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制碧水蓝天新画卷 共建人水和谐美仙村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和上级水务部门的指导下,仙村镇紧紧围绕“山青水绿、天蓝地净”的目标,强化责任担当,攻坚克难,以最坚定的决心扎实推进水环境综合治理,并取得一定成效,水质明显提升,呈现出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良好生态环境。
一是调动各方力量,加快推进治水工程建设
实现东江北干流大墩断面水质达标是今年我区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核心任务。为此,仙村镇攻坚克难,充分调动广大村(社区)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全力推进治水工程的建设进度,加快推动水环境综合治理取得实效。一方面,该镇成立18个治水工作专班,由各挂片领导牵头,村党支部书记直接协调工程建设,帮助解决工程用地、施工设备、人力等有关问题,增加施工面安排,在确保质量、安全前提下,尽力提前施工进度,确保工程按时完工。另一方面,该镇按照日碰头、周调度、月考评工作机制,明确时间节点、挂图作战、倒逼责任,从上到下、全方位调动广大村(社区)干部共同参与治污工作。
仙村镇正在实施的治水治污项目共22个,目前,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工程已完成60%,城镇生活污水次级管网完善工程已完成72%,17条行政村农村污水治理工程已完成50%。
二是打好组合拳,强化污染源整治
今年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胜之年,仙村镇坚持精准治污,抓住影响水环境治理的主要问题,集中力量打阵地歼灭战。8月31日,市河长办污控组联合镇河长办、环保所到仙村镇辖区内的广州景泰塑料制品有限公司、广州维富塑料制品有限公司、广州市银顺环保塑料实业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工业企业(含工业园)污染源突击检查。同日,镇河长办委托河涌保洁单位重点对仙村镇仙吓涌、竹园涌、鹅桂州新涌等周边河涌进行动态保洁,清理垃圾约200公斤。
今年以来,仙村镇坚持以强化污染源整治为核心抓手,打出“源头减污挂图作战+‘散乱污’场所整治+‘五清’专项整治”的治水组合拳,大力整顿村级工业园,对设施不完善、排放污水不达标且没有接入市政管网的企业实行停产整治;加大排查整治力度,持续开展“散乱污”场所清理整治,严厉打击“城中村”污水偷排现象,杜绝死灰复燃和新增“散乱污”场所;加强对保洁队伍监管力度,明确责任分工,切实做到责任落实到人,任务落实到位,加大对流域范围内村庄、集贸市场等日常保洁薄弱区域的保洁力度和频次;大力清拆河道管理范围内违法建筑;加强控磷施肥技术指导和农田排灌水管理,强化水环境综合治理。
今年以来,仙村镇共开展涉水环保执法行动68次,查处涉水、环保案件共26宗,对179家企业进行责令停产整改处理,关停49家涉水工业企业,完成整治和纳管211家涉水工业企业,整改率约90%;要求26家未能接入市政管网完成整治的企业采取应急措施,同步开展雨污分流等建设;治理辖内15个50亩以上生产性鱼塘共1100亩,敦促26个50亩以下的连片养殖池塘中不达标的养殖池塘进行整改;签订鱼塘养殖水治理排放承诺书39份,强化监管,确保鱼塘干塘前水质检测达标后排水;组织2670人次对仙村河、仙吓涌等辖区59条河涌进行全面保洁,清理垃圾、杂草199.89吨,清理河流长度285.312公里;整治江河湖库违法建设57宗,共拆除面积62495.74㎡。
三是压实责任,营造共建共治氛围
近年来,仙村镇党委、纪检成立专项督导组,每周通报治水工作情况,对进度靠后单位进行约谈;发挥人大代表的监督作用,将全镇72名人大代表分为8个督导组,每周一视察,督导治水治污工程和巡河工作,及时协调解决有关问题。
与此同时,该镇建立“以流域为体系、以网格为单元”的管理思路,建立“镇总河长—镇级河长—河湖警长—村居级河长—网格长—网格员”的多级河长体系,将工作任务层层落实到“网格”上,实行定期督查、专项督查、日常督查等。其中,镇级河长要对所辖范围污染源整治负领导责任,每月巡河不少于一次,上报将发现所负责河湖及流域管理范围内的污染源;河湖警长要联合相关执法单位顺利开展治水执法工作,落实治水报警求助责任,加强治水纠纷、隐患排查研判工作,积极参与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村级河长要履行属地责任,每周巡河不少于一次,负责辖区内河湖污染源的上报;网格长要协助各级河长、镇河长办开展工作,组织、指导、监督网格员履职,协调解决网格员上报的各类问题,定期到网络内巡查,推动问题整改,组织复查整改情况;网格员要定期巡查网格内水体、供水、排水等涉水事项,及时发现、采集、上报“散乱污”场所、违法排水排污、污水溢流、水体垃圾、水质异常、违建、河湖及供排水设施损坏等问题,开展治水宣传,动员网格内群众积极参与治水护水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