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者助手
  • 无障碍
当前位置:

    增城区加强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

    2022-05-12 来源: 增城日报
    【字号: 分享

      传统祠堂经过修缮和活化利用后,“变身”村里的文化活动场所;古树群被打造成社区公园,成为村民休闲好去处……近日,走进增城区荔湖多个安置新社区,一幅幅崭新的生活画卷展现眼前。

      荔湖水利工程核心区安置新社区建设是增城区一项重大民生工程。在拆迁和建设过程中,增城区坚持保护与开发相结合的原则,对拆迁村落范围内的文物单位、古祠堂古建筑、古树名木等重要历史文化资源进行保护传承,让城市历史文脉得以延续。

      去年整改工作开展以来,增城区组织有关部门对保存下来的历史文化资源开展摸查走访,并采用“微改造”等绣花功夫进行保养维护和环境整治。如今,一些承载着几代人记忆的古祠堂、古树得到了更好的保护修缮、活化利用,成为村民看得见摸得着的“乡愁记忆”。

      祠堂“微改造”提升颜值

      在保护活化中留住乡愁记忆

      “祠堂修缮前陈旧残破,周边杂草丛生,还有村民把垃圾和杂物堆在这里。现在,大家每天到这休闲散步,周末还有小孩在这里骑单车、放风筝。”每日饭后,明星村村民何叔都要到小区西南侧的祠堂周边散步,每每说起这些变化,他都竖起大拇指点赞。

      何叔口中的祠堂,是村中建于清代的振贤何公祠和绍端何公祠是增城区登记保护文物单位,过去曾是村民祭祖议事的重要活动场所,一度这些场所因陈旧老化湮没在杂草中。如今在安置新社区建设中得到保护修缮、活化利用,成为社区一道亮丽风景线,重新载起村民乡愁记忆。

      区安置办有关负责人廖建娣告诉记者,在明星村安置新社区规划建设初期,为避让振贤何公祠和绍端何公祠及周边现状建筑风貌较好的历史建筑,有关部门在实施明星村安置新社区配套道路礼民路的规划设计时,充分考虑了对登记保护文物单位的文化保护与规划利用,对祠堂正门前的礼民路进行了微调,确保道路边线距离祠堂正门不少于15米的保护距离。

      去年10月,区安置办在摸查走访时发现,祠堂以及周边历史建筑由于岁月的侵蚀而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有的出现墙体酥化开裂,有的已经倒塌。工作人员启动保护修缮工作,并对祠堂周边环境进行了整治。廖建娣还告诉记者,在建筑墙面、瓦面、门槛等区域修复中,施工团队坚持“修旧如旧”的原则,不大拆大建,更多采用“微改造”进行修复,保留原本建筑风貌,尊重建筑本身所承载的历史记忆。

      此外,区安置办还规划建设了绿道和景观广场,完善了停车场等配套公共设施,打造成荔湖周边的配套文化休憩活动空间。

      依托古树群建设社区公园

      村民日常休闲有了好去处

      与明星村安置新社区的古建筑一样,在其他安置新社区的规划建设过程中,增城区也一直坚持留住乡愁记忆。

      近日,记者走进西瓜岭村安置新社区的格木公园,绿树成荫,古树林立,空气清爽,让人倍感惬意。父母带着小孩,悠然散步在曲径别致的行道上;老人坐在凉亭里,欣慰的看着熟悉的老树和崭新的环境……不论白天还是晚上,公园里总能看见三三两两的村民在这舒适的环境里享受休闲时光。

      这里生长着一片历经百年、饱经沧桑的古树群,其中包括一棵234年树龄的格木树和两棵132年树龄的乌榄树。几十年来,当地村民都喜欢在这几棵古树下,伴着日出日落,聊天散步,喝茶下棋。在西瓜岭村安置新社区规划建设过程中,区安置办因地制宜,依托古树资源,在社区中央建设成一个兼具绿色景观和休闲娱乐功能的社区公园,成为村民休闲好去处。

      “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贯穿了整个改造过程。我们在改造时尤其注重居民的体验感,尽量保留了村中原有的古树,并完善了周边休闲配套设施。”廖建娣介绍,为保护古树,守护西瓜岭村村民几代人的精神家园,增城区对安置新社区的规划设计方案进行了调整,缩减了约200个车位,对三棵古树采取原址就地保护,并在古树周边设置竖向约12米高的混凝土护壁,既保护古树周围土壤,也有效阻隔古树根部对四周建筑基础间的不利影响。

      在深入推进整改过程中,区有关部门还编制了古树专项保护方案,并采取精细化护理,在施工期间专门指定专业技术人员和工人负责从开工到移交整个过程中的古树日常维护和保养。同时将古树与小区整体景观进行有机结合,因地制宜地进行组团绿化设计,增设了石凳、凉亭等休闲配套设施。

      这些只是增城区加强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的缩影。在尊重历史和文化,保护和继承历史文脉,保证公平与和谐统一风貌的前提下,增城区对荔湖安置新社区及配套基础设施规划范围内的各级文物单位、古祠堂古建筑、古树名木等实施保护规划和合理开发利用,通过“三规合一”协调土地规划,对安置新社区规划设计进行细化调整,充分尊重村民的传统习俗及意愿,使历史文化资源、传统村落文化的保护进入良性循环轨道。


    相关附件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