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新镇七个“百千万工程”典型村之一,近年来,濠迳村通过创新乡村产业利益联结分配机制,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历史建筑保护活化利用,成功建设全国唯一一家乡村自然类博物馆,打造成为省级研学基地、广州市科普小镇,村集体经济收入逐年递增,2023年村集体收入87万余元。通过研学和文旅产业带动,推动小祠堂、泥砖房发展为“科普+研学+农文旅”大产业,濠迳村先后获广东省乡村治理示范村、广州市文明示范村、广州最美村庄、增城区先进党组织等称号,为推动创建国家级3A景区固本强基,充分发挥推动镇域乡村振兴的示范性、引领性作用。
一、引入社会资本,探索三方共建模式
在中新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濠迳村依托丰厚历史文化资源,大胆推进改革创新,通过引入地质学家刘金山教授团队,探索“团队+镇政府+村集体”三方合作共建模式,共同修缮旧祠堂、旧书院等闲置资源,成功将村内的子彦汤公祠改造成面积约500平方米的金山地质博物馆(濠迳分馆)。同时,村集体将修缮好的两栋历史建筑免费提供给刘金山团队,用于建设公益性质的“四馆一站”(岭南史前博物馆、矿物历史馆、广州神奇地质遗迹博物馆、中国玉文化博物馆、院士工作站)。目前,岭南史前博物馆、矿物历史馆均已建成开馆。近两年,博物馆研学基地吸引了众多地理学爱好者前来开展研学实践和参观考察,接待的院校共38所约9.2万人次,免费接待了广东广播电视台宣讲团队、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师生等,开展科普活动逾178场,线上线下受众223万人次。
二、突出乡村优势,构建研学旅游品牌
金山地质博物馆落户后,刘金山教授团队对濠迳村农业地质和旅游地质方面进行全面勘测,研究分析濠迳村具有地质结构丰富、盛产本土矿石等特色资源优势,为村集体进一步做强乡村产业“破题”“指路”。通过与金山地质博物馆的进一步合作,村集体积极创建“研学拾趣,品韵濠迳”研学旅游品牌,建立研学院、标本修复鉴定室、百米科普长廊和水晶矿点地质遗迹,打造出集标本修复、博物展示、野外科考、互动研学为一体的综合科普功能区,推动建设2万平方米的“博物馆之村”。近年来,金山地质博物馆(濠迳分馆)先后荣获“广东省科普基地”“广东省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省十佳科普教育基地、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市科普小镇等40项资质和荣誉称号。
三、筑牢共享链条,推动集体产业壮大
濠迳村开拓“1+2”利益分配双通道,推动企业的资本、技术、管理与村庄的土地、人力、资源等要素的有机整合、深度融合,实现村企共同发展、共同受益。确定“1”个定额股权占比分红,即村集体在博物馆享受占比10%的股份。创新“2”类固定利益分配方式,凡到村参加研学活动的学生,公司按不低于10元/人次的收益反哺村集体;针对所有研学活动收入,按6元/人次的收益反哺村集体。两种利益分配机制“双管齐下”,农民的收益通过“数人头”的方式涨了起来,从根本上实现“让我干”到“我要干”的转变。濠迳村持续做强村企共享发展成果,以推动实施“百千万工程”为抓手,建优建强“典型村”为契机,整合农用地约800亩,闲置旧宅用地9亩,逐步扩大和完善科普小镇规模,新增设了马术体验场、茶马古道、山地丛林穿梭等项目,目前正大力推进全村道路硬化黑化工程,开发建设大规模学生宿舍、食堂,完善濠迳村基础设施配套,预计2024年接待游客及学生约12万人次。同时,持续拓宽产业链条,围绕做大做强科普研学品牌,流转村内500亩农用地,通过“乡贤出资、农户出力”模式,推动丝苗香稻+禾花鱼+禾虫“三位一体”的稻渔综合生态综合种养项目。组织村民流转闲置林地700亩,发展珍稀菌等林下经济。积极申报3A景区,打造“乡贤书画室——亲水花海碧道长廊——金山地质博物馆——马术体验场——岭南文化寻根百石园——福和园民宿”乡村精品旅游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