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者助手
  • 无障碍
当前位置:

小楼镇邓山村启动名村建设工程--描绘“五美三精”实施路径 打造乡村文旅融合示范区

2020-09-01 来源: 增城日报
【字号: 分享

  狭窄的羊肠小道变成宽敞平坦的沥青村道,杂草丛生的深巷角落变成竹叶青青的庭院小景,枯燥单一的河涌堤岸正架设起百里碧道,花海、民宿文旅产业加快布局……在小楼镇邓山村,一个崭新的名村建设工程正在加快推进,为乡村振兴注入了蓬勃动力,更为当地农民的生活带来了小康“新希望”。

邓山梯田花海及天文馆效果图


邓山观星小镇入口景观实景图


生态优势明显 古村迎来发展契机

  邓山村坐落于小楼镇西南部,面积7.3平方公里,南靠小楼镇第一高峰梅花岭,四周山高林密,古梯田遍布山野,森林覆盖率达81.3%,生态环境优美。同时,村中种植有1000多亩优质乌榄树,百年以上的古乌榄树近1000棵,物产资源丰富。

  然而,多年来,由于村庄地处偏远,基础设施建设落后,邓山村发展较为滞后,村中大片梯田弃耕,青壮年都外出务工,常住人口仅为村庄总人口的十分之一。

  转变发生在2019年6月。在广州市政协的对口帮扶和当地政府的支持下,邓山村利用“千企帮千村”的平台,启动了名村建设工程,加快实现“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的乡村振兴目标。

  “我们将通过进一步完善邓山村的道路交通等基础配套设施,优化人居环境和营商环境,盘活闲置住房、公共建筑、村场院落等资源,引入更多社会资本,在邓山村发展富民兴村产业,带动村产业兴旺和村民增收致富,把邓山村打造成为集旅游休闲、康养度假为一体的广州版‘莫干山’。”小楼镇建设部门有关负责人介绍道。


  景村互动 美化村庄环境

  小楼镇以党建引领乡村治理,以乡规民约统一村民共识,景村互动,铺开了以“五美”为主要内容的邓山村系列环境整治工程。

  邓山村耕地面积约1100余亩。为了使田园风光景色更为秀丽迷人,工程将对连片田地、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小公园进行景观综合提升,打造“美丽田园”。

  在村民集中居住区,工程重点对房屋外立面进行统一改造,完善“三线”整治以及供水、污水等配套硬件,打造“美丽家园”。结合全区水环境综合治理,对流经村庄的二龙河支流邓山河、宁涌、老屋涌等3条河涌以及一批池塘、小微水体进行整治及岸线周边景观提升,打造“美丽河湖”。除此之外,工程还将针对连通村庄的主干道、古驿道、碧道等路网进行升级改造,打造“美丽廊道”。

  在此基础上,小楼镇以二龙山景区为核心,辐射带动邓山村乃至小楼人家景区等片区的生态及农业旅游区,着力打造集农业种植、观光体验、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美丽园区”。

邓山村乌榄园实景图


水流形态神似何仙姑飘逸身姿的汇仙瀑布


  坚持产业融合发展 重点强化“三精”建设

  在邓山村名村建设过程中,小楼镇坚持“产业驱动”策略,以“一产三产融合发展”为原则,推动发展精品民宿、农家美食、非遗工坊、自然教育、营地教育、农产品销售、山地自行车运动等具有本土特色的产业经济。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工程将重点强化“三精”建设,致力打造乡村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点是实现产业兴旺。“精细农业”方面,邓山村将引进一批优质龙头企业,对该村原有的乌榄林、梯田、荔枝树等资源进行整合,打造田园牧歌蜜菊园、茶叶观光体验园、燕窝果园、稻田花海、乌榄园、AI农业园等现代农业项目以及精品民宿、星空馆等文旅项目,在美化村庄景观的同时,带动第一产业蓬勃发展。

  加强农村的精细化管理,对于村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精美农村”方面,邓山村将把党建引领贯穿名村建设全过程,不断增强村级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村委干部凝聚力、战斗力,不断提升当地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该村将规划建设党建主题公园和党建功能室,加强党建宣传和教育,营造浓厚党建文化氛围。与此同时,工程还将重建邓山村文化室,展示乡村人文历史和传统文化;设置榄雕、灰雕、剪纸等艺术空间,传承当地传统工艺。

  此外,要实现乡村振兴,还有赖于农民个体的参与和行动。“精勤农民”方面,邓山村将通过制定村规民约,约束村民建房装修、种养殖等行为,营造良好乡风民风好家风,形成“主人翁”共识,共同为名村建设出谋出力。不仅如此,小楼镇还将制定出台优惠政策,吸引外出务工的村民回乡经商、创业;组织开展农民技能培训,着力培育新时代新农民。

邓山村建筑立面整饰实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