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陈颖诗 通讯员韦丽励)日前,增城区文广旅体局“好书相约”第十五期《星空与半棵树》阅读分享沙龙在增城区图书馆举行。活动邀请多位好书分享人,围绕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作家陈彦最新力作《星空与半棵树》,畅谈阅读心得,交流感悟体会,带领观众共同领略星空与大地之间的动人故事。
好书分享人畅谈感悟体会
仰观浩渺星空 寰宇万象璀璨
小说故事起源于一个大雪之夜,坐落在秦岭大山深处的北斗村即将发生巨变:一棵长在两家地畔子中间的百年老树被盗,旋即引发数个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斗转星移,人事更替,“半棵树事件”十分戏剧化地将各色人物、多个家庭以及本无交集的星空串联,缠绕出一段荡气回肠的故事,广涉乡村山川地貌、人情物理、众生万象,充满社会学、旅游学、教育学、乡村建设学等许多丰富学问。
“古往今来,辽远灿烂的繁星、神秘朦胧的天文,总是吸引无数好奇的心灵。早在两千年前,屈原凝望思索遥远星空,在《天问》中写下人类向星空探索求知的第一篇。”活动开始,财务工作者吴女士深刻阐述书名“星空”的寓意:“小说取名有‘星空’,其大部分章节以‘北斗星’‘摇光星’‘量子纠缠’等星座、天体现象命名,‘星空’既是宇宙星系,又是个人自由自洽的精神空间。我想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唯有热爱才能平静地对待人生起伏,就像小说的主人公安北斗一样,在为生活而烦恼时,热衷业余到山间观测星空,将目光投向无垠宇宙、开阔心胸,在深邃的星系里找到憧憬和希望,收获意外的人生惊喜,免于落入琐碎生活的泥淖。”
从《诗经》中的“维天有汉,监亦有光”,到曹孟德的“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再到李白的“疑是银河落九天”……无一不描写着千百年来,人们未曾减少对星空的关注和追寻。
“星空”致广大、至高远,有光明亦有美好,轻语浪漫与理想。“小说中的大多人物,都为照亮他人而熠熠生辉,如‘乡村良心’草泽明老师,是一颗归隐在草家坡山野的启明星;派出所所长何首魁坚守法治与正义,在生命最后一刻如流星划过天际;温如风、安北斗就像北斗村的守护星,向善而行……书中的每个人物都以星隐喻,引领我们去追寻内心的光明与善良,在生活中成为照亮他人的一颗星。”语文教师王先生说道。
浩瀚星空只有置身广袤大地,才能呈现绚烂夺目;夜空如海只有站在灵魂高处,方能看见群星闪耀。“我长期从事增城乡村振兴消费帮扶工作,深知发掘、重塑乡村价值需要有强大力量。读这本书让我明白,个人力量虽微小,但大家的每一分努力,能如群星汇聚,照亮增城发展未来。” 刘先生分享了自己的心得。
俯察乡土大地 一枝一叶关情
观照寻常烟火气,心系阡陌暖人间。和“星空”相对,“半棵树”尽精微、至脚下,有名亦有实,关乎日常与生活。“小说的叙事、人物命运都围绕着‘半棵树’展开,它因两个家庭共同拥有而命名,是推动全书故事前行的重要元素,是主角温如风的‘爱情树’‘家庭树’,是和村里人物同命运的象征。有人会问,当生活一地鸡毛时,我们还需要仰望星空吗?我想所有的答案都可以在这本书中找到:星空告诉我们高远、宏阔世界的可能性,也要铭记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推进现实生活迈向美好未来。”文学爱好者石女士分享道。
沙沙展页,一个个鲜活人物跃然纸上;细嗅书香,一个个精彩故事发人深思。小说以“半棵树”为线索,聚焦秦岭深处北斗镇的乡土世界,还以绵密笔触描绘基层工作者细水微澜的日子:他们一年四季在星空与大地之间来回穿梭,纵有种种压力,依然向阳而生,克服艰险,坚守初心,做好每一件小事,实现自我与社会的共同更迭。
来自新塘镇的刘先生说道:“从大学生村官到村支书,基层工作的苦与乐,我都尝过。我对小说中北斗镇积极探索发展旅游经济深有感触。我们增城也是旅游胜地,这是我们政府因地制宜走出来的路。来增城旅游,不是走马观花,而是将旅游景区、绿道碧道、历史文化、特色美食、生态休闲等结合在一起,既有深度又有广度。”
星河澹澹,山川共仰,星辰与乡土交汇,浪漫与现实邂逅,编织出细腻多彩的乡村史诗画卷。现场观众蒋先生在活动尾声畅谈感言:“非常荣幸能够参与‘好书相约’活动,如果只是单纯听讲,我们可能只能吸收5%的知识,今天我们能够围坐在一起,通过分享和讨论,便能深入了解书本内容的60%,每位分享者对小说的独到见解,让我收获良多!希望大家都能够通过阅读这本书,踏实工作,热爱生活,感知世界的美好。”
据悉,接下来,我区将持续推出精彩的文化品牌活动,携手市民在文艺活动中领略千年古邑文化底蕴,在书卷飘香的浩瀚星河中快意徜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