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者助手
  • 无障碍

    “四好农村路”串起乡村振兴好“途”景

    2023-10-11 来源: 增城日报
    【字号: 分享

      “以前这边都没有游客的,想致富也找不到门路。自从这里路修好了,机遇也都来了,就像是政府拉着带着我们增收致富一样。有了路,才有了这一切。”荔城街莲塘村村民告诉记者。荔城街莲塘村是我区第一批依靠发展乡村旅游而“火”起来的村。该村依托畅通的农村公路、5.8公里的增江河岸线水景和上千亩榄林竹海,打造了“莲塘春色”“莲塘印象”生态旅游景区。在此带动下,村内农家乐、骑行游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一时成为增城乡村游的“首选”,村民成功实现了增收致富。

      近年来,我区扎实推进以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为主要内容的“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围绕农村公路服务乡村振兴发展核心理念推动“四好农村路”建设,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交通运输服务保障。

      始终坚持制度建设  建立健全长效体制机制

      农村公路是服务农村发展的基础性设施,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我区位于广州市东部,全区总面积1616.47平方公里,现有入库农村公路共1729.77公里,其中县道13条176.56公里,乡道211条793.96公里,村道945条759.25公里,农村公路桥梁473座。

      自2019年被评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以来,我区始终牢牢把握农村公路服务乡村振兴发展这个着力点,以“四个坚持”统筹推进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养护、运营高质量发展,实现全区所有行政村通双车道公路,50人以上自然村道路全面硬底化,村村通公交,逐步消除制约农村发展的交通瓶颈,为乡村振兴提供快车道。

      近年来,我区在推进“四好农村路”创建工作中,建立了4项制度。制定高质量发展五年行动方案,稳步有序推进创建“四好农村路”工作,2021年我区农村公路建设养护目标完成情况被市政府纳入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单位予以督查激励。制定“四好农村路”养护管理考核办法,实行定期考核,考核结果作为绩效考核打分依据,让农村公路工作落实到位。修订完善“四好农村路”路长制度,设立区、镇街、村三级路长,明确权责清单,建立路政执法管理系列制度,切实维护路产路权。建立奖励制度,每季度进行考核通报,全年考核成绩前3给予资金奖励,大大提高工作积极性,并为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养护运营提供制度保障。

      始终坚持政府主导  因地制宜制定建设标准

      交通基础设施是一个地区的核心竞争力,农村公路设施水平高低,反映一个地区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经过多年来的努力,我区实现了农村路网与高快速路、国省道无缝平顺衔接,建成了以荔城街、新塘镇城区为中心、镇街为节点、建制村为末梢的完善的交通网络,做到了“通村、到镇、连城区”。近年来,我区持续加大财政投入,建立以上级补助和区财政投入为主、镇街财政投入为辅、乡贤村民捐资为补充多渠道融资模式。我区累计投入农村公路建设资金5.53亿元,新改建农村公路144.44公里,改造危旧桥梁39座。实行差异化资金补助标准,经济条件好的地区补助适当减少,经济条件差的地区补助相应增加。对公路线型勘察设计减少大挖大填,根据山型地势科学确定公路平面线形和建设标准,不搞一刀切,明确每条道路实际交通需求具体标准,最大程度上节省资金,降低养护成本,把有限资金用在刀刃上。

      始终坚持科学规划  深度融合乡村振兴战略

      近年来,我区始终坚持乡村振兴路先行的思路,将区内一条条农村公路精心打造成为“生态旅游路、产业兴旺路、美丽乡村路、物流运输路、脱贫致富路”。我区坚持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是农村公路发展的方向。区交通运输局紧密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南部地区重点发挥农村公路在外联内畅道路网络中“毛细血管”作用,中部地区重点发挥农村公路在连接城乡中“连接器”作用,北部地区重点发挥生态休闲旅游中“穿针引线”作用。结合我区打造27条新乡村示范带契机,着重创建15条“美丽农村路”,通过“四好农村路”把农村居民点、风景旅游资源及红色革命教育基地等重要节点有效串联起来,助力打造一批特色精品村。其中,以旅游公路的标准建设农村公路,以省道256增派公路为主线,以沿线乡村道为支线,将沿线的桥头绿道、观光休闲农业示范村莲塘村、综合性原生态二龙山旅游景区、道教圣地何仙姑景区、传统村落与乡村旅游业融合发展示范点派潭镇邓村石屋社、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增城县委旧址、国家5A级白水寨风景名胜区连接起来串联发展,打造45公里的“悠游增城”的“生态旅游路”,获广东省首批10条“最美旅游公路”荣誉称号,把游客带进来,农产品变成旅游产品卖出去。

      始终坚持改革创新  科技赋能农村公路管养

      过去,由于各种历史原因,我区农村公路虽然投入大,但也存在建设标准较低、路网结构不完善、重建设、轻管养等问题。近年来,我区积极探索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新模式,完成了“四好农村路”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打造集“项目建设、公路养护、路政巡查、资金计划、养护维修”为一体信息化、数字化管理体系,有效提升我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效率,也为农村公路工作提供多元化、多角度管理与决策依据。目前,实现了公路资产数字化,对全区农村公路路网数据、桥隧设施数据及管养业务数据实行统一管理,重要信息精确管控和可视化展示。利用GIS地图打造“农村公路一张图”,为农村公路路网快速查询定位发挥有效作用,利用移动终端对养护、路政巡查工作进行记录与报备,及时上报和快速处置公路病害等问题。根据信息系统巡查记录及问题病害情况,结合年度路况评定及危桥普查结果,科学制定农村公路大修中修计划,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问题发生。


    相关附件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