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技术奋斗在脱贫最前线 用真情温暖贫困山区人民
日前,区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李文宏被广东省第一扶贫工作协作组授予“东西部扶贫协作先进个人”称号。
2018年9月,区卫健局派遣区人民医院普外科副主任医师李文宏到贵州百里杜鹃管理区人民医院进行医疗帮扶工作,并挂职贵州百里杜鹃管理区人民医院副院长。
对口帮扶期间,李文宏克服生活和工作上的种种困难,积极投身当地的医疗卫生事业建设,通过传、帮、带,不断提高百里杜鹃人民医院的医疗水平及救治能力,完善医院各项卫生制度和诊治流程。同时,亲自开展医疗救治工作,主刀完成手术100余例。
牵头组织全院第一次多学科联合会诊
62岁的赵安远是百里杜鹃的当地农民,3年前患有低位直肠癌。由于当地医疗及经济条件落后,很多人得了此病都因得不到正确治疗,不过一年半载便撒手归西。面对这种情况,李文宏找到普外科黄如能主任一起商量,邀请影像科、麻醉科、ICU及大内科主任举行了百里杜鹃医院第一次全院多学科联合会诊(MDT),并决定由李文宏主刀进行腹腔镜手术。
医院的手术条件十分有限。简陋的手术室,经常性停水,年份久远的腹腔镜系统,没有高清腹腔镜,没有超声刀,没腹腔镜直线切割缝合器,这一切都给这次手术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李文宏没有退缩,他和同事们一道千方百计把上述难题一一解决,周密做好术前准备工作。手术开始了,整整6个多小时,汗水将他整件墨绿色的手术服都浸湿了,期间没上厕所、没喝水、没进食任何东西。当肿瘤完整切除,患者安全送出手术室的那一刻,李文宏再也支持不住了,重重地摔在椅子上,长吁一口气。
结合实际完善就诊流程
百里杜鹃地处山区,山路蜿蜒崎岖,摩托车、货车的车祸较为常发,外伤病人较多,准确快速的检伤和明确诊断往往影响着接下来的治疗方向,甚至影响着一个患者的命运。
如何让外伤病人得到最快最优的诊断和治疗?对此,李文宏反复和当地医生探讨并完善了快速诊断和应急处理基层外伤病人、优化抢救流程、快速转诊当地无法处理的患者等制度。
同时,他还耐心指导外伤危重病人的抢救,如剖腹探查脾破裂切除术、剖腹探查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减压取石+“T”管引流手术、阑尾炎和消化性溃疡穿孔急诊手术、外伤性血气胸急诊胸腔闭式引流术等,使该院的危重病人诊治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
用心用情打造当地医疗团队
“业务、技术方面的问题比较容易解决,而观念、理念层面的积淀却是根深蒂固,这是帮扶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李文宏说,到当地帮扶的目标是,“输血”的同时也帮助“造血”,将先进的管理理念带到帮扶地区,提升当地医院管理水平,增强发展后劲。
针对百里杜鹃年轻医护人员较多,科室学习气氛不浓等问题,李文宏制定了科室业务学习和病例讨论制度,规定科室每周进行一次业务学习。除了每周给科室的医护人员讲授普外科的专业知识和临床技能外,还要求科室的年轻医护人员也要参与进来,一起准备课件,一起讲课。“不单单让他们被动接受知识,还要他们主动进行学习和提高”。此外,他还将腹腔镜练习模型赠送给该院的普外科,督促年轻医护人员练习好腔镜微创技术的基本功,让科室年轻医生逐渐掌握,并独立开展腹腔镜阑尾及胆囊切除等手术。
李文宏医生耐心细致的言传身教,从理论层面到技术层面的全方位培养,通过手术示教、学术讲座、教学查房、新技术使用等方式,短短半年,就打造出属于百里杜鹃人民医院的普外科团队,显著提高了当地的医疗救治水平,造福了当地老百姓。真正做到了用技术奋斗在脱贫最前线,用真情温暖贫困山区的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