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辆辆装载着日用电器、电子产品类等高货值商品的国际班列,从广州东部公铁联运枢纽增城西站缓缓驶出,穿跃高山绿野提速前行,逾万余公里,通达欧洲、中亚、东南亚等15国28城,驶向世界各地。
位于粤港澳大湾区几何中心的增城区,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成为广州乃至华南地区重要的国际物流枢纽。2024年3月15日,《广州东部中心总体规划》的发布,又为增城快速发展按下了“快行键”——广州将依托黄埔、增城两个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划出896平方公里建设广州东部中心“现代活力核”,定位为挺起城市发展的产业硬支撑、担当高质量发展动力源的“新广州”。
百舸争流千帆竞,乘势再上谋新篇。增城公安呼应广州东部中心建设的新要求,以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提升满意度为着力点,立足“市县主战、派出所主防”职能定位,坚持精业务、强队伍、优机制、创品牌“四核驱动”,推动警务改革创新、治理创新、技术创新、培训创新,大力构建“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加快提升公安机关新质战斗力,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警务改革试点,跑出“主战”新模式
增城区面积1616.4平方公里,约占广州市域面积五分之一;辖7镇、6街,共367个社区(村)。作为广州这座超大城市的外围区和涉农区,“城”与“乡”交汇融合发展特征明显。
2024年4月,公安部确定全国公安系统16个单位为派出所办理刑事案件负面清单试点单位,广州市公安局增城区分局成为广东省唯一入选试点单位。
紧紧围绕试点工作旨在推动落实“市县主战、派出所主防”这一改革部署要求,增城公安面对辖区警务工作呈现的“辖区面积大、派出所差异大,新战略定位任务重,东部门户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复杂、警情案件复杂”的特点,突出顶层设计,构建“1256”工作体系,即以派出所办理刑事案件负面清单为一个中心,以警种主战、派出所主防改革为两大支撑;以建设应用情指中心、侦查中心、基础管控中心、执法办案等五大中心为重点,建立日通报、周调度、月小结、实时跟踪、督导、整改等六类配套机制。
如何破解“负面清单”问题难点?增城公安围绕接处警、案件移交、立案审查、警力支援、所队联动、队伍结构、绩效评价等重点环节,推出了《规范派出所办理刑事案件负责清单接处警工作指引》《明确负责清单刑事案件管辖争议解决工作流程》等系列工作机制,确保派出所和专业警种办理刑事案件分工规范、职责边界清晰、协作配合密切、打击防范聚力。
2024年10月26日,家住荔城街的黄先生回家后发现家里现金被盗,价值不菲的金器不翼而飞,遂向荔城派出所报案。分局侦查中心随即启动合成作战机制,迅速对嫌疑人进行排查,并组织刑警、网警等多警种联动开展研判,实时服务支撑一线开展打击。案发后不到3小时,人赃并获。“我实在没想到,民警这么快就抓住小偷,物归原主,实在太感谢了!”黄先生竖起大拇指点赞。
如此快捷的破案速度,得益于增城公安聚焦做强“市县主战”目标,以“情指行”一体化新型警务运行模式建设为牵引,高规格建立侦查中心、统筹整合各种力量资源、建立协同高效打击新模式等一系列举措。
“自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我们立足基层派出所回归主防主业,将原来311类派出所需要参与办理的刑事案件调整为专业警种部门侦办,打击效能得到提升的同时,基层基础建设工作富有成效。”增城区副区长、区公安分局局长王浩宏如是介绍道。2024年全区公安工作取得“案件下降,打击上升”的良好效果,派出所主防、警种主战作用进一步凸显。
治理创新,激发基层治理新动能
370个网上警务室、386个线下警务室(岗)同频运作,3.8万余名“荔安联盟”队员、1922个巡组守望相助……展开增城公安社会治理“作业图”,随着派出所办理刑事案件负面清单试点工作不断走深走实,一项项创新举措相继推出,增城公安夯实“派出所主防”职能定位、构建主动预防、安全治理新格局的务实步伐铿锵有力,“主动勤务、预防勤务”在增城各个派出所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在广州东部地区这片增城热土上,绘就了荔乡新“枫景”的平安画卷。
“阿姨,这是我们派出所网上警务室的二维码,有什么困难和需求,您可以在上面扫描登录后留言,我们会在48小时内予以答复。”中新派出所团结村社区民警陈卓纯在走访期间,热情地向村民推广使用“网上警务室”小程序。自2024年3月增城公安研发“网上警务室”上线运行以来,一个以互联网信息化平台为枢纽,串联起社区防控、非警务警情流转、区域群防群治力量联动等多功能的社区智慧警务应用,将治安管理、宣传防范、便民服务等警务工作延伸到网上、连接到掌上、覆盖到更多人群,其秉承轻盈、快捷、高效的现代警务理念,为增城区基层社区警务改革创新增添新动力。截至2024年12月25日,网上警务室共收集涉及噪音、养犬、邻里纠纷、矛盾调处等留言事项9000余条,及时高效的处理,令辖区群众安全感和对公安工作满意度持续提升。
周末度假踏青,增江画廊风景如画,万亩丝苗飘香,在网红景点、村居驿道游玩之时,不经意间眼前出现“荔安联盟”队员守护的身影。近年来,增城公安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汇聚民力民智,自2023年开始牵头成立区级群防群治组织“荔安联盟”,将专业力量、半专业力量、行业性力量、志愿力量纳入联盟体系,并分类细化为矛盾化解、治安防控、交通管理、平安宣传等4类实体化运作队伍。分局自主研发“荔智通”微信小程序,所有联盟队员实名注册。创新在小程序上搭建积分奖励商城,通过工作活跃度、任务完成率等量化指标兑换积分获取奖励,充分激发了队员工作积极性,提高社会公众参与度。
2024年10月28日21时许,仙村镇沙滘村“荔安联盟”队员在村内炼铁厂附近巡逻时,遇到一名身上有墙灰的男子,其眼神躲闪,转头跑进旁边的荔枝林。“不对劲,这人肯定有问题!”“荔安联盟”队员马上追上去,并将情况向派出所汇报。在仙村派出所综合指挥室调度指挥下,“荔安联盟”队员协助民警将该男子李某抓获。经审讯,李某如实供认了多次盗窃炼铁厂铝合金门窗的作案事实。
如今,“荔安联盟”品牌已成为广州市群防共治体系一张亮丽名片。“荔安联盟”现有3.8万余人,2024年协助处置各类警情2.17万宗,协助抓获现行违法犯罪嫌疑人178人,及时发现和推动配合化解矛盾纠纷,为公共安全深度治理提供了有力支撑。在2024年9月广州市平安办举行的最小应急单元大比武中,增城区“荔安联盟”队员荣获团队二等奖,9名队员在个人实战技能比武中斩获个人奖项。
同时,增城公安以打造“荔亮灯塔”计划品牌为牵引,强化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治理责任,会同政法、教育、镇街等部门制定宣传教育等38项工作清单,建立工作机制,将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纳入增城区平安建设考核体系之中,有效构建起未成年人保护和预防违法犯罪坚固防线,全方位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技术创新,打造数据赋能“新引擎”
增城公安创新打造的“视安联盟”模式,为推进视频建设联网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向,为公安机关开展警务工作提供有力保障。目前依托算力发展,探索研发了摩托车、电动自行车违法管理模式等智能化应用场景,致力打造又一个增城公安科技亮点品牌。
培训创新,人才建设展现新风貌
人才队伍是推进数据化赋能基层社会治理的保障。增城公安聚焦新时代公安工作发展所需,围绕省公安厅“能力建设年”部署,深入组织实施“素质强警”“人才领航”工程,以扎实有效的教育训练工作,推动队伍能力和人才建设的基础、机制、效能进一步提升。
——聚焦“精”的标准,教培体系更加健全。突出“精品化”抓品牌建设。强化培训工作统筹,持续擦亮“荔乡警营大讲堂”培训品牌,累计培训2100余人次,助力队伍业务能力不断提升。
——聚焦“专”的需求,赋能发展更具实效。紧贴新形势新趋势发展所需,寻求外部优质培训资源,启动“荔乡智慧警务夜校”培训,加强大数据应用、资金流分析等智慧警务技能培训,累计开班24期、组训1500余人,有力赋能侦查打击、执法办案等工作提质增效。
——聚焦“新”的战法,人才建设更显成色。调配人才充实专业警种,全力打造人才孵化基地、集聚中心,结合警师带警徒、常态化岗位练兵等机制,推动人才队伍能力提升、战力提档。“荔乡警营工匠”选树工匠人才12名,人才引领作用在专案攻坚中得到充分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