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者助手
  • 无障碍
当前位置:

    区农业局:多措并举推进农村集体“三资”监管

    2016-05-12 08:59 来源: 本网
    【字号: 分享

      近年来,增城区委、区政府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大力推动建立农村“五个一”工作,探索开展村社账财“双代管”,采取多项措施不断推进农村集体“三资”监管。

      (一)加强制度建设。出台《增城市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制度》和《增城市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责任追究办法》,重点抓好资金管理、票据审核、资产管理和财务监督等四个关口。推进全区284个行政村、3686个经济合作社全部委托镇(街)代理会计,实行村社账财“双代管”和大额用款申报审批制度。

      (二)规范集体资产交易。制定《增城市农村集体资产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建立农村集体资产交易平台,配备专人管理,实行分级交易。截至2016年3月25日,进入农村集体资产交易平台交易的农村集体资产共有3307宗,实现增值3.18亿元,成交价格比交易底价溢价约24.39%。

      (三)定期抽检审计。每月定期抽查村级财务公开情况,对农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问题进行重点审计,对集体资产运营和专项资金使用进行专项审计,并实行村“两委”干部离任审计。近六年来,审计资金35.5亿元,查处违规资金1073万元。

      (四)完善监管机制。设立村务监督委员会,定期组织对村社财务状况进行检查。建立农村财务监管平台,集财务管理、公开互动和在线监察于一体,实现对农村集体“三资”的适时监控、远程查询和在线分析。

      (一)实现农村财务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民主化,融洽党群干群关系。2012年11个镇街成立农村财政结算中心,推行会计委托代理服务制和大额用款资金委托代理制。通过村社账财“双代管”,执行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由专业财会人员负责记账、管账、管财,农村收支票据规范齐全,资金去向清晰,有效改变了过去那种多头建账、随意记账等问题,杜绝了管理上的漏洞。同时,增设银行印鉴,实行“联合会签”、大额申报制度,将上级指导、监督的关口前移,杜绝了“随意开支”,使过去一些村干部的“暗箱操作”变成了现在的“阳光作业”。

      (二)涉及农村集体财务问题的上访案件大幅减少。 “双代管”等多项措施实行以来,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得到明显加强,村社干部主动接受广大群众监督,因农村集体财务问题引发的干群矛盾大大减少。据统计,因农村财务管理问题上访的群体上访案件由2005年的64宗减少到2012年的20宗、2013年的16宗、2014年的10宗和2015年的6宗。

      (三)村两委换届选举越来越平稳顺利。2014年村“两委”和集体经济组织换届选举工作提前2个月顺利完成,是我区有史以来最为顺利、选举周期最短的一次。其主要原因是在制度监管的情况下,村社干部的工作得到了群众的监督和认可,大大减少了村社干部违法违纪的行为,使那些想当领导捞钱的人没了门路,使那些想干事的人干实事、干成事,促进了农村基层的治理。

      (四)农村“三资”监管机制不断创新完善。通过建立信息化农村财务监管平台,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加强农村财务监管平台与金融机构的信息对接,逐步实现对农村集体银行账户监管的全面覆盖。通过开展农村集体银行账户清理工作,全区11个镇街有8个镇街存在账外账问题,所涉村社89个。目前,发现账外账79个,已逐步得到整改,已查实的10个账外账涉及金额达3891万元。

      (五)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和农民增收。通过农村集体资产交易平台规范村社集体资产交易,实行公开、公平、公正的招标、竞标等形式,有效地盘活农村集体资产,极大地促进农村集体资产增值。2014年10月30日,新塘镇南安村南安加油站物业出租。在新塘镇政府相关部门的主持下,42名投标者采用现场举牌竞价方式进行竞投,最终中标为每年1109万元,比竞投交易底价150万元增加了959万元,承租期为15年,租金还要逐年递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