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修订《中新镇地质灾害防灾预案》的通知
中府发〔2019〕12号
关于修订《中新镇地质灾害防灾预案》的通知
镇属各部门、有关单位、各村(社区):
因人事变动及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变动,已对原《中新镇地质灾害防灾预案》进行修订,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广州市增城区中新镇人民政府
2019年3月11日
中新镇地质灾害防灾预案
本防灾预案所称地质灾害,是指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一、目标任务及原则
(一)全面贯彻落实地质灾害防治法规和完善监督管理体系,使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推进群测群防体系建设及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系统建设,提高全镇地质灾害的预防和处置能力;建立全镇地质灾害气象预测预报系统,做好汛期地质灾害防范及气象预警预报工作;加强对地质灾害重点区域以及重大灾害点的防治工作,对纳入规划以及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地质灾害点进行综合防治。通过本预案的实施,加强我镇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最大限度避免、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二)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突出重点、常备不懈的方针,贯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靠科学、部门协作的原则。
二、全镇地质灾害趋势分析
我镇位于增城区中西部,距区中心18里,下辖2个社区和35条行政村,全镇总面积232平方公里,总地势北高南低,境内以丘陵为主,其中山区与丘陵占全镇面积的60%。我镇每年的地质灾害汛期防范时期为4月至10月,重点防范时期为5月至9月。汛期要加强连续降雨期和台风期的监测及防范工作,重点防治因台风暴雨引发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其它时段重点做好地面塌陷和人为工程活动引发的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
三、地质灾害防治重点
我镇地质灾害主要灾种有山体崩塌、滑坡、塌陷,属地质灾害低易发区,以崩塌为主。重点防范:新安村、简塘村、三星村、九和村、集丰村、联丰村等27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和太珍石场矿山开采、农村削坡建房等诱发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
四、地质灾害预防措施
(一)加强领导,健全防治机构,落实防治责任。
各有关部门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充分认识辖区内地质灾害抢险救灾形势,克服麻痹思想,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特别要建立应急抢险反应系统,落实防灾预案,确保险情出现后的应急处理。全面落实各项防灾治灾责任,各部门要认真贯彻执行《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广东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切实加强对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组织领导,做好协调工作,层层落实责任制,明确职责,责任到人。
镇政府专门成立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由镇政府分管国土所领导任组长,分管水务领导任副组长,国土所、农技中心(水利所)、综治办(应急)、党政办、武装部、城管、财政所、建设办、社会事务办、经济办(安监)、消防、派出所、交通、卫生、供电、供水、电视广播、电信等相关部门的负责人为成员,负责领导、决策、协调指导全镇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各村(社区)负责人要亲自参与,指导地质灾害监测、预防工作。同时,在镇设立地质灾害应急抢险队伍和备齐相关抢险物资。
(二)多管齐下,加强汛期地质灾害的监管工作。
有关部门和村(社区)要按照附件1-5文件的要求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重点抓好地质灾害汛前检查、汛中排查及汛后核查监管工作。镇国土所对存在险情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要及时登记,每年汛期前国土所要对易发生地质灾害的隐患点发放地质灾害信息反馈明白卡,反馈到村(社区)一级,及时将信息通知隐患点所危及的人员和房屋,对较为严重隐患点设置警示牌、拉警戒线。各村(社区)在雨季前协助隐患点周边群众做好临时安置工作,每处隐患点必须逐级落实具体责任单位、责任人及监测人,按规定要求作好监测预报工作。各有关部门和村(社区)要认真贯彻执行汛期值班制度和突发性地质灾害上报制度,在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内,各村(社区)应当加强地质灾害险情的巡回检查,发现险情及时处理和报告。各村(社区)必须坚持24小时值班,了解水情、气象、灾情、险情,按规定请示、报告、传达,并认真做好记录。
(三)防治结合,及时消除地质灾害隐患点的隐患。
一方面,按照“防治结合”的原则,加大对地质灾害隐患点、危险点的治理力度,镇政府要结合本地实际,多方筹集资金,组织有专业资质的地勘单位对稳定性差、危害大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勘查治理,及时消除隐患,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另一方面,因工程建设等人为活动产生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或直接引发的地质灾害,按照“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由业主单位承担治理和监测责任。镇建设办、道班、农技中心(水利所)等部门要督促指导各管辖范围内项目业主落实地质灾害勘查、检查与治理任务。
(四)加强监管,杜绝人为诱发地质灾害的发生。
近年来,因经济活动诱发的地质灾害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各有关职能部门要加大对破坏地质环境、造成地质灾害行为的巡查执法和处罚力度,最大限度地杜绝人为诱发地质灾害的发生。同时,镇国土所、经济办(安监办)等部门要加强对工矿企业的安全检查,及时制止和整改一切可能诱发地质灾害的行为,及时消除隐患,确保矿场职工及其周边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五)广泛宣传,增强群众预防地质灾害的意识。
镇国土所要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纳入年度宣传计划,通过各种媒体,利用各种方式,充分利用“4.22”世界地球日、“5.12”防灾减灾日、“6.25”土地日等节日加大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宣传力度;举行地质灾害防治知识进村、进校、进小区活动,进一步增强广大干部群众对地质灾害防灾减灾意识,提高防灾避灾的应急处置能力,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质灾害带来的损失。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附件:1.中新镇地质灾害领导小组及抢险队伍成员名单
2.中新镇地质灾害汛期防治值班制度
3.中新镇地质灾害险情巡查制度
4.中新镇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制度
5.中新镇地质灾害防治巡查制度
6.各种常见地质灾害的防治对策及紧急应对措施
附件1
中新镇地质灾害领导小组及抢险队伍成员名单
一、领导小组
组 长:温洪义(镇人大主席)
副组长:郭昆瑜(党委委员)
成 员:(以姓氏笔画排序)
王海奇(电视广播站)
邓超群(镇党政办)
叶小电(福和供水公司)
冯剑彪(中新供水公司)
列文海(中新供电所)
朱忠英(中新医院)
朱海明(移动福和分公司)
刘泽强(镇建设办)
刘锦雄(镇财政所)
阮国雄(中新派出所)
李小冰(镇国土所)
吴芳民(福和卫生院)
张斌庭(中新交管所)
林德权(镇综治办)
欧阳小燕(城管中队)
罗翠珺(移动中新分公司)
姚志峰(电信中新分公司)
郭墉辉(镇经济办)
黄平桂(镇消防队)
黄浩东(镇农技中心)
龚辉明(镇武装部)
彭文晋(交警中队)
彭彩群(镇社会事务办)
蔡一宇(福和派出所)
各村(社区)书记
国土所全体成员
二、抢险队伍
(一)中新片区
组 长:温洪义
副组长:李小冰
成 员:中新片区各挂村(社区)部门全体人员
各村(社区)全体干部
中新片民兵150人
(二)福和片区
组 长:郭昆瑜
副组长:黄浩东
成 员:福和片区各挂村(社区)部门全体人员
各村(社区)全体干部
福和片民兵150人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镇国土所),办公室主任由温洪义兼任,副主任由李小冰兼任,办公电话:82869399。
附件2
中新镇地质灾害汛期防治值班制度
1.汛期实行昼夜24小时值班,并全面开通通讯网络,密切与上下级的联系。
2.值班实行值周制度。当周值班员负责周一至周五夜间值班(即18时至次日8时)及周六、周日二十四小时值班,周六、周日值班不再补休,可记出勤2个。
3.白班值班由两名同志负责,分正值、副值,正值班员值班时间为周一至周五,交接班时间为每日早8时、18时。
4.正值班员在值班期间负责收集当日气象资料及村(居)委情况汇报,并做好值班记录及上报工作。
5.副值班员协助正值班员工作,正值班员因事请假,由副值班员履行正值班员职责;副值班员临时顶替夜班值班员因公因事期间的值班工作。
6.对突发性地质灾害,按照速报制度上报,并在接到灾情报告后,立即报告给带班领导,根据带班领导的批示,按规定程序上报。
7.严禁在值班室酗酒和进行其它娱乐活动。
8.严禁在汛期值班期间出现空班、缺岗,一经发现,责任人必须写出书面检讨,并按规定给予问责。
附件3
中新镇地质灾害险情巡查制度
为了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的监督力度,及时掌握地质灾害情况,保障其他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开展,特制订本制度:
(1)各村(居)在汛期对本辖区地质灾害情况实行定期巡查,每月巡查次数不得少于3次,巡查范围包括辖区内所有已发现的隐患点。镇国土所在汛期内对各辖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每月检查1-2次。
(2)对地质灾害险情巡查要做好详细、准确的记录,并做好地质灾害险情巡查记录。
(3)对巡查中发现的新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要及时纳入监测范围,按照区局有关要求明确监测、预防责任,确定监测、预防责任人,制定防灾、避灾方案。
(4)巡查中发现险情,要立即向有关领导报告,同时采取应急防治措施,尽最大努力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
附件4
中新镇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制度
为了切实加强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提高地质灾害预警预报的准确性,充分发挥地质灾害预警预报的积极作用,特制订本制度:
(1)各村(居)要在每年五月份以前对本辖区内的所有地质灾害易发地段进行排查,对有地质灾害隐患的地段登记造册,详细记录隐患点情况,并上报镇国土所备案。
(2)对排查发现的地质灾害隐患点人指定专人进行监测,准确记录隐患点的发展情况,并建立监测台帐,掌握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动态变化。
(3)对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要逐一制定出防治和避让方案,明确监测、预防责任,确定监测、预防责任人,对受威胁的群众要及时发放防灾明白卡,建立并逐步完善群测群防体系。
(4)在主汛期,要与气象部门联系在电视台发布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做好防灾工作。
附件5
中新镇地质灾害防治巡查制度
为了更好地贯彻《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广东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搞好我镇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确保在汛期内不出现灾害事故,进一步完善加强地质灾害巡查制度,特做如下规定:
一、巡查时间
1.一般期间,巡查组每一个月巡查1次,各村(居)每月巡查不少于3次。
2.汛期期间,巡查组每月巡查至1-2次,各村(居每周巡查一次。
3.暴雨或连阴雨期间,巡查组每三天巡查一次,各村(居)每天巡查一次,对于高危区和可能给人民财产安全构成重大威胁的地区,各监测点要24小时专人负责监控。
二、巡查重点
1.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域项目确定的地质灾害高危区和易发区。
2.矿山地质现状调查和日常工作发现的。
3.重要交通干线。
4.以往发生过泥石流灾害的地区。
5.已发放“明白卡”的区域和建筑物。
三、巡查人员组成
(一)镇巡查组由镇国土所人员组成,根据具体情况分组深入现场进行巡查。
(二)村(居)由村(居)两委干部组成,根据具体情况分组深入现场进行巡查。
四、巡查责任
巡查人员必须以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高度负责的精神进行巡查,巡查期间必须深入实地,对巡查情况做好原始记录,巡查情况要及时汇报地质灾害防治领导组。对不深入实地,敷衍塞责、弄虚作假、玩忽职守,以致造成重大事故,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的相关人员,根据有关规定给予处分。
附件6
各种常见地质灾害的防治对策及紧急应对措施
一、对塌陷、滑坡的防治对策
(一)塌陷的整治对策
1.采空塌陷
在已塌陷区应因地制宜,综合治理。严重变形地应填低削高,平整土地,恢复垦植。沼泽地应采取挖土成塘,填土造地的方法,科学开发积水洼地,发展养殖业。
2.岩溶塌陷
采用钻孔灌浆,封堵浅部溶洞孔及裂缝;对查明的土洞进行钻孔灌沙、充填。
3.地面塌陷
防止地面塌陷根本措施就是减少地下水开采量,控制地下水水位下降,保持表面土壤原始结构不被破坏。
(二)崩塌的整治对策
1.加强监测,做好安全预防工作,对严重危害人民生命及财产安全的崩塌地质灾害点,可采用绕避、搬迁、消坡减载、挂网护坡等工程处理方法进行治理,防止崩塌地质灾害发生。
2.山坡绿化对保持边坡稳定,防止崩塌灾害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对人工开挖形成的各类边坡,应及时进行绿化护坡。
(三)滑坡的整治对策
1.修筑坡顶排水坑道,防止渗水而诱发塌方。削坡减载减缓坡角,在坡角处采取积石、人工砌墙等支挡措施,以增强坡体稳固性。
2.积极开展水土保持,大搞种草种树,对25°以上的坡耕地采取逐步退耕还林还草工作,提高植被覆盖指数,并因地制宜地采取工程措施、生物措施。
二、紧急应对措施
(一)将人员和重要物资按照事先制订的撤离路线及时撤离危险区;
(二)封闭危险区路口,并设置警示标志,禁止闲人进入
(三)将灾情及时报告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国土资源部门;
(四)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滑坡、崩塌体进行调查,并形成调查报告。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