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国考”放榜,历史新高!增城首家医院进入全国B++行列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公布了2022年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结果,广医四院在全国1414家三级综合医院中位列第428名,较2020年、2021年的排名分别上升331名、238名,首次跻身全国B++行列。
据悉,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被誉为全国公立医院的“国考”,是国家层面对三级公立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和运营管理水平的全面检验。该考核不仅是国家卫健委组织开展的权威考核,也是科学检验三级公立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和运营管理水平的“金标准”“指挥棒”和“风向标”。
近年来,广医四院围绕“医疗质量、运营管理、持续发展、满意度评价” 四大考核指标,多措并举,创新技术、保障质量、改善服务、控制成本,为医院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提高医疗质量
按照国家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对手术指标的要求,对手术目录、微创手术目录进行专科归类,引导各科室积极开展四级手术、微创手术,共开展22项新技术新项目,填补增城地区多个领域空白。全职引进高层次人才11名,柔性引进广医系统内13个重点专科人才团队,建立了“青苗计划”“英才计划”“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机制,通过人才的引培,医疗技术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四级手术数量同比增长 8.7%,微创手术数量同比增长 2.7%。CD型病例数5763 人,同比增长13.24%。加大医疗质量管理力度,严格落实核心制度,通过开展培训、日常督查等方式保障医疗质量与安全。加强合理监管,加大不合理用药的处罚力度,规范临床用药行为。加强单病种、临床路径工作的监管,重点监测结果指标,加大对预警或异常数值的及时干预力度,规范诊疗。加强对负性指标异常个案的追踪与分析,强调闭环管理。
精细运营管理
制定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方案,明确(定量及定性)指标的参考目标值,并对临床专科密切相关的4个次均费用指标,按专科、月度分解到临床,加强多部门联动管理,开展常态化监测,每月重点监测3个手术占比、4个次均费用及抗菌药物使用强度(DDDS)、医疗服务收入占比指标,每月通报全院数据,包括临床专科的每月及累计的数据、与目标值的对比情况等,及时掌握目标值完成情况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各项目标落地。先后完成三级公立医院绩效系统、精细化运营管理平台、广州医保DIP精细化管理系统建设及上线使用,医保连年持续正结余。医院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成绩稳步上升,位列市属公立医院中游 。2023年前三季度三级公立医院“国考”财务指标在广州市属三级公立医院中稳居第一。
注重持续发展
建立日常监管工作机制,在每周的业务例会上,分管领导会针对绩效考核工作的现状进行分析,制定相应解决措施,并及时追踪措施成效。努力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建立健全科研项目激励机制,加大科研奖励及经费配套力度,鼓励高水平科研成果产出,并制定广医四院的《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筹建工作方案》,推进临床研究工作开展。多措并举加大科研横向合作项目,科研经费创历史新高。
深耕满意度评价
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以员工为核心,树立“以人为本”核心价值观。为更好服务门诊、住院患者,广医四院合理调整医院门诊功能布局,按照系统疾病设置门诊区域。结合地区疾病谱,增设高血压专病、咳嗽门诊、甲状腺疾病内科门诊等多个专科门诊,开展全院血糖管理、睡眠障碍评估、营养评估及VTE评估,开设岭南名医工作室及特需门诊。修订跨科收治床位调配原则,持续优化床位管理、检查预约中心工作流程,建立特殊人群就诊机制,增加周末专科门诊,通过动态调整号源、开通诊间预约功能等方式提高预约挂号率。提高医技、手术等临床支撑平台工作效率,促进临床服务运行效率提高,有效缩短平均住院日。通过改善职工工作环境、畅通职称晋升渠道、改革薪酬分配等方式,让职工共享医院发展成果。2022年三级公立医院国考成绩显示,医院门诊患者、住院患者满意度、员工满意度三项指标均获得满分成绩;在2022年度广州市属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成绩中,医院门诊患者满意度排名第4、医务人员满意度排名第2。
随着广医四院新大楼的主体部分投入使用,临床专科扩大及病床数量增加,医院整体环境设施明显改善,广医四院将继续以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为重点,以提升医疗质量、患者体验及患者安全为抓手,聚焦学科和专科服务能力提升,为增城及周边地区人民群众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