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者助手
  • 无障碍
当前位置:

    推进农村供水改造提升 筑牢群众饮水“安全网”

    2024-10-21 10:36 来源: 增城区水务局
    【字号: 分享

          为全面贯彻“增进民生福祉,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乡村振兴战略有关农村供水安全的要求,进一步提升民生质量、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自2011年以来,我区积极推进农村供水改造提升工作,进一步保障我区农村饮水安全,为群众排忧解难,让村民喝上“放心水、干净水”。

          2008年至2014年,我区开展第一、第二轮农村供水改造工作,惠及人口60万人。实现农村集中供水100%全覆盖解决全区农村“有水喝”的问题。

          由于早年间建成的集中供水设施呈零星分散状态,供水管网系统管线较长,建设标准较低,投入使用时间久远,属地村委会维护水平不高,部分地区农村小型集中式供水设施使用的山泉水、地下水水源易受周边自然环境因素污染、缺乏完善的净化消毒设施,存在水质难以达标,供水管网老化、漏损严重的问题。

          为解决农村集中式供水的水质不达标、管网老化漏损问题,我区以城乡供水“同标准建设、同质量供水、同等化服务”为目标,积极推进农村供水改造提升工作,于2019年7月16日印发《增城区农村供水改造工作方案》,全面启动第三轮农村供水改造工作,分年度有序推进实施改造方案,计划2025年年底前全面完成153条行政村农村供水改造工作,受益人口60万人,基本实现“规模化发展、标准化建设、一体化管理、专业化运作、智慧化服务”的农村供水体系。

    推进农村供水改造工程

          第三轮农村供水改造项目共分两批实施:

          第一批2019年至2021年已实施开展项目,由镇街及区城投集团作为业主,涉及117个行政村村内管工程,总投资约17.65亿元,截至目前,117条行政村已全面完工通水。

          第二批2022年开始实施项目,由区东进水司作为业主,涉及38个行政村村内管工程(有2条村根据第一批实施情况查缺补漏建设),计划投资4.9亿元,服务人口5.48万人,目前管网建设已全部完成,正在进行用户水表信息收集及表后接驳工作,计划2025年6月前全面完工通水。

    开展农村小型集中式
    供水设备巡查维护工作

          为加强农村小型集中供水工程消毒设施建设和管理工作,持续提升农村供水水质达标率,2021年我区委托第三方公司作为农村小型集中供水工程统管单位,积极开展农村小型集中式供水设施巡查维护、清洗消毒等工作,积极保障因地域受限仍使用山泉水作为供水水源的行政村村民生活用水安全,统管单位将根据农村供水改造工作的通水情况逐步减少维护范围,已通市政水的行政村由属地水司实行维护管理责任,进一步推进城乡供水服务一体化工作。

          此外,我区水务部门联合卫健部门、生态环境部门开展饮用水保护和水源地水质监测工作,重点加强农村居民生活末梢水的卫生监督检测工作,对市政水厂、乡镇水厂及小型集中式供水工程定期开展水质监测工作,对于已通市政自来水仍使用山泉水的村民加强宣传引导,将水质监测报告公示于村委会公告栏等位置,宣传使用干净放心的市政自来水。

          针对集中式饮水水源地的不同特点,依法划定水源保护区或水源保护范围,设置保护标志,明确保护措施加强污染防治稳步改善水源地水质状况

          农村供水改造完成后,不仅能进一步提高我区城镇自来水覆盖率,切实解决因管网、管材老化造成的水质差、水压不足、供水不稳定等问题,减少停水维修频率,提高村民用水便利程度,让村民喝上干净水、优质水、安全水,而且还有效减少供水管网跑冒滴漏,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减少村民水费分摊负担,为创建节水型社会贡献力量。

          同时,包括城镇供水设施和农村集中供水设施均由供水企业统一管理和组织运维,实施“一户一表,抄表到户”,采用远程传输智能水表。供水单位统一进行信息化、智能化管理,实现同网同价和供水城乡一体化。设施管理规范化,提高管理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