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者助手
  • 无障碍
当前位置:

    增城区深入推进社会救助行政职能改革试点让社会救助更精准更多元更温暖

    2025-03-26 来源: 增城日报
    【字号: 分享

      社会救助关系民生、连着民心,关乎每一位困难群众的基本生存、衣食冷暖。近年来,我区积极推进社会救助领域“放管服”改革,在新塘镇试点实施镇级社会救助事项行政确认及行政给付职能,着力实现“改得顺、管得好、接得住、见成效”,为群众提供精准高效便民的救助服务,助力社会救助服务改革迈上新台阶。

      救助申请不用来回跑、家门口就能一站式申请各类救助事项……这是新塘镇政务服务中心社会救助专门服务窗口的真实场景。去年以来,我区结合推进改革试点工作,推动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行政事项全面进驻新塘镇政务服务中心和各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通过开设专门服务窗口,优化线上业务系统审核确认功能,为困难群众提供更优质便捷的服务。

      据区民政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我区已成立了新塘镇最低生活保障及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审批行政职权下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增城区新塘镇最低生活保障及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审批行政职权下放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区、镇、村居三级责任,由区民政局落实监督管理职能,新塘镇落实社会救助受理、审核、确认主体的职责,村居开展入户调查、实施动态管理等职责,确保职权下放后社会救助工作规范、高效开展,实现社会救助审核确认权限和监督管理职能的有效分离。

      为确保业务“管得好”,我区通过优化整合受理、审核、确认等社会救助办理流程,减少区层面审核,推进社会救助工作在镇内实现“一站式”转变,办理业务周期缩短50%,有效提升救助工作效率。同时,建立健全新塘镇联席会议制度及重点案例分析处置机制,为10个重点案例包括9户低保户和1名特困人员依法依规保留了救助待遇,体现社会救助政策“温度”。

      在改革试点工作推进过程中,我区还坚持落实“一证一书”减证便民、“一户一档”规范管理、“一网管理”信息建设等要求,规范使用行政文书,加强对在保救助对象入户抽查、数据比对、文书检阅等监督检查,不断优化完善审核工作,提高社会救助精准度。自最低生活保障、特困救助供养事项实现职能改革以来,新塘镇累计完成新申请审批205户、动态复核2374户次,确保“应保尽保”,15个工作日审核确认周期内审批率达100%,帮助困难群众及时申请社会救助金。

      新塘镇中街社区的颜叔叔和吴阿姨家庭便是此次改革的受益者。该家庭原为低保户,夫妻二人现均符合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申请条件。在以往审批流程下,因程序限制,从低保户转为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期间会有一个月无法享受待遇。但随着职权下放改革的推进,实现了低保待遇结束的次月就能享受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让困难群众及时得到救助。

      “我们将继续推进新塘镇改革试点工作,通过积极探索和创新,让社会救助更精准、更多元、更温暖,为深入推进社会救助服务改革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增城经验’。”区民政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相关附件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