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新镇政府工作报告
2013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按照市委、市政府建设广州城市副中心的战略部署,我镇紧紧围绕年度工作任务,努力作为,狠抓落实,经济社会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在全市年终考核中排名镇街第一。
(一)重点工程全面推进。地铁21号线中新段征地拆迁任务圆满完成,在短短50天内突破性地实现协议签订、补偿到位、房屋腾空、清表交地等4个100%,为地铁建设奠定坚实基础。S118线(福和墟至从化太平界段)改扩建工程进展顺利,群众口中的“食人路”将被改造成安全顺畅的“民心路”。学园路完成拆迁建设,有效提升中新镇墟的通达能力。规划面积达97亩的中新文化广场建设前期工作基本完成并即将动工,将为群众提供一个生活休闲的好去处。
(二)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生态产业和教育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一衣口田”等生态农业不断发展壮大。中新塑料、希美克等先进制造业产能不断扩大。广东省首家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社——福享资金互助合作社正式设立,有效缓解“三农”融资难题;恒大山水城、侨建高端酒店、景新国际等房地产项目供销两旺。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39.10亿元,同比增长17.51%;农业总产值11.70亿元,增长6%;固定资产投资25.84亿元,增长21.04%;税收入库4.38亿元,增长3.1%。
(三)城乡面貌明显改善。美丽乡村建设大见成效,农民公寓竣工交付,村道建设、污水处理、村庄整治等项目全面完成。成功创建“省卫生镇”,市政环卫设施不断完善,墟镇道路改造、市场扩容和“六乱”整治有序推进,镇区“脏、乱、差”等老大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规范整治“散小乱”养猪场466家,清拆和复原复绿率达100%。完成35条行政村规划编制和935户泥砖房分类改造。拆除违法建设近50宗,拆除面积2万多平方米。大力推进速生丰产桉树林退出和改造工作,完成桉树退出任务蓄积约27000方,面积约6500亩。
(四)民生社会事业深入开展。领导挂牌接访群众制度和领导包案化解制度落实到位,信访件成功调处率超过90%。“平安中新”创建工作扎实有效,刑事、治安发案数下降14%。农村“五个一”工作不断深化,农村集体“三资”清产核资工作全面完成,农村集体资产交易和农村建设工程交易平台运行良好。扶贫“双到”落到实处。切实落实安全生产政府监管和企业主体责任,实现零重特大事故。中新医院完成标准化建设。同时,武装、劳动就业、消防安全、打假打私、民族宗教、殡葬改革、侨务外事、工会、共青团、妇女儿童、商会、计划生育、残联、保密、档案、统计等各项社会事业都取得新的进步。
总结成绩的同时,也应清醒地看到,我镇经济社会发展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干部群众思想观念仍停留在“镇”的层面,没有提升到“城”的高度;二是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产业层次需要进一步提高;三是城乡发展的基础设施及城镇配套设施较为薄弱;四是社会服务管理相对滞后,安全生产、交通、治安等领域管理压力越来越大;五是农村脏乱差现象未得到完全改善,等等。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2014年工作安排
2014年是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开局之年,也是增城建设广州城市副中心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政府工作,要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抓住增城撤市设区和广州建设东部山水新城的历史机遇,全面提升干部队伍综合素质,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改善民生福利,努力开创中新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今年我镇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完成工业总产值157亿元,同比增长13%;固定资产投资27亿元,增长8%;税收入库4.5亿元,增长14.33%,其中:国税2.27亿元,增长13%,地税2.23亿元,增长15%。
围绕上述目标任务,今年要着重抓好以下五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与日常工作紧密联系在一起,埋头苦干,练好内功,强化执行力,扎扎实实把工作一项一项地做实,做出成效。主动配合做好撤市设区各项工作,克服路径依赖,正视我们在思维模式、工作标准、经济发展、公共服务、工作机制等各方面与广州中心城区存在的差距,用广州国家中心城市的管理水平、工作标准来衡量和对照自己,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能,确保工作连续性。进一步规范政府采购、公务接待、公务用车,严格控制“三公”经费和一般性开支,杜绝铺张浪费和腐败行为。
(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以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生态产业、教育文化产业等四大产业为突破口,集中整治散乱化工企业,逐步淘汰落后产能,为发展高端产业腾出空间,促进经济质量和效率稳步提升。加快建设中新塑料扩产等重大工业项目,进一步优化先进制造业发展。加快推进景新国际二期、侨建高端酒店建设,积极发挥福享资金互助合作社在农村金融服务方面的作用,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充分发挥“一衣口田”等农业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优化发展生态农业。
(三)加强城乡建设管理
做好做活“土地文章”。加快推进广州教育城二期、广州市第二敬老院、广州化工交易物流基地、北三环高速二期等项目的土地征收工作,保障重点项目用地有效供应。加快推进三迳奶牛场地块、福和食品站地块、广三保公司地块等项目的土地整合和开发利用。用好“三旧”改造政策,继续推进新征地块的储备出让工作,争取今年完成已储备地块的出让。
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成S118线扩建改造。全力配合广州地铁21号线和北三环二期的建设,让群众共享发展之利。
加强环境综合整治。积极开展“六乱”综合整治,打造一流镇容镇貌。全面查处违法用地和违法建设,对抢建违建行为做到“零容忍”,进一步规范农村建房。严格落实“门前三包”,彻底改变部分村“脏乱差”的不良现状。加快推进低效桉树林和丰产林改造,保护好青山绿水。
(四)持续改善民生
紧抓增城市委市政府将福和片区纳入新一轮扶贫体系的有利契机,做好福和片区的扶贫开发工作,逐步改变贫困落后的面貌。力争今年完成中新文化广场、中新医院二期、福和卫生院综合楼等民生项目建设。
(五)加强社会服务管理
深入开展“平安中新”创建工作,提高群众知晓率和参与率。开展重点风险隐患排查化解工作,从源头上预防社会矛盾。严格落实领导包案信访制度,清理化解信访积案。深化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有效预防重特大事故发生。推广出租屋分类管理,建立流动人口和出租屋管理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做好人口计生工作。继续做好民族宗教、侨务外事、妇女儿童、工会、共青团、商会、残联、保密、档案、统计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