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者助手
  • 无障碍
当前位置:

【科学育儿指导】1岁至2岁期间宝宝发展

2020-06-01 来源: 增城区卫生健康局
【字号: 分享

微信图片_20200601092422.jpg

  13~15个月宝宝的本领

  大多数宝宝在这个阶段已经会走路了。不过,如果宝宝还不会走,先不必着急,会走路的月龄范围是11~18个月,父母可以帮助宝宝多练习。

  但是如果宝宝13个月还不会手膝爬行,14个月还不能扶着走,需要警惕,最好带他去医院检查。

能力

发展状况

动作能力

大动作

●开始会走路。

●有的宝宝喜欢到处攀爬。

精细动作

●开始拿勺吃仮,也常常会用勺子敲碗、敲盘子玩。

●喜欢在纸上涂涂画画。

语言能力

●会说一些词。

●能够听从一些指令,比如“把鞋子拿过来”。

认知与环境适应

●会玩简单的游戏,比如“翻馅饼”。

●能够分辨眼睛、耳朵、嘴巴、脚趾等身体的不同部位。

情绪与社会性

●不忙于玩的时候,喜欢亲人的搂抱。

●开始通过对着笑和相互模仿的方式与小朋友交流。

  16~18个月宝宝的本领

  到了这个月龄,宝宝基本上都能走路,有些已经走得很好了。如果宝宝满17个月还不会独自站立,满18个月还不会走,就需要警惕,最好带他去检查。

  现在,宝宝的精细动作发展比较快,要多提供机会让他练习。

能力

发展状况

动作能力

大动作

●走得比较好

●会借助一些器具攀爬到高处,拿到放在那里的东西。

●喜欢在有台阶的地方爬上爬下,或在成人的扶持下上下台阶。

精细动作

●会自己盖被子,还可以把瓶盖拧好。

●能将简单的拼图块放进相应的孔洞中。

●可以自己拼搭3-5块积木。

语言能力

●“说话”的积极性很高,或者表现为用其他方式主动表达。

●可能会说自己的名字。

●会用声音给常见的东西命名,比如把“狗”称作“汪汪”。

●开始能够看着图画听简单的故事。

认知与环境适应

●好奇心很强,喜欢探索抽屉、柜子等,常常把东西搞得一团糟。

●能够知道和决定自己要做的事情,比如会试着将拼图拼好。

●能指认一些颜色。

情绪与社会性

●独立性增强,喜欢自己做事,别人想帮还会发脾气。

●不会跟别人分享玩具,会拒绝其他孩子拿走属于他的玩具。

  19~21个月宝宝的本领

  这个阶段,宝宝的认知能力发展非常快,说话积极性也很高,好像突然会说很多词了,这种现象叫“词语大爆炸”。此外,动作和情绪方面的发展也很明显。

能力

发展状况

动作能力

大动作

●会跑了,但还不太稳,容易摔倒。

●有些宝宝还能双脚离地跳起来。

●自己会扶着扶手上楼梯,但下楼梯时还需要成人帮助。

●能够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身体,蹲、站自如。

精细动作

●能够将方形、圆形、三角形等不同形状的拼图块放入对应的凹口内。

●能自如地握笔、抓豆子。

●能够拿比较粗的绳子穿过孔和比较大的珠子。

语言能力

●能够分辨并模仿几种常见动物的叫声,如小狗、小猫、小鸭子等。

●会说诸如“妈妈抱”“宝宝拿”等“电报式”的句子。

●开始学着说唱一些简单的儿歌,并能听完一个完整的小故事。

认知与环境适应

●视觉分辨力,尤其是对颜色的辨别力增强,可以辨别出红色、蓝色、黄色、绿色等基本颜色。

●会有意识地观察和注意一件事情,并持续一段时间。

●开始能够根据常识推测别人的意图或想法。

情绪与社会性

●自我意识增强,什么事都想自己做,愿望得不到满足时会闹脾气。

●会察言观色,比如能够通过家长的面部表情判断自己做得对不对。

●可能对某一件玩具或毯子产生依恋,做什么都要带着。

  24个月宝宝的本领

  宝宝满2周岁,已经能跑能跳、会说会闹了,而且开始喜欢和小朋友玩。他的各方面能力正在迅速发展。

能力

发展状况

动作能力

大动作

●能自如地跑,但是不容易停下来。

●会自己扶着栏杆上下楼梯,有的宝宝甚至不扶栏杆也能上下楼梯了。

●会用脚尖踢球。

●大多数宝宝能双脚离地跳起,还能跨越小障碍物。

精细动作

●能自己脱简单的衣服和鞋袜,有的宝宝还能自己穿。

●在成人的示范下,可以用积木搭一些物体,如楼梯、小桥等。

●会穿珠子、扣扭扣、画直线等。

语言能力

●能按照指令做事,如将玩具或物品放到指定的地方。

●能够简单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掌握的词汇量迅速增加。

认知与环境适应

●能区分大小,知道上下、里外等方位。

●会玩颜色配对游戏,比如把红色的小球放入红色的小筐,蓝色的小球放人蓝色的小筐。

●知道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

●有些宝宝喜欢拆东西,并尝试自己解决问题。

情绪与社会性

●面对陌生人时可能会不好意思。

●有害怕的东西,比如怕黑、怕雷电等。

●喜欢与自己同龄的小朋友在一起,但还不会一块玩,有时还会跟同伴抢玩具。

  (资料来源:广东省卫生健康宣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