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者助手
  • 无障碍

    枢纽新城,绿美福都!中新镇全力推动“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

    2023-08-23 来源: 增城日报
    【字号: 分享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市区关于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决策部署,今年以来,中新镇全面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坚持现代农业化与新型工业化“两化”并举,做优建强广州东部公铁联运枢纽、中新科技园等重大战略平台,提升城镇功能品质,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两线”并进,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始终,统筹发力推进全域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跃升,着力打造南部中新产城融合经济区和北部福和绿色生态区,全力打造“枢纽新城,绿美福都”

      “四步走”全面推进“百千万工程”  推动区域协调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中新镇紧抓经济发展、乡村振兴等重点任务落实,聚焦区域平台建设,以重点项目、重点工作为牵引,推动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加快发展,推动村居特色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推动产业平台建设,加速推进产城融合发展。中新镇以增城西站为依托,高水平建设广州东部公铁联运交通枢纽,增强公铁联运枢纽运输效能,致力建设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班列集结中心,打造高质量发展增长极。以产业园区支撑,围绕中新科技园扩容提质,搭建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平台,着力拓展产业发展空间。锚定“以产促城,以城兴产,产城融合”协同发展目标,做好产城融合发展规划,稳步推动旧村改造,完善配套设施,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有序实现职住平衡。

      推动村居特色化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新镇以乡村振兴为抓手,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借助优质的自然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发展油茶产业,大力推进莲花出水农科小镇建设,支持绿天然、一衣口田等农业龙头企业提质增效。打造北部绿色生态发展区,围绕“1个圩镇、2条水系、2条道路、10个节点”布局结构,谋划推动省道S118线改线工程,拓展北部发展区域,优化镇容镇貌,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推动绿色发展。完善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用心打造荔枝、杨桃等本地特色产业,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持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坚持绿美增城引领,有序推进新乡村示范带建设,持续整治提升人居环境,加强古树名木保护利用。

      完善配套服务体系,提高城镇综合竞争力。中新镇制定《中新镇调研走访重点工业企业工作方案》,落实镇主要领导带队走访调研机制,强化项目全链条服务,推动项目尽快落地开工、投产增效。全面优化政务服务,不断提升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水平。完善交通基础设施,打破市政接驳壁垒,实现与黄埔中新知识城、朱村科教城、增城开发区的交通道路互联互通、产业联动发展。

      加强组织领导,提升要素保障水平。中新镇成立“百千万工程”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统筹协调专班、区域经济专班、城镇建设专班、乡村振兴专班(含帮扶协作)、要素保障专班,聚焦乡村建设、重点项目、企业服务、土地、资金等要素,研究制定《中新镇党委书记抓乡村振兴主要责任清单工作方案》《开发区中新科技园项目建设工作实施方案》《2023年中新镇工业投资专班工作方案》《中新镇集中走访调研重点工业企业工作方案》等一系列工作制度,全面提升资源要素保障水平。

      强化乡镇联城带村功能  走好城乡融合发展之路

      今年以来,中新镇激活“镇”龙头带动作用,整合资源强化联城带村功能,助力推进乡村振兴,全方面提升圩镇人居环境品质,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和经济活力,筑牢实现镇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根基。  图片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提升综合服务能力。推进中新镇党群服务中心“一站式”服务示范创建,优化政务服务。引进惠农电商服务中心,发展联结城乡的冷链物流、配送投递、电商平台和农贸市场网络,加快完成福和市场升级改造工作,创建星级农贸市场。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做好农村薄弱学校提升、中新镇清献园升级改造、省级农业产业园出入口优化提升、中新图书馆优化提升、中新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升级改造、中新镇水环境整治、省道S118线中新治超点建设、中新镇惠农产销服务中心建设等民生实事项目。

      稳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提升美丽圩镇品质。加强建筑风貌管控,做好广汕公路、S118线沿线建筑立面风貌提升工作。以“三清三拆三整治”为抓手,积极结合拆后土地利用、破旧绿化提升等工作。充分盘活闲置土地,以“绣花功夫”打造“四小园”等小生态板块,为乡村振兴拓空间、造环境。深入推进党建引领城中村治理工作。创新治理机制,创新构建“1+6”城中村综合网格治理体系,逐步形成党建引领、多元协同、共建共享的城中村治理新局面。同时,积极开展“五美”专项行动,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巩固厕所革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生活垃圾收置、农村供水设施改造建设成果,推进全镇村域更绿、更美、更亮。提升农房质量安全管控和乡村风貌,加强农房规划选址和用地管理,引导农村宅基地集中布局。  图片

      深入挖掘人文资源,培育壮大乡村旅游产业。强化现有历史人文资源和历史建筑活化利用,做好镇域54处不可移动文物及3处历史建筑的保护工作,持续挖掘本土历史文化资源发展潜力,依托坑贝村古村落、坳头村围垄屋、三星村西河古桥等优质历史人文建筑资源,打造人文景观走廊,带动文旅产业提振。结合“红色村”建设,依托永兴村革命英雄纪念碑、大安村粮仓、官塘村郭继枚祖居等红色资源,打造红色文化示范教育基地。建好清献园廉政文化宣教基地,积极开展主题教育。持续推动濠迳村科普小镇建设,打造集标本修复、博物展示、互动研学为一体的综合科普基地。充分利用霞迳村、三星村、官塘村等美丽乡村资源,织密景点游玩路线网络,逐步提升旅游服务质量,结合村庄特色产业,丰富旅游产品供给,建立健全集休闲观光、教育科研、乡村美食体验于一体的中新特色旅游产品体系。

      抢抓机遇 狠抓落实  推动重点项目发展“出新出彩”

      近年来,中新镇立足自身优势条件,充分挖掘发展潜力,全力以赴拼项目、拼发展,积极推动广州东部公铁联运枢纽等重点项目建设,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努力在高质量发展上不断激发新动能、开创新局面、勃发新气象。

      广州东部公铁联运枢纽

      广州东部公铁联运枢纽是广州4个国家级物流枢纽之一,定位为“通道+枢纽+产业”枢纽经济示范项目。项目规划占地面积958公顷,总投资逾千亿元,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工程主要建设集疏运体系、现代流通体系平台、先进生产制造业供应链体系服务平台,主要发挥枢纽基础性、功能性作用。二期工程重点打造物流产业融合发展平台,引进科技创新和先进生产制造业供应链,强化大湾区生产制造业集聚化、规模化效应。项目建成后将成为粤港澳大湾区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

      中新科技园(粤港澳大湾区信创产业园)

      中新科技园(粤港澳大湾区信创产业园)占地面积4120亩,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及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是打造广州东部未来产业新城的核心平台,也是构建未来新兴产业体系的重要载体。目前计划入园项目有润城生命科学园项目、中南高科项目、华友新能源项目、易事特项目、微步项目等。

      中新村、团结村旧村改造项目

      中新村位于广州市增城区西部、中新镇中心,紧邻地铁21号线,毗邻广州教育城,是广州东进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中新村全面改造项目已纳入广州市2023年城市更新项目年度计划(第一批),拟改造范围约1383亩,投入资金约105亿元,建设集教育、医疗、购物和休闲等配套于一体的宜居新区。

            团结村地理及交通区位良好,紧邻新新大道与广汕公路,毗邻广州科教城,是广州东进战略的第一站。本次划定改造范围约757亩,改造成本约36.29亿元。

      福和美丽圩镇建设项目

      福和位于中新镇北部,地处广河高速、广州北三环高速交汇处,邻近知识城和科教城,区位优势明显。项目规划范围约285公顷,拟投入资金4.5亿元,围绕“1个圩镇、2条水系、2条道路、10个节点”布局结构,打造中新北部绿色生态发展区。

      莲花出水农科小镇

      莲花出水农科小镇(以下简称小镇)位于中新镇永兴村,是广州乡村振兴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作为牵头建设单位、投资打造的重点农业科技产业项目。小镇规划占地面积逾5000亩,采用“基金+园区”的创新模式,通过发展“产村融合、一二三产融合、生态立体循环融合”模式,建立立体有机农业循环体系,建设集种养循环、莲米轮作、虾稻共生、农光互补、农旅结合、农科一体的现代农业科技小镇。莲花出水农科小镇联合辖区农企获批增城区首个省级农业科技产业园。

      绿天然生态农业项目

      绿天然是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认证区科普示范基地、智慧化现代蔬果产业园区,占地面积约827亩。基地位于有“农业公园”之称的五联村,内有绿天然农业公园和蔬果的水培和基质滴灌栽培应用种植区。企业注重科技育苗,利用水肥一体化、自主知识产权的种植工艺对果蔬种植的全程进行监测,现该企业取得了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证书,拥有13个无土栽培的专利技术,同时基地采用“智慧农业”农场管理系统,利用数字化农业技术科学精细育苗。

      中新现代循环农业产业园项目

      中新现代循环农业产业园是现代特色农业产业,主打产品是珍稀食用菌。项目占地面积313亩,总投资约6230万元,以建设现代循环农业产业园和特色珍稀食用菌联基地为核心,致力于打造融社区概念为一体及兼顾生产参观体验的主题展示园区,实现联农带农和产业升级,计划打造技术示范基地和校企合作基地。

      池岭村油茶示范基地

      池岭村位于中新北部,气候适宜,生态环境良好。池岭村以打造油茶产业先行示范村为目标,以提高村集体和村民收入为落脚点,计划种植2300亩油茶,充分发挥“公司+集体+基地+农户”利益联结模式优势,三年内建成高产高效油茶基地,打造一体化油茶产业链。

      濠迳村科普小镇

      濠迳村是广州市“最美村庄”之一,是中新镇诗意乡村,主要发展无工业污染的生态产业——科普文化旅游业,以金山地质博物馆为文化龙头,联同村内有汤氏宗祠、子灿宗祠、子彦宗祠、南向宗祠、叶氏宗祠、碉楼等古建筑发展研学科考,创建地质科普文化小镇。金山地质博物馆被广东省研学旅行协会认定为“广东省研学旅行实践基地(营地)”。

      中新镇将持续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区关于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决策部署,聚焦重大平台建设,推动城市更新,促进产城融合,发展现代农业,擦亮生态底色,推动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领域高质量发展,奋力实现中新“南部发光、北部发绿”。


    相关附件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