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楼镇积极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探索【民呼必应、有应必果】工作体系机制
治国安邦,重在基层;管党治党,重在基础。构建党建引领下的城市基层治理体系,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今年以来,小楼镇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精神,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探索建立“民呼必应、有应必果”工作体系机制,构建起“党委领导、部门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加快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为推动小楼镇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构建上下联动响应机制
如何让基层的声音能被更多人关注?小楼镇从机制创新上下功夫,把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作为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抓手,通过构建
上下联动、左右贯通的党组织体系,筑牢回应解决问题诉求的坚实基础。
硬件方面,该镇全面完成21个村 (社区) 党群服务中心建设,推行窗口单位和一线党员在岗佩徽挂牌,并设立了党代表工作站,引导各类组织、党员群
众参与基层建设和治理。软件方面,小楼镇则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调查研究工作开展为契机,以实地走访、座谈会、入户调查等多种形式了解
社情民意,切实为村民群众办实事好事。
与此同时,小楼镇坚持开展领导干部驻点联系群众制度,并建立健全区、镇、村 (社区) 三级问题解决机制,及时响应、分类处理,快速研究解决群众关心的问题。据统计,今年以来,该镇领导干部先后走访农户5152 户,接待群众数 1627人。在此机制下,共有消防通道堵塞问题、村前鱼塘护栏安装、领居间矛盾纠纷、生活困难等群众关切
的126个问题得到了解决。
加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信息系统管理
以“中心+网格化+信息化”为抓手,打通信息收集的“最后一公里”,是小楼镇加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信息系统管理的重要措施。
今年以来,小楼镇通过重新划分网格,从村(社区) 干部中择优选聘了网格员,明确了网格巡、入户访、座谈征、舆情寻、上级派等事件收集渠道,零距离、常态化收集各类问题诉求。针对收集到的问题诉求,网格员能解决的则当场调解处理,不能解决的由平台响应,分类派单给职能部门限时解决。这一方式大大提高了党建引领下政府部门服务基层群众的能力和效率。
目前,小楼镇已配备了30名网格员,并组建了一支55名志愿者组成的群防群治队伍。网格员按要求每日录入至少一件网格事件;群防群治志愿者按要求开展巡逻防控,及时发现处理各类基层治理事件。在全镇上下的共同努力下,今年以来,小楼镇共围绕化解矛盾纠纷、排除公共安全隐患、解决民生实事等工作任务,共录入网格事件 2082 件,办结 2082 件,办结率100%。
不仅如此,小楼镇还在强化基层基础建设上加大投入,稳步推进雪亮工程等项目,在各村居安装了366个监控摄像头,计划建设小楼镇社会智慧治理综合指挥中心及新增10支人脸识别、10支车辆识别,织牢村居安全“防护网”。
探索建立以党组织为核心的治理体系
探索建立以党组织为核心的治理体系,是加快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有效途径。为此,小楼镇不断加强党对基层各类组织的组织
领导,带动多方力量共同解决群众身边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对群众、基层、企业的诉求“一呼百应”。
在小楼社区,党总支部积极联系动员社区内党员、辖区机关单位党组织、社区工作站等,关注
居民舆情与需求,定期召开小楼社区民情民意座谈会,充分调动了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的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许多居民生产生活中的难题得到了解决。
在社区党总支积的组织号召下,325名在职党员回小楼社区完成现场报到。同时,该社区鼓励鼓励在职党员参加“党员服务队”服务项目,开展“国家卫生镇创建” “创建文明城市我先行”等各类特色活动,进一步提高共驻共建水平,提升基层党组织和基层干部做群众工作、引领社会治理的工作水平。
把群众的每件琐事、小事解决好,在以高质量党建推动高水平社会治理创新的新路上继续探索,方能真正推动社会大和谐格局的形成。小楼镇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该镇将继续充分发挥党组织对基层治理的引领和推进作用,进一步建立健全问题收集、力量进入、分级处理、服务评价的呼应机制,扩展面向群众、基层和企业的全方位服务,落实党建引领、做实村居、平台整合和分级分类响应处理等重点任务,不断提高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