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者助手
  • 无障碍
当前位置:

    增城区深入推进“民生微实事”工作,高质量打造“村IP”文体活动

    2024-12-05 来源: 增城日报
    【字号: 分享

      为让文化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今年以来,我区以满足群众文体需求为核心,用心用情办好民生“微实事”,高水平组织文体惠民活动,高质量打造“村歌”“村晚”“大舞台”“村跑”等“村IP”,把“文化大餐”送到广大村民群众身边,不断丰富群众的精神生活,满足了群众的新期待。

      “村歌”:唱响家园文化的心灵旋律

      11月7日,增城区村歌故事会在正果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热闹举行。一首首饱含深情的原创村歌在现场唱响,歌声悠扬动听,让人久久回味。

      村歌是乡愁和乡情的寄托,也是强村富民的“有声名片”。今年以来,我区通过村歌大赛,以村歌创演为抓手,开展创作一首村歌、组建一支演唱队伍、拍一部MV、参加一次大赛“四个一”行动,培育文明乡风,打造家园文化品牌,展现村民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同时,在多个镇街开展村歌故事会,广泛宣传推广村歌,凝聚村民共同的情感记忆。“我们村歌描绘了兰溪村的风土人情、自然山水和乡村产业的发展。希望通过村歌故事会,让更多人了解兰溪村,带动乡村振兴发展。”正果镇百姓宣讲员林静玫表示。

      在2024年村歌大赛中,我区统筹整合文化、教育等系统文艺人才,深入乡村指导支持村歌创作,传授乐理知识和演唱技巧,培育乡村文化人才,提升村歌创作艺术水平和舞台表现力。同时,撬动社会文化力量深度参与村歌创作,为村歌进行专业的编曲、录音,制作成MV,让村歌具备“流行味”。

      今年,我区培育28首充满乡土气息的原创村歌。一首首村歌,生动展现增城乡村的风土人情和文化底蕴,绘制一幅幅乡村振兴美好图景。其中,新塘镇久裕村村歌《迎面吹来了久裕的风》登上全国舞台,在2024中国农民丰收节村歌大赛总决赛中获得二等奖,词曲作者获得优秀词曲奖。

      “这次村歌大赛不仅丰富了久裕村的文化生活,增强了村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也有助于培育良好的乡风文明。”新塘镇久裕村村委会副主任李兆明表示。

      “村晚”:奏响文化传承的乡村乐章

      10月20日,派潭“村晚”第二十二场走进广州市文化馆,让更多市民群众感受增城文化的魅力。

      从文化出新出彩,到文化出镇、出区、出市,派潭“村晚”成为广州的新晋乡村文化名片,重塑乡村价值,激活乡村内生动力,也悄然改变着村民的生活方式与精神面貌。村晚舞台上,村民做主唱、当主角,自编自导自演的节目涵盖歌曲、舞蹈、小品、鼓乐等艺术形式,展现新农村新农人对美好生活的热切向往,同时也加深乡亲邻里的情感交流。

      在“村晚”的带动下,舞貔貅、舞春牛、舞渔灯等非遗文化得到传承和发展,激发了村民对本土文化的热爱和认同,同时让更多市民群众通过派潭“村晚”这个窗口了解派潭和增城的非遗民俗文化。还带动了当地农产品的销售,派潭烧鸡、佳松岭村的盆景、密石村的红柿等均因“村晚”打响名声,得到广泛关注,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在举办“村晚”过程中,派潭镇以“群众满意”为导向,用心托举民生“稳稳的幸福”。该镇集中解决了一批村道、乡道的照明问题,完善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村中路灯普遍以太阳能路灯为主,早前部分村路灯有不同程度的损坏,截至目前已修复路灯297盏,新建路灯213盏,点亮全镇主要道路及村民活动区域,让村民晚上出行更加安全、便捷。

      “朱村大舞台”:带动乡村文旅的蓬勃发展

      10月16日晚,伴随着器乐表演《我和我的祖国》的欢快旋律,“朱村大舞台·想来你就来”文艺晚会如约而至,为当地百姓带来一场精彩的视听文化盛宴。

      “活动举办得很好,我和家人每场都来,不仅可以观看精彩节目,学习禁毒、防诈骗等方面的知识,还可以赢取丰富奖品、购买特产、品尝美食。”村民李女士开心地说,这些文化活动以百姓的需求为主,接地气,极大地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切切实实为民办实事。

      “朱村大舞台·想来你就来”系列文化活动是朱村街丰富文化服务供给,满足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一项民生举措。该系列活动搭建校地紧密共建共享机制,融入朱村秀美的景色,深入挖掘朱村街文化故事,当地居民、辖区院校师生将红色文化、民族文化以及丝苗米、番石榴、荔枝等特产,通过小品、歌曲等方式生动形象地搬上舞台,让“朱村大舞台”发展为文旅资源、特色产业的展示窗口和推介平台。

      此外,今年朱村街多个村(社区)还相继举办60多场传统民间文化艺术表演活动及手工艺制作体验活动,带动文旅融合发展。辖内“七彩澳游世界”景区正式获批国家4A级旅游景区,今年累计接待游客超20万人次,旅游收入超1100万元,带动周边农家乐、民宿蓬勃发展,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重提升,为乡村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村跑”:解锁乡村健康的生活方式

      “每一场村跑活动,我都有参与其中,沿途感受仙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面貌,用脚步丈量仙村之美。”资深跑友梁静音说。

      今年以来,仙村镇紧扣“全民参与”宗旨,变村道为跑道,依托各村风貌特色“一村一主题”设计“环岛跑”“古村跑”“跨桥跑”“振兴跑”等主题路线,打造兼具健身、观光、休闲属性的“家门口”体育赛事,共同感受运动的魅力,体验乡村文化的独特风情。

      “村跑”活动的开展,为当地农产品的推广搭建了平台。活动现场设置农产品展销摊位,吸引众多参与者购买。另外,不少游客在参加完活动后,会留下来体验乡村生活,品尝农家美食。这给当地餐饮等行业带来新商机,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

      “村跑”活动不仅是一场体育与乡村美景相结合的盛会,更是以民生为导向推动乡村发展的生动实践。它促进了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提升,助力农产品销售与乡村旅游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让村民在共享发展成果的过程中收获满满的幸福。截至目前,仙村镇9站村跑活动已吸引近万人次参加,实现经济效益超1000万元。

      一场场文体惠民活动的陆续开展,如春风化雨般滋润着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下一步,我区将坚持民生导向、立足民生所需、增进民生福祉,持续加大投入和组织力度,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更多文体活动,让更多群众共享文体发展红利,不断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相关附件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