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产业”双驱联动,增江街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走进位于增江街的东区高科技工业园,映入眼帘的是次第排开的高新技术企业,展现着蓬勃发展的朝气,让人感受到“工业新城、绿色新区”的温暖底色。
据了解,东区高科技工业园首期依托1993年政府征地3600亩进行开发建设。2001年7月,东区高科技工业园管理服务中心成立。2004年,增江街道办事处成立,与东区高科技工业园管理服务中心合署办公,负责协助园区内招商引资、规划、开发、协调与物业管理工作。
目前,东区高科技工业园首期用地除村集体留用地未上项目之外,已全部出让。园区内规上工业32家,商业服务项目14家,拟建(在建)规上企业5家,2022年规上工业产值100.06亿元。
打造更具吸引力的人才高地
近年来,增江街按照增城区委、区政府要求,着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需求导向和产业化方向,坚持企业在创新创业中的主体地位,通过优质公共服务支持引入更多优质高新科技企业和人才,在东区高科技工业园培育起一大批优秀人才,形成新的增长动力源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目前,东区高科技工业园已引进了多名科学家和“新型低功耗显示芯片”等20多个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以广州增电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为平台,在增科院内分别投资成立了2家公司;支持多家企业申报创新创业领军团队项目。
同时,借助区位资源优势,东区高科技工业园助力增科院入选评为“2022年度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支持金南磁性公司成功创建市级院士专家工作站,集聚更多高新科技产业落地,吸引更多专家院士、复合型人才扎根增江、建设增江。
此外,增江街通过推动土地集约利用,盘活企业空置土地、闲置厂房楼宇,通过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等方式引进一批优质项目,并以增科院高新产业孵化器为基础,引入了尔科美(广州)高新材料有限公司、广州宏安芯科技有限公司等潜力大、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项目。目前金南磁性公司成功挂牌市级院士工作站,广州增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成功通过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成为增城区首家国家级孵化器。
把教育打造成人才吸引“磁石”
随着发展阶段的变化,住房、教育等公共服务的供给水平越来越关乎一座城市的人才吸引力。硬实力与软环境同等重要,近年来,增江街致力于构建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继续为人才吸引和经济发展赋能。
增江小学位于增江街陆村村,距东区高科技工业园约3公里,是“广州市义务教育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建设项目的重点推进项目之一。学校用地40000㎡,总建筑面积18438㎡,校内拥有环形跑道运动场、风雨操场、篮球场、排球场等完善的硬件配套设施。办学规模为36个教学班,设施设备按省一级学校的标准配备。自开办以来,该校坚持抓“健体、创新、劳动、阅读”,先后获得“广东省中小学劳动教育特色学校”“广东省绿色学校”“广州市安全文明校园”等荣誉称号。
增江小学负责人表示,未来将不断提高增江小学的教学质量,将其打造成为一所高质量、高标准的现代化学校,使其成为增江街、增城区乃至广州市的优质窗口学校,让学生在“家门口”就享受到优质的教育。
随着增城区众多,高质量发展项目的稳步推进,宜居宜业的增江街也成为越来越多有志青年的置业选择。
▲8月26日,增江街组织街多个部门(社区)近40人到增江街东原印江澜项目参加“奋斗大湾区 安居在增江”主题宣传活动。据了解,东原印江澜位于东区高科技工业园内,拥享全龄教育配套,与增江小学仅一路之隔,与增城区第二中学、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皆近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