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百千万工程”的强劲东风吹拂下,西园社区积极响应号召,精心制定“西园社区幸福家园提升计划”,以“一个中心项目引领、两大行动护航、三项实事惠民”为抓手,全力推动社区面貌焕新、民生福祉升级,奏响基层治理与高质量发展的和谐乐章。
聚焦中心项目,筑牢安全“防护网”
西园社区将“好景华庭电动自行车室外充电棚建设项目”作为“1”个中心项目,精准破解居民“充电难、充电险”痛点。针对小区内电动自行车飞线充电现象频发、集中充电设施短缺的问题,社区联合物业实地勘察选址,引入智能充电管理系统,建成标准化充电棚3处,配备充电接口200余个。充电棚采用防火材质搭建,配套安装监控设备与灭火装置,实现“充电有专区、安全有保障”。项目落地后,小区飞线充电投诉量下降85%,居民安全感显著提升,成为全区电动自行车安全治理的“样板工程”。
优化居住环境,共筑文明“生态圈”
爱国卫生行动扮靓家园。社区以“清洁家园齐参与”为主题,每周组织党员干部、志愿者开展卫生死角清零行动。重点对背街小巷、楼道杂物、绿化带垃圾进行地毯式清理,累计清运垃圾30余吨,整治乱堆乱放120余处。同时,发动居民开展“门前三包”自评互评,设立“红黑榜”公示治理成效,激发群众参与热情,辖区环境卫生综合评分较去年提升22分。
垃圾分类“软硬兼施”。社区构建“宣传引导+巡查督导”双轨机制,在主次干道、小区出入口设置垃圾分类宣传展板50余块,开展入户宣传1500余户,发放《垃圾分类指南》2000余份。组建由网格员、物业人员、老党员组成的“垃圾分类巡查队”,每日对垃圾投放点进行督导,对分类不规范行为现场指导纠正。截至目前,辖区生活垃圾分类准确率从45%提升至78%,逐步形成“全民参与、自觉分类”的良好风尚。
办好民生事项,点亮百姓“幸福灯”
2024年,西园社区紧扣群众急难愁盼,精准实施两项民生事项让“小工程”撬动“大幸福”。长者饭堂“焕新”暖民心。针对颐康服务站(长者饭堂)天花棚顶老化、玻璃棚破损等安全隐患,社区迅速启动修缮工程。拆除老化玻璃棚200平方米,更换为高强度耐力板,加固棚顶钢结构,同步修复墙面剥落问题。工程竣工后,饭堂用餐环境焕然一新,每日服务长者从80人次增至120人次,老人们纷纷点赞:“在这里吃饭,既安全又舒心!”
危墙修缮“除险”保民安。荔城大道49号,20世纪90年代建造的红砖围墙,因年久失修出现倾斜开裂、砖块松动等险情。社区紧急申请专项修缮资金,组织专业施工队伍拆除危墙80米,重建钢筋混凝土结构围墙,增设抗震加固设施。如今,斑驳旧墙变身“安全屏障”,周边居民出行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