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广州市教育局、团广州市委、广州城市职业学院结对组团,立足中新发展所需、帮扶单位所能,推动各类资源要素向中新聚集,携手推动中新高质量发展。要找准帮扶着力点和突破口,一线调研必不可少。“帮扶地有什么资源和需求?我们能做什么?”带着这些问题,帮扶单位多次深入中新开展调查研究,摸清中新资源禀赋和发展情况,制定了《广州市纵向帮扶联动助力中新镇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6年)》,明确了帮扶工作主要目标、6项重要任务、30项具体举措。
一、教育帮扶共促教育均衡发展
教育帮扶是帮扶单位对中新纵向帮扶的重要内容。当前,中新镇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机遇时期,广州东部公铁联运枢纽项目和中新科技园等重大平台推进,将吸引20多万外来人口在此置业安家,对中新镇教育工作、民生工程等提出更高要求。帮扶单位立足本职,发挥在教育领域的资源优势,大力推动中新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今年6月,在市教育局的大力支持协调下,市教育基金会理事罗穆禧先生向中新镇人民政府捐赠20万元,专项用于中新镇教育工作,包括购置教育教学设备、改善教学环境、资助贫困学生等。9月,团市委向中新镇捐赠20万温暖“助苗”基金及32份“唯爱微心愿”礼包,其中由团市委捐赠7.5万元用于建设25间羊城希望书房,由团市委、市青基会捐赠12.5万元用于建设福和希望小学晓蕾希望图书室。除了资金投入,帮扶单位还从教育教学方面着手,深化对中新教育的全链条帮扶。今年9月,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借助科研项目平台,与中新镇中心小学建立联系,开展“讲好增城故事,助力乡村振兴”中小学生英语素养培训活动。通过让小学生学习英语讲述增城景点、人文风俗等,推动培养中新镇小学生英语兴趣及能力提升,活动每周开展一小时并持续一学期,截至目前,该项目覆盖学生达1000人次。
二、资源下沉提升服务群众效能
宣讲资源下沉,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中新镇有常住未成年人2.8万多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压力较大。了解到相关情况后,团市委主动牵线搭桥,牵头组织联合市公安局、市人民检察院和市未成年人强制戒毒所等多部门的优质宣讲资源下沉到中新镇开展宣讲工作。活动覆盖中新镇3所中小学,宣讲主题涉及青少年禁毒防毒、心理健康、预防校园欺凌、反诈、预防未成年违法犯罪等多个方面,累计500余名学生参与到活动中。体育赛事资源下沉,激活文体融合新活力。在2024年广东大学生定向运动锦标赛中,承办单位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将中新镇濠迳村设为本次比赛的赛场之一,将省级体育比赛资源下沉到村民身边,以赛事引流,助力濠迳村文旅产业发展。比赛中,濠迳村的田间小道、古朴民居、金黄稻田、翠绿山林等都成为了定向越野的赛道元素,选手们在奔跑探索中充分领略到美丽乡村的自然风光与独特风貌,也充分感受到濠迳村这些年实施“百千万工程”带来的新变化。
三、产业帮扶擦亮特色农文旅品牌
“当地有很多好的农产品、好的文旅项目,他们缺乏一些商业策划与宣传,缺乏一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运营指导,也需要一下产业上下游的企业资源对接,链接会的方式很好地解决了这些痛点。”近日,由共青团广州市委员会指导,广州市青年就业创业服务中心联合共青团广州市增城区委员会、广州市增城区中新镇人民政府主办的“百千万工程”青创项目资源链接会(中新镇专场)在中新镇顺利举行。活动吸引了中新镇从事文旅、餐饮、农产品销售、新农村建设的青年创业者参加,邀请了来自银行、投资机构、行业协会、物流产业、文旅策划、电商、智慧农业的企业代表及农业专家导师等逾20人参加。在资源链接会环节,主办方采取“项目推介+面对面交流”方式开展,邀请了来自中新镇当地的青年创业项目进行详细路演推介,专家嘉宾一一进行点评、对接。通过现场项目推介与深入交流,中新镇青年创业需求与疑惑得到了很好的回应与对接,并达成了一批合作意向和成果。除了帮助中新企业搭建平台,链接资源外,帮扶单位还以消费帮扶,品牌形象设计等方式帮助提升中新农产品的品牌影响力。端午期间,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在中新镇企业选购了黑米粽、李子、荔枝、蓝莓等特色农副产品约22万元,以直接消费帮扶助力中新农产品销售,并发动在校师生专业力量,为中新镇设计杨桃协会、杨桃和荔枝3套品牌标识,提升中新农产品品牌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