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者助手
  • 无障碍

    领导专家授课,为增城“百千万工程”夯基垒台!

    2023-08-23 来源: 增城日报
    【字号: 分享

      6月26日至27日,增城区“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专题培训班在区文化会议中心举行。此次培训班邀请两位区领导和两位专家分别授课,进一步提升全区领导干部能力本领,为有力有效推进增城“百千万工程”夯基垒台。

      “百千万工程”开局起步  增城锚定“一三五十”狠抓“12345”

      为了让参训人员真正吃透“百千万工程”有关政策精神,准确把握省市区镇村情况,增城区领导干部带头学习研究、主动走上讲台,讲透意义、讲清思路,讲出方法、讲出精气神,迅速推动全区兴起“百千万工程”大学习、大讨论热潮。

      培训班上,区委副书记、区“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常务副总指挥、指挥部办公室主任罗干政作《提升认识 凝心聚力 推动“百千万工程”开好局起好步》专题讲座,从深刻认识和理解省委实施“百千万工程”的战略考量、增城推进“百千万工程”的目标及任务、目前增城“百千万工程”进展情况及推动“百千万工程”在增城开好局、起好步四个方面进行授课。


      目前,增城“百千万工程”已建立指挥架构并投入实体化运作。区级层面,成立区“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及其办公室,指挥部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指挥办是参谋辅政、统筹协调、督促指导及服务保障;镇街层面成立“百千万工程”工作领导小组,镇(街)党(工)委书记任“一线施工队长”;村级层面成立村(社区)实施“百千万工程”工作领导小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任组长。

      除了完善指挥架构,区“百千万工程”指挥办还在建立机制、突出重点工作等方面上下功夫,推动各项工作实现良好开局。

      工作体系逐步完善——成立区级层面6个工作专班、形成工作交流机制、召开两场大会、明确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

      目标体系基本确立——区级层面谋划“一三五十”工作目标,对照省市2023年重点工作任务,确定区级2023年度工作要点(29个方面252条量化实化举措)。镇级层面立足资源禀赋,将全区各镇街划分为中心镇、专业镇、特色镇和城区镇4大类,并锚定“一三五十”目标,推动“一镇(街)一策差异化特色化发展。村级层面正组织开展村庄分类工作。 

      政策体系逐步完善——形成“1+N+X”政策体系,区级和镇街全部印发“百千万工程”实施方案,区直部门出台了工业制造业、商贸、农业农村、科技等政策。

      如何推动“百千万工程”开好局、起好步?结合今年年度工作要点,概括来说就是“12345”。

      “1”是聚焦一年开局起步十个重点任务,压茬推进“一三五十”目标任务;

      “2”是全力以赴创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和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

      “3”是高标准规划广州东部枢纽、推进增城开发区扩容提质及打造生产服务型和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

      “4”是抓实镇街提能、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帮扶协作四大举措;

      “5”是筑牢组织领导、政策支持、工作机制、工作力量、考核评估五大保障。

      乡镇一头连着城市,一头连着乡村,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节点,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单元。副区长罗迎作《“百千万工程”城建工作政策解读及思路建议》专题讲座,详细讲解了增城区“百千万工程”城镇建设专班涉及推进新型城镇化、基础设施、城市更新、镇(街)联城带村节点功能等工作,具体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美丽圩镇、提升农房质量安全风貌等。目前,正全力推进“一县(区)一策、一镇一方案”工作。各镇街要按照“一镇一方案”的要求制定高质量建设工作方案,加快建成一批省市级试点示范项目,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案例和先进经验。

      全力破解城乡融合发展难点堵点  努力争当县镇村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培训期间,广东省城规院党委书记邱衍庆、广东省农科院副院长万忠结合各自领域,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出发,分享浙江、茂名高州等省内外的具体案例,对实施“百千万工程”的工作重点和方法进行讲解,并给予意见和建议,帮助参训人员深化“百千万工程”认识,更好把握下阶段工作。

      “增城城乡发展有5大难点堵点。”在深入剖析增城区县镇村发展的现状时,邱衍庆指出,村庄与城镇用地交错,旧城环境品质下降,产业用地破碎、土地权属混杂,旅游业产能不足,南北部地区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制约着增城未来发展。

      对此,他提出,增城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发展、主体功能区、新型城镇化战略为牵引,以城乡融合发展为主要途径,以构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为目标,坚持分类施策、集约高效、协同联动、改革创新、群众路线、实事求是,立足增城区生态、区位、空间优势,以全面提升县域综合实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以及打造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高质量建设现代化中等规模生态城区为目标,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为牵引,以重大项目实施和城市更新等为抓手,推动平台建设和园区扩能增效,通过强区、提镇、兴村、联动融合等措施,把县镇村发展的短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潜力板,推动增城在高质量发展中起到示范作用。

      “要跳出增城看增城。”长期从事农业研究的万忠认为,增城是农业大区,基础条件好、发展有优势,更要想方设法推动农业三产融合,发展农村经济,助力“百千万工程”。

      推动农业三产融合方面,他先后列举新会陈皮村、广州大源淘宝村、增城迟菜心省级现代农业产园3个案例,总结五大融合之法:以落实政策为重点引导融合、以创新创业为动力促进融合、以产业发展为基础促进融合、以树立典型为示范带动融合、以公共服务为手段推动融合。

      同时,聚焦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方面,提出发展农村集体经济重点探索方向,包括发挥好流转到集体经济组织的农地、盘活存量集体建设用地等资源优势,挖掘好资产潜力,使用好积累资金等。


      

    相关附件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