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者助手
  • 无障碍
当前位置:

关于开展爱国卫生专项行动和加强建筑工地灭蚊防控登革热工作的通知

2020-05-21 来源: 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字号: 分享

增住建〔2020〕65号

关于开展爱国卫生专项行动和加强建筑工地灭蚊防控登革热工作的通知

区质监站,各建设、施工、监理单位:

  当前高温酷暑,雨水频繁,已进入登革热疾病高发期,且雨水过后工地垃圾、积水较多,蚊虫容易滋生繁殖。根据《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转发关于开展爱国卫生专项行动》的工作要求,开展“防疫有我,爱卫同行”为主题的爱国卫生专项行动,现将有关工作要求通知如下:

  一、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预防登革热流行。从即日起至11月底为建筑工地灭蚊防疫重要时期,期间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加强登革热防控工作,各工地要结合实际制定具体防控工作方案,落实防控所需物品,指定专人负责,确保防蚊灭蚊预防登革热防控工作落实到位。加强工地文明施工,立即开展环境卫生、清理积水行动。除安排专人每天消杀蚊虫、清理积水外,还须聘请有资质的专业PCO公司(PCO公司必须在爱卫部门备案)对工地开展每周一次以上的全面消杀,重点对施工现场、工人生活区和办公区环境卫生进行消杀整治。各施工企业要按照《建筑工地登革热防控工作自查表》要求,落实登革热防控台账资料记录,登记好灭蚊防疫工作周记备查。各建筑工地要主动配合城管、卫生、街道等有关部门开展灭蚊防控登革热工作,加强与卫生、爱卫部门的沟通,一旦出现疫情,及时报告和处理。

  二、深入宣传,全员参与。施工企业要通过各种通俗易懂的形式,广泛向现场的建筑工人宣传普及防蚊灭蚊和卫生防疫知识,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不乱丢饭盒、雪糕杯、啤酒瓶等物品,防止造成“人为”的蚊虫孳生地,督促工人养成良好的防护习惯,在工棚住宿的要使用蚊帐等防护设施。

  三、加强监测,联动处置。各建筑工地要建立员工健康监测制度,发现发热、皮疹等可疑症状者必须及时送诊,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和早治理。在病例发生的工地周边地区,要开展登革热病例主动筛查,发现可疑病例要及时送到当地医疗机构接受登革热检测和治疗。严格控制新入场工人的健康状况,确保工地不出现由于新工人进场引发的输入性病例。

  四、加强督导,严肃问责。我局质安科及质监站将加强对在建工地灭蚊防疫工作进行督查,对行动缓慢、消极懈怠,未落实我局要求,导致疫情发生的工地,予以停工处理,并对相关责任单位及个人进行严厉处罚。

  各施工单位可向区疾控中心,区爱卫办进行详细咨询相关灭蚊技术及方法。(区疾控中心咨询电话:82751213,区爱卫办咨询电话:32855262)

  附件:1. 增城区备案部分有害生物防治服务机构名单(推荐名单)

     2. 建筑工地登革热防控工作自查表

     3. 防蚊灭蚊预防登革热周记(建筑工地)

广州市增城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20年5月15日

(联系人:李绍明,联系电话:32156216)

附件1

增城区备案部分有害生物防治服务机构名单

(推荐名单)

序号

公司名称

联系人

联系电话

1

广州市鑫鹏有害生物防治公司

黄思明

18344566663

2

广州市卫士白蚁虫害防治有限公司

钟燕堂

13533881892

3

广州市增卫鼠虫防治服务有限公司

朱颖仪

15360609662

4

广州市日盛防虫灭鼠服务有限公司

陈川飞

13902332086

5

广州五环城市害虫防治服务有限公司

蔡张金

15218834868

6

广州市力建白蚁防治杀虫有限公司

何健洪

020-82623800


附件2

建筑工地登革热防控工作自查表

工程名称:

建设单位:                          施工单位:

监理单位:             

登革热防控工作专员 :         联系电话:          

序号

自查项目

评价指标

自查结果(是/否)

备注

1

孳生地清除

明确日常孳生地清除工作的责任领导和具体负责人



每周开展一次孳生地检查和清理



2

防蚊措施

蚊媒防控风险点(下水道、明渠、蓄水池等)配备防蚊装备



落实聘请专业PCO公司开展日常灭蚊工作



落实每周统一灭蚊行动



排水排污设施是否符合要求,有无引起积水风险



3

灭蚊周记

建立登革热灭蚊周记工作制度



已制定专人负责工作信息收集和周记的填写



周记填写是否规范



针对上一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采取针对措施



响应措施是否符合要求



4

宣传教育

是否召开登革热防控宣传会议



是否开展登革热防控宣传



 

附件3

防蚊灭蚊预防登革热周记

(建筑工地)

工地名称:

工地地址:

周记责任人:

周记年份:

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编制

 

使用说明

1.该周记适用于建筑工地对白纹伊蚊孳生地进行检查、处理与控制记录之用。建筑工地管理人员可因应个别需要,编制合适的巡查事项。

2.各建筑工地应每周对本单位管辖范围内各种有可能孳生白纹伊蚊的容器积水或小型积水进行检查,并及时进行处理。将每周检查和控制情况填于表内。

3.该记录本作为考核评估建筑工地控制白纹伊蚊工作开展情况之依据。

4.表格填写注意事项:

(1)检查日期:即检查与处理的当天日期(月、日)

(2)检查范围:建筑工地范围内弃置可储水的垃圾如玻璃瓶、空罐和空饭盒;可贮水容器,排水渠,洼地及地面不平处,;种养水生植物花瓶及花盆托盘;泊车用的防撞车胎;冷气机托盘,竹洞、树洞、绿化(生物)园等积水情况。

(3)表格内容:共有11种有具体名称的积水类型,另增加2项“其他小积水”,在括号中填写具体检查名称;对应各类积水,需填写所检查到的积水数量、发现有蚊虫孳生积水数量及采取的控制方法。若未发现相应的积水,积水宗数以记录为“0”。

(4)检查人和责任人签名:检查人为建筑工地具体实施检查和控制的人员,责任人为建筑工地具体负责该项工作的人员。

5. 建筑工地应每周派专人巡视。若发现蚊子或蚊子滋生的地方,应采取即时行动,及事后跟进工作。行动包括:

Ø 清除积水

Ø 妥善处理垃圾

Ø 把可储水的容器盖好或倒转摆放,以防积水

Ø 把树洞、竹洞及不平的地面以沙、泥或英泥填平

Ø 清除水渠内的垃圾及落叶,以防淤塞

Ø 把车胎包好或把车胎的底部刺穿,令积水可以流出

Ø 花盆底及花瓶里的水应最少每星期清倒或更换一次


第     周

检查日期:      月     日

检查范围:室内:      个房间,共       平方米

 室外:      平方米,共       个标准间(15平方米折算为1个标准间)


积水容器种类

积水数量(宗)

有蚊虫孳生(宗)

对存在问题采取的行动

1

水生植物

室内:    室外:

室内:    室外:   


2

玻璃、陶瓷、金属、塑料等容器

室内:    室外:

室内:    室外:    


3

一次性容器(饭盒、纸杯等)

室内:    室外:

室内:    室外:    


4

花盆

室内:    室外:

室内:    室外:    


5

花盆托盘

室内:    室外:

室内:    室外:    


6

水池

室内:    室外:

室内:    室外:   


7

废轮胎

室内:    室外:

室内:    室外:   


8

树洞竹筒

室内:    室外:

室内:    室外:    


9

灰斗

室内:    室外:

室内:    室外:    


10

搅拌机

室内:    室外:

室内:    室外:   


11

排水渠、沙井

积水数:

阳性数: 


12

地下室或停车场(积水种类:           )

积水数:

阳性数: 


13

其他小积水(              )

室内:    室外:

室内:    室外: 



合计

室内:    室外:

室内:    室外:   


本周是否组织喷洒灭蚊:是   否,   如是:用药名称: 数量:升喷洒面积:平方米             

 

检查人签名:                                   责任人签名:

 

建筑工地预防控制登革热工作指引

  登革热是一种通过蚊子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人被感染登革热病毒的“花斑蚊”叮咬,经过5-8天后,突发高热、头痛、全身酸痛(周身骨痛)、脸面潮红,结膜充血(如醉酒状)、有时出现皮疹等。

  传播登革热的蚊子生长在室内外种养水生植物的花瓶、花盆托盘,及其他水缸、水盆、罐等小积水容器中;孳生地大概可分为两类:人造容器(容器、轮胎、排水明渠),天然环境(树洞、竹节、叶腋)。清除积水,可以控制蚊子,预防登革热。

  建筑工地登革热预防控制工作,主要抓以下几个方面:

  1、建筑工地要制订环境卫生管理办法;

  2、 加强建筑工地特别是停建工地的灭蚊和清除蚊虫孳生地的工作,落实防蚊、灭蚊措施;

     (1) 尽快清除积水,填平低洼地,需要时可使用杀幼虫剂;

     (2) 经常巡视,确保没有积水;

     (3) 清理丢弃的空罐等积水容器;

     (4) 给贮水容器加盖;

     (5) 将建筑用竹棚顶端穿孔或填塞幼沙;

     (6) 及时将积水抽入渠道。

  3、 建筑工地员工要做好自我防护,积极参与防蚊、灭蚊行动;

  4、 出现发热,头痛,全身肌肉、骨骼、关节痛,伴有皮疹症状,应及时就诊;

  5、工地在出现疫情后应积极配合有关部门调查处理。


  白纹伊蚊的主要孳生习性及其控制方法

  白纹伊蚊的生活史包括卵、幼虫、蛹、成蚊四个阶段,其中卵、幼虫和蛹必须在水中才能发育、生长。在适宜的条件下(25~33℃),从卵孵化至成蚊羽化的发育时间为10.5~11.5天。刚羽化的成蚊经过1天左右时间便可吸血和交配,雌性白纹伊蚊需吸血才能使其卵巢发育。吸血雌蚊的卵巢经过3天左右的时间发育成熟后,便寻找水体进行产卵,这些水体即称为孳生地。

  白纹伊蚊孳生地主要为各种小型或容器积水,包括室内和室外多种人工和(或)天然的静滞小水体。常见的孳生地包括:由玻璃、陶瓷、金属和塑料等制成的各类容器;用于快餐或饮料的一次性饭盒、碗、杯子等一次性容器;花盆和花盆托盘;树洞、竹筒;水生植物(如富贵竹、万年青等);贮水池、灰斗、搅拌机、沟槽、反梁、假山石窝等;废轮胎;地表小积水;塑料布皱褶积水,某些地下室集水井等。

  凡是小型水体均有可能称为白纹伊蚊幼虫的孳生地,因此,在各种环境中,必须尽可能去检查和发现各种小型或容器积水并予以及时控制,主要控制方法包括:(1)及时清除无用的废弃容器;(2)妥善放置闲置容器,如放在不会被雨淋到的地方;(3)定期更换如水生植物、蓄水容器里的水;(4)填堵树洞竹筒;(5)废轮胎刺穿引流;(6)投放灭蚊缓释剂,以杀灭蚊幼虫。


文件下载:增住建〔2020〕65号关于开展爱国卫生专项行动和加强建筑工地灭蚊防控登革热工作的通知.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