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者助手
  • 无障碍
当前位置:

    轨道交通推动增城加速融入湾区生活圈

    2022-05-25 来源: 增城日报
    【字号: 分享

      当前,我国已进入都市圈时代,而轨道交通的大发展,极大地改变大湾区的城市生活方式。增城作为正在建设中的枢纽型城市和生态人文宜居城市,对推动广州城市空间结构不断走向多中心化、组团式、网络化发展有着重要的探索意义,同时也为大湾区建设宜居宜游优质生活圈打下扎实基础。

      近日,华南城市研究会会长、暨南大学教授胡刚在南方产业智库主办的“南方智享会——宜居大湾区之东部崛起:广州产城融合新机”线上圆桌论坛上接受南方日报和南方+独家专访时表示,广州东部枢纽和CBD的建设,正加速国际高端资本、人才的集聚,为增城的发展带来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活力。而产城融合发展的新城市发展理念在广州东部的落地生根,也让整个广州东部变得更宜居。

      广州东进起步早增城发展进入快车道

      广州“东进南拓”的城市发展思路已经提出很多年,增城又被誉为广州东进的“桥头堡”,这些年的发展给城市研究学者留下了哪些印象?

      在胡刚看来,原来广州的战略重心在中心城区,“东进南拓、西联北优”的发展思路提出后,城市开始往外扩展。由于出海口和港口在东边,上世纪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区等都放在东部,持续多年的发展为广州向东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所以“东进”起步最早,发展也最快。现在广州近半的产业都分布在东边。

      以老城中心为圆点,一圈一圈逐步向外扩张,既是趋势也是规律。胡刚认为,随着大交通时代的到来,增城的发展进入了快车道。尤其是近五年来,一些重点交通线路和站点先后部署到东边,增城的发展可谓突飞猛进。除高铁、城际轨道、地铁、高速公路和巴士公交以外,有关增城机场建设的期望和讨论也在升温,虽然“十四五”规划尚未明确,但并不代表未来没有可能,只要经济体量和人口规模搞上去,增城人在家门口坐飞机的愿望可能就会实现。而随着立体交通网络体系的建成,将加速广州东部与大湾区乃至全球其他重要经济体和商圈的连接联通,为全球高端资本、信息和人才向广州东部的流动集聚提供有力支撑。增城融入粤港澳大湾区首先是以交通为先导,通过交通网络与大湾区城市群建立便捷的联系。而基于便捷的交通网络,增城又将进一步吸引产业导入,为区域带来产业升级。

      相比前五年,增城中心城区也在快速扩展,中部、南部在产业推动下,城市建设可谓日新月异,基本上与黄埔连成一片。胡刚说,从卫星影像图上可以看到,广州东部,从黄埔的萝岗到增城新塘这一大片的晚上都是亮的。增城原来在传统加工制造业发展得很不错,牛仔服装的知名度遍及全球。这几年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和互联网企业纷纷来落户,也对当地的人居环境改善提出了许多新的需求,让增城变得更宜居。

      区位交通+生态优势+洼地效应形成巨大发展潜力

      在双区建设和双城联动的背景下,增城面临着哪些机遇?

      在胡刚看来,当前的轨道上的大湾区建设,对增城来说是难得的机会。建设轨道交通,特别是城际轨道很关键。没有城际轨道,大湾区“9+2”个城市,就没办法实现快速连接,只靠汽车不行,靠地铁、高铁也不行。地铁主要是市内成网,而高铁主要是跨省交通。现在整个大湾区最重要的城际轨道就是深莞穗城际,可以把广深两个中心城市连接起来。而城际轨道就相当于大湾区脉络的骨干,能把所有中心城市紧密连接在一起。

      按照规划,增城未来还将打造广州东部交通枢纽、增城火车站交通枢纽、增城西站综合交通枢纽三大交通体系,实现增城与广州中心城区30分钟互达、与粤港澳大湾区主要城市60分钟互达。

      增城作为广州东部门户,虽然只是一个区,但以前的面积和人口和东莞差不多,现在GDP只有一千多亿元。广州东部交通枢纽落户后,其洼地效应就凸显出来了。区位交通+生态优势+洼地效应,为增城未来的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是建设宜居宜业宜游优质生活圈的理想区域。

      现在增城已经提出要建设广州东部CBD,发展总部经济。轨道交通时代,在整个城市建设领域,不管是产业、居住,还是商业、文娱,都围绕着轨道站点的周边来走。胡刚说,近年我们经常讲的站城一体、产城融合,就是说我们的城市生活跟汽车时代已经很不一样,以前居住和工作功能是划片分开的,出现了所谓的工业区和睡城,而今到了轨道交通时代,它们则是一起融合发展,高铁、城轨、地铁与高速、公交线路等其他出行方式有机连接,让物流、人流、资金流可以自由、快捷流通起来。

      由此可见,增城未来的产业一定会围绕着东部交通枢纽来布局,同时,许多高端的居住项目也是围绕着这些产业集群和交通枢纽来规划发展。胡刚认为,这也是为什么富士康这么重要的制造业企业会选择增城,因为生产出来的产品,借助这里完善的现代交通网络,很快就可以输送到世界各地。以东部交通枢纽来建设CBD,其优势和前景是很明显的,有利于加快全球高端资本和人才向广州集聚。

      产城融合发展提升城市生态宜居指数

      产城融合会否拉低宜居指数?像增城这类生态资源禀赋不错的地区,要打造具有全球吸引力的人居环境,需要把握哪些关键因素?

      过去的城市建设发展观念比较老旧,在用地单一的思维影响下,城市的工业区、居住区和商业区是相对分离的,这也造成许多要素资源在同一座城市的割裂分布,形成一些所谓的睡城,上班族每天早晚像候鸟一样从一个地方往另外一个地方赶,造成了交通堵塞等许多城市病。

      胡刚认为,在产城融合发展理念下,一、二类工业区可以和商业、教育、文化等配套设施放在一起,形成新的区域。

      “产城融合”是指产业与城市融合发展,以城市为基础,承载产业空间和发展产业经济,以产业为保障,驱动城市更新和完善服务配套,进一步提升土地价值,以达到产业、城市、人之间有活力、持续向上发展的模式。

      胡刚认为,现在的增城,不仅要打造枢纽型网络城市,同时也要推动产城融合发展。未来产业、人口都是跟着交通枢纽分布、拓展。在一千米范围以内,不仅有居住区、写字楼、商业区,考虑不同产业在集聚区内的融合发展,而且要形成一定的密度和浓度,当然会排除一些与生态宜居的价值有冲突的污染型企业,淘汰掉那些传统落后产能。1500米以外,还会有大片的绿地、水面,甚至农田。当然,不同距离范围,不同产业的配比要有科学合理的规划。

      产城融合不仅不会拉底宜居指数,而且会明显改善一个城市的生态环境。在同一座城市上下班距离缩短了,大家可以搭乘轨道出行,整个通勤时间和出行方式都彻底改变了,自然会减少环境污染、能源消耗和交通拥挤等现代城市病的产生。在宜居、便捷、舒适和智能的城市生活状态下,人的身心也得到更大的放松,在提升城市生活品质的同时也增强了城市居民的幸福获得感。

      早期增城南部第二产业发展得比较好,大型商业设施比较少,有很多人可能是工作在增城,下了班回去距离中心城区更近的地方住。东部CBD的建设目标提出后,产城融合发展速度加快,近年围绕地铁站点建起了许多高端居住大盘,加上一些大的商业综合体的相继投建,逐步形成较大的商圈,对整个产业生态结构的改变是非常明显的。

      居住人口和消费留在了本地,自然更好地推动了增城的城市建设发展,特别是随着医疗、教育、水电等其他公共基础设施的改善,让这里的人居环境和生活方式越来越国际化、潮流化,为广州东部建设宜居宜业宜游优质生活圈、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打下了扎实基础。加上大量高端产业集聚在这里,从而吸引着越来越多的高端人才向这边流动。

      随着都市圈时代的到来,城市建设不仅往外扩展,而且结构也变得多中心化。如果只有一个中心城区,人口、产业和商业发展过于集中、密集,自然会出现更多的城市病。增城对标珠江新城打造广州东部CBD、建设东部综合门户,对于疏散广州老城区的人口密度和推动广州的城市空间结构走向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有着重要意义。当然,增城区内部的功能划分、产业分布、人口结构如何做到更科学合理,让不同的资源要素在整座城市互通交流和平衡发展,也需要提前做好规划,同时在发展中不断去优化调整。


    相关附件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