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2月1日是第35个“世界艾滋病日”,宣传活动主题为“共抗艾滋 共享健康”。目前,区疾控中心和各镇街均设有自愿咨询检测门诊,为有需要的个人提供免费和保护隐私的艾滋病检测和咨询服务。
艾滋病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俗称“艾滋病病毒”,HIV)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感染艾滋病病毒后,经过大约8-10年的潜伏期,人的抵抗力逐渐下降,最后完全失去抵抗力,出现很难治愈的多种机会性感染。病人表现的症状无特异性,在不治疗的情况下,病死率极高。
艾滋病病毒大量存在于人体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伤口渗出液和乳汁。它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血液传播、经性途径传播、母婴传播。其中在没有采取保护措施前提下,与已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同性或异性发生性交,并伴有体液的交换,是艾滋病病毒的主要传播方式。
艾滋病可防、可控、可治疗,但不可治愈;早发现、早治疗,可长期存活。如果存在发生无保护性行为、拥有多个性伴、性伴/配偶HIV阳性、卖淫嫖娼、男男同性性行为、共用注射器吸毒、服食新型毒品、性病患者等情况,应定期检测,建议每3个月检测一次。
链接:守好三道防线 有效预防艾滋病
防线一:预防经血液传播
严禁吸毒,不与他人共用注射器;不要擅自输血和使用血制品,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不要借用或共用牙刷、剃须刀、刮脸刀等个人用品;要避免直接与艾滋病患者的体液接触,切断其传播途径。
防线二:预防经性途径传播
尽量少参加以饮酒为主的聚会,聚会时少饮酒,以免出现“酒后乱性”“酒后失控”的行为;
尽量少去“酒吧”“蹦迪”等娱乐场所,避免接受不熟悉的人给予的烟、饮料等,因为这些东西里面有可能隐藏着毒品之类成瘾物;发生性行为时,要全程正确使用安全套,这样才能避免感染艾滋病或其他性病。
防线三:艾滋病暴露后预防
未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员在暴露于高感染风险后,如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感染状况不明者发生体液交换行为,及早(不超过72小时,最好在2小时内)复用艾滋病阻断药,可有效地降低感染风险。
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