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者助手
  • 无障碍
当前位置:

    增城农人育丝苗 不忘初心逐梦想

    2019-08-01 来源: 增城日报
    【字号: 分享

    丝苗米产业发展和种植经验分享交流

    小楼镇正旭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揭牌仪式

      为传播先进农业技术,助力乡村振兴发展,7月31日上午,以“增城农人育丝苗,不忘初心逐梦想”为主题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在小楼镇正旭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举行。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创建办主任刘艳媚以及小楼镇领导班子成员、增城区丝苗米种植企业代表和种植大户等参加了此次活动。

      本次活动由区委宣传部主办,中共增城区小楼镇委员会、小楼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小楼镇正旭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承办。活动现场,通过文艺表演、播放水稻技术短片、开讲座、讲故事等形式,促进了增城农人互相交流,学习新思想新技术。

    全市首个涉农孵化园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成立

      在活动伊始,增城区委宣传部、小楼镇政府相关负责人共同为小楼镇正旭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揭牌。

      小楼镇正旭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是以正旭现代农业孵化园为依托,整合园区30多家入驻企业的优势农技资源,坚持“带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该基地将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农业推广活动,提升为农服务水平,致力于将实践基地打造成农业科普推广平台,助力小楼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小楼镇相关负责人表示,正旭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是广州市首个涉农孵化园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也是小楼镇“新时代文明实践直通车”特色品牌之一。目前,小楼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规划以正旭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为抓手,发动更多的社会企业积极参与到文明实践中来,通过开展菜心文化、荔枝文化、农耕体验、技术交流、学生研学等丰富多彩的农业推广活动,提升为农服务水平。

    提升增城丝苗米品质,以产业兴旺带动乡村振兴

      在活动中,大家观看了“纪念水稻矮化育种技术创立60周年”短片,感受了矮化育种技术的出现为粮食产量带来的巨大变化。随后,增城区农科所所长刘成枝分享了丝苗米产业发展和种植经验,引发了在座丝苗米种植企业代表及种植大户的共鸣。

      值得关注的是,在2018年首届全国优质稻品种攻关推进暨鉴评推介会上,增城农科所研发的丝苗新品种获得金奖,这得益于增城新农人为加强增城丝苗品种选育和提纯复壮工作所作的贡献。在活动上,三位增城农人分别讲述了“我与丝苗米”的故事。其中广州绿聚来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基地采用鸭稻共生的种养模式,目的是为了提高水稻的有机程度,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鸭子是丝苗米的帮手,它在田间可以吃螺、害虫和杂草,减少了水稻病害虫的发生,也能减少种植成本和环境危害,从而生产出了绿色而营养价值丰富的丝苗米。这种可循环的农业模式,也实现了鸭稻双丰收。”

      增城丝苗米米粒较小,约为普通米大小的一半,因此其亩产量远低于普通水稻。然而,丝苗米口感柔软,易于消化,属于“上乘米”。增城当地一年两季的种植条件,可以让每亩带来3000元的净收益。种植大户周志堂告诉记者,他从2004年开始种植丝苗米,最初种植5-6亩,到现在种植了50亩。经过技术的不断改良,丝苗米的品质不断提升,丝苗米价格从最初的3-4元/斤到现在30元/斤,收入翻了10倍。

      近年来,小楼镇以产业兴旺推动乡村振兴。通过实施质量兴农和种业创新,不断加强增城丝苗米品种选育和提纯复壮工作,推动农业由增产导向转为提质导向,从而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和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相关附件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