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遗课外时•进校园百校百场活动”启动,增城项目闪耀省城,学生置身体验乐趣多

  5月30日,2019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活动发布会在北京举行。同日,作为遗产日非遗系列活动首场活动,“非遗课外时·进校园百校百场活动”启动仪式暨非遗主题游园会在广州先烈东小学珠江新城校区举行,活动由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指导,广东省振兴传统工艺工作站等主办。全国主会场非遗IP形象“飞飞和醒醒”也在新闻发布会与启动仪式公布。

  本次“非遗课外时·进校园百校百场活动”启动仪式暨先烈东小学艺术节展演活动正式开始,活动主题是“非遗保护,同行童乐”,在六一儿童节到来之际为学生们带来一顿“非遗文化大餐”。

  出席嘉宾

  陈 波 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

  颜永树 省文化和旅游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处长

  陈 志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管委会委员、南方日报社社委

  江 波 天河区区委宣传部副部长

  蓝海红 省文化馆副馆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

  洪绮蔓 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会副会长

  还有由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广州市教育研究院资深教研员以及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组成的“非遗课外时校外导师”团队,他们分别是:周凤甫、陈玉萍、何定怡、李彦翰、倪惠英、赵秀芬、戴永辉、赖瑜明、张濬哲、吴非凡、赵伟斌、宁兰清、霍礼谦、李锵鸿、麦 冰、张永木、周汉军、吴俊凯、何丹凤、袁家健。当天的活动也给各位“校外导师”准备了正式的聘书。

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陈波发表致辞▼


  陈波表示,一走进校园就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浓郁的传统文化气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国粹,也是代表地方的经典文化。非遗,见人、见物、见生活,不能养在深闺无人识。我省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需要保护、传承和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记忆,是先辈用心血、汗水甚至生命传承的文化遗产,需要代代相传。

传统艺术表演节目放送

致辞完毕

精彩节目表演陆续放送



为学生带来“非遗文化大餐”

  增城区选派的项目有国家级非遗广州榄雕、省级非遗项目舞貔貅、区级非遗项目剪纸,同时舞貔貅省级传承人张永木及弟子、榄雕传承人周汉军和吴俊凯、剪纸传承人何丹凤、新塘鱼包传承人袁家健,参加了现场互动。

舞貔貅体验现场



剪纸体验现场

榄雕体验现场

  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献艺”,传承人精彩的表演赢得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现场火爆,特别是榄雕和剪纸,学生热情高涨,纷纷表示要尝试体验尝试。
其他非遗展区体验现场

  活动结束了,学生都久久不愿离开,个个得到心仪的体验作品。区文化馆王志文、副馆长彭小荣等22人参加该活动。

来源: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