播行业协会,开展电商人才培训约110人次,培育网红“新农人”30余人,助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

      聚焦“促融”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大力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壮大县域综合实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为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小楼镇领导班子全面开展深度调研,组织各村居梳理资源禀赋,推动以何仙姑文化旅游景区带动文旅、农村电商产业提质发展;以腊圃村核心区带动农产品种植深加工贸易产业提速发展;以邓山村星椤纪景区带动乡村生态旅游产业加快发展,形成现代农业产业、农产品深加工贸易、农文旅融合产业、农村电商产业协同发展的新格局,带动全镇各村居协调发展。同时,积极融入增城北部生态产业布局,建立文旅协同、农贸互补的产业板块,打通小楼镇邓山村至朱村街丹丘村旅游通道,做好省道S380庙潭桥拆除重建工作,不断提升小楼交通外联便利性。

      此外,小楼镇主动联动东部中心发展,围绕“芯显车”等主导产业,大力推动小楼汽配产业提升单位空间产能,提升物流联通效能,拓展适应产业人群旅游需求的新业态,全力提升镇域经济发展水平,助力东部中心提升产业、人才吸引能力。

      聚焦“兴村” 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小楼镇创新要素保障机制,做优“政府搭台、村企唱戏”合作平台,引进区城投动工建设腊圃村乡村振兴综合提升项目,提升腊圃村农村风貌和农贸商业功能,带动村集体经济和村民增收致富。利用合作平台盘活农村资源资产,完成全省首例农村土地经营权颁证及抵押融资业务,为乡村振兴注入金融“活水”。构建“新乡贤+”工作机制,营造重视乡贤的良好氛围,建立110名新乡贤人才信息库,强化村居同乡贤的沟通联络,鼓励引导乡贤返乡投资创业、指导乡村事业发展。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育强“头雁队伍”,组织“百千万工程”村级擂台赛,竹坑村获市级“巾帼头雁村”称号,腊圃村在增城区首届“荔乡头雁”擂台大比武中获得优异成绩。深入推进乡风文明建设,成功申报腊圃虾堆制作技艺、冬节习俗、仓沮圣庙开笔礼文化等7项区级非遗,引导村民积极参与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成功举办仓沮圣庙开笔礼活动,支持腊圃村村歌荣获全区村歌大赛金奖并入围全国村歌大赛,培育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的乡村文明新气象。

      聚焦“增福” 持续增强民生福祉

      小楼镇大力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构建“镇村家校”四方联动体系,推动镇教育分管领导和责任部门每季度全覆盖走访辖区各学校,村居“两委”干部进行全面家访,提升教育工作合力。健全奖励助学机制,扩大奖励范围,推广张榜公告机制,村居对品学优秀学生和进步学生进行张榜表扬,促进形成良好学风。坚持特色素质教育,组织学生节假日慰问困难群众,参加敬老院公益活动和人居环境整治等实践活动,树立感恩社会、关爱困弱、热爱劳动的思想和品质,省教育强镇复评获优。有序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细化网格划分,明确各时间点责任人,顺利通过国家卫生镇省级暗访评估,腊圃村等四个村荣获市级卫生村称号。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完成21个村居颐康服务站建设,打造“卫生院+敬老院+居家养老平台+护理站”联动的农村医养联合体,不断提升养老服务水平。推进绿美增城建设,全面落实好林长制、河长制,加强古树名木保护,有序推进6个生态项目建设,邓山村、正隆村分别获评2023年度省级、市级“美丽庭院”示范村,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相关附件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