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潭村:软硬件建设促进乡村文明蜕变
碧潭村位于广州市增城区仙村镇东北部,坐落在西福河南岸,土地总面积1.7平方公里,辖有2个自然村、3个村民小组,共312户919人。从今年5月以来,碧潭村以创建广州市文明示范村为目标,进一步加强村软硬件建设升级、开展系列文明实践活动、提升村民文明素质等,助推了乡村文明的蜕变。
加强硬件建设 唤醒文明意识
碧潭村在创建广州市文明示范村工作中,结合创建国家卫生镇、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创文等契机,大力开展“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行动,实现村内主大街小巷道路全部硬化、绿化、亮化,做到无暴露垃圾、淤泥渣土和卫生死角,村容村貌再上一个新台阶。
碧潭村结合村实际情况、自然景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凉亭、雕塑,升级改造老人活动中心、打造后龙山自然生态旅游公园等,进一步引导村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加强碧潭村形成推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局面。
如今,走进碧潭村,文明馨风扑面而来。村道墙壁画上清新的创文墙画,进入村道旁摆放着鲜红的核心价值观雕塑,在村中公园内,传家训内容嵌入眼帘。通过硬件建设结合核心价值观、儒家文化、二十四孝等内容进行了充分展示,不仅美化了村民居住环境,还让村民在潜移默化中受教育。
大力推进垃圾分类 倡导文明新时尚
碧潭村从2017年底开展推进垃圾分类工作,严格按照“户集、村收、镇运、区处理”的原则,大力推行一户两桶(餐厨分类桶、其他分类桶),村民干湿分离分类投放,村卫生员定时上门收集,镇环卫部门定时定点统一分类运输的分类模式,其他垃圾、餐厨垃圾实行每天定时定点收集、日产日清、专车专运,经镇里压缩站压缩后,最终送至广州第六热电厂焚烧处理。
通过近两年来开展垃圾分类评比活动,制定垃圾分类评比办法,设立了垃圾分类工作荣辱榜以及保洁员评优栏等,促成该村垃圾分类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在村委会不远处,该村新引进了智能垃圾分类设备,是增城区第一个引进智能垃圾分类设备的村,目前正在加强对村民的培训,为下一步使用智能垃圾分类做准备。
广泛开展文明实践活动 助推文化传承
碧潭村通过举办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明实践活动,增强了村民的文明自觉。自从碧潭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投入使用以来,该村结合出嫁女集体回乡探亲、禁毒宣传、垃圾分类宣传、“我们的节日”等活动,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提高村民的文明程度、增强村民的文明自觉性,带动和引导大家积极参与到文明示范村创建活动中来,以身体力行的方式践行文明乡风。同时,该村与时俱进地修订符合村情、民情的《村规民约》,不断规范村民们的言行举止,引导广大村民争做“四有新人”。
12月17日,广州市文明办、区文明办等相关负责人一行对碧潭村创建广州市文明示范村工作进行检查验收,并听取镇、村关于碧潭村创建文明示范村的情况汇报,他们一致认为碧潭村创建文明示范村软硬件建设扎实,村容村貌、乡风文明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蜕变,村民生活质量和精神面貌有了大幅提升,文明示范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