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者助手
  • 无障碍
当前位置:

【健康素养促进行动】夏季腹泻要警惕

2020-07-09 来源: 增城区卫生健康局
【字号: 分享

        腹泻俗称拉肚子,在大部分人眼里,它算不上什么大病,但对身体的损害却不可轻视。区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治医师尹良钰提醒,严重的腹泻可引起脱水和身体电解质紊乱,甚至危及生命。

  尹医师介绍,腹泻是指排便次数增多,每天排便3次以上,粪便稀薄,水分增加,每日排便总量大于200g,其中粪便含水量大于85%,并可带有黏液、脓血或未消化的食物。随着夏季气温升高,人们为了解暑,常常会喝点冷饮,吃凉的瓜果,但这样也往往会因贪凉而产生腹泻症状。

  “夏季是腹泻发病的高峰期,患者以年轻人为主。由于天气炎热,食物容易变质,不少人吃了变质的食物或受细菌污染的食物引起腹泻。”尹医师还提到,爱喝冷饮、冷热混吃和爱吹空调的市民要特别注意,这样容易对肠道造成损害、腹部受凉或胃肠型感冒,增加肠蠕动导致腹泻。

  腹泻分为急性腹泻和慢性腹泻。尹医师表示,引起腹泻的原因很多,如病毒细菌引起的肠道疾病、中毒、全身性感染。“腹泻是一种自限性疾病,有自愈的可能,但若毫不在意,也可能出现更大的隐患。”尹医师说,轻度腹泻可以在家自己调理。但如果比较严重长期腹泻,第一会导致脱水,影响各器官功能;第二,会引起电解质平衡紊乱,如低钾、低钠、低氯,低钾时可出现肠麻痹,全身乏力、引起心律失常、心源性猝死等,而低钠、低氯会导致水肿、精神不振、全身乏力影响正常生活;第三,会导致营养不良,出现维生素缺乏,导致贫血,降低身体的免疫力。同时应注意肠道慢性疾病,如肠癌、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肠结核等引起的慢性腹泻疾病。

  最后尹医师表示,远离腹泻,最重要的是防止“病从口入”。特别是现在处于疫情时期,必须养成勤洗手的良好习惯;其次不要到卫生条件差的路边烧烤摊、大排档吃东西。尽量少吃生冷食物,尤其是易带致病菌的食物。食物要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吃剩的食物应及时贮存在冰箱内,且贮存的时间不宜过长;取出食用前要加热,以热透为准。

健康促进标志.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