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书声琅琅。
2月13日,在增城区荔城街中心小学的开学典礼上,一场别开生面的“开学第一课”拉开了新学期的序幕。由荔城街联合区河长办、区海绵办主办的"河长制进校园"主题宣讲活动在此举行,增城区河长办讲师罗梓艺通过形象生动的治水知识讲解,为500余名师生带来了一堂有深度、有温度、有力度的治水启蒙课。
讲师以荔城街百花涌治理成效为例,向小河长们深入讲解了百花涌河涌治理成效。
曾经,百花涌的河水又黑又臭,水面漂浮着各种垃圾,散发出阵阵令人作呕的异味,周边的居民生活深受影响。近年来,随着政府对生态环境的高度重视,一系列旨在实现“绿水青山”的水利工程相继实施。通过截污纳管、河道清淤、生态修复等综合举措,百花涌终于告别了往昔的污浊,换发新颜。如今的它,水清岸绿,河畔绿树成荫,鲜花盛开,滨水人居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成为了大家休闲漫步的好去处。
如今治水工作已从政府单一推动转变为“全民治水”。校园作为激发社会参与的关键教育场所,荔城街中心小学因地处增江河畔拥有独特的地理优势。
去年以来,荔城街中心小学通过组织师生和家长开展“六个一活动”,即组织一次普及节水知识活动、组建一批“河小青”志愿者队伍、讲授一堂河流保护课、开展一次“河湖卫士行动”、召开一次主题班会、举办一次主题征文比赛,大力推动河长制进校园、进课堂,鼓励学生争当民间小河长,增强学生的节水、惜水、护水意识,争当河湖的保护者。
希望通过接下来一系列的河长制进校园活动,让更多青少年了解、投身并享受治水过程,共同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治水新局面,开启清水梦的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