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74岁常住居民可申请参加大肠癌初筛、推行“医保+商保”,共同承担筛查阳性患者肠镜检查费用。作为广州市首批采用基因检测技术筛查试点区之一,增城区于5月23日正式启动2025年大肠癌基因筛查项目。启动会在前海人寿广州总医院举行。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张屹,增城区副区长李永强,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陈淑贤,增城区卫生健康局局长李志武,增城区卫生健康局副局长刘醒毅,增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党总支书记李宗有,前海人寿广州总医院院长汪建平,康立明生物董事长邹鸿志,各镇街分管领导、卫健办负责人,各定点医院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负责人等出席大会。
此次筛查项目引入无创、精准的粪便SDC2基因检测新技术(由广州康立明生物提供支持),参与者到各村居指定筛查点进行筛查,项目分两期进行,荔城街、荔湖街、增江街、中新镇率先开展具体筛查时间可咨询各镇街公共卫生委员会。
筛查项目对象为50—74岁的常住居民(包括增城区户籍居民和在增城区居住满6个月以上的非户籍居民)。参与居民到家门口的村(居)公共卫生委员会领取一份粪便基因检测采样盒,自行采样后24小时内交回村(居)指定收集点。初筛结果为阳性的检测对象,可到我区定点医疗机构广医四院、南方医院增城院区、区中医医院、前海人寿广州总医院进行肠镜检查。
针对目前居民医保肠镜报销比例不高、职工医保仍有部分自付费用等问题,本次大肠癌粪便基因筛查项目由医保和商业保险共同承担相关费用,具体为基因检测初筛费用由财政资金承担,并为参与筛查居民购买阳性检测保险;初筛阳性居民到定点医疗机构进行肠镜检查(包括心电图检查、肠镜麻醉评估及肠镜检查),费用由医保和商业保险共同承担,实现“费用多方共担、居民零支
本次大肠癌粪便基因筛查项目由政府主导,通过区统筹、镇街实施和村居配合的协调联动机制,打造“筛查、转诊、治疗、随访”全流程一体化大肠癌筛查防控新模式,进一步增强居民的早筛早诊意识,积极预防大肠癌。目前,针对初筛阳性居民,我区定点医疗机构已开通肠镜绿色通道,及时给予诊断及治疗,并联动基层医院对治疗后的居民进行术后监测、定期随访,帮助居民恢复健康。
启动会上,增城区疾控中心解读《2025-2026年增城区大肠癌防控工作方案》及工作要求,广州康立明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讲解了2025年项目工作流程及技术要求,朱村街分享2024年粪便基因大肠癌社区筛查项目实施经验,前海人寿广州总医院分享了定点医院经验,助力项目顺利有效推进。参会代表均热烈响应,表示将与各单位紧密配合协同,创立快捷高效的工作模式,全力做好本次筛查项目,为全市的推广提供宝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