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者助手
  • 无障碍
当前位置:

增城“诗想者”缅怀先烈赓续先志——以诗之名致敬英雄

2024-04-07 来源: 增城日报
【字号: 分享

  (记者陈颖诗 通讯员宁淞淇 吴丽敏文/摄)4月3日下午,区文广旅体局在增城图书馆举办“诗想者”第十四期“诗念英雄”主题活动,以诗之名,感念英雄,“诗想者”引领广大市民于厚重的古今红色诗篇中,追随先辈的信仰,致敬不朽的英魂。

  fa6d49fa-bfe5-422a-b8fe-5ba5624dfdd6_watermark.jpg

  聆听诗篇追念英雄

  殷殷之语轻述家国情怀

  又是一年清明时,春风落日寄哀思。在情深追思的肃穆氛围中,退役武警冯女士以毛泽东的诗词《七律·长征》《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拉开“诗想者”的帷幕,英勇无畏、忠诚于人民与国家的英雄形象在嘉宾的演绎下跃然眼前。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在承载着革命气息与乐观旷达的诗句中,我们看见了一代伟人毛泽东对人民军队的深情讴歌,更领悟着烈士们不朽的革命精神。

  拳拳之情俱系于华夏,寸寸丹心皆为家国。退役军人后代肖女士、李先生,陆军某部退役军人周女士以饱满的情感朗诵了《过零丁洋》《示儿》《满江红》等经典名篇。

  从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一片赤诚,到岳飞“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的激越豪迈,从陆游“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殷殷嘱托,到叶挺“雾里旌旗云里山,凭崖勒马君试看”的赤胆衷心……现场观众在家国情怀的感染下、在饱含英雄气的经典名句中汲取着无畏、勇毅、坚韧的精神之光。

  寸寸丹心传承增邑血脉

  拥有深厚红色底蕴的广州承载着披荆斩棘的烽火记忆,这里曾上演过无数血与火交织的历史。活动现场,退役军人后代李先生诵读了聂茂的诗歌《刑场上的婚礼》,把广州革命烈士周文雍和陈铁军悲壮而浪漫的爱情故事表达得淋漓尽致,坚韧的情感力量与高尚的理想光芒感染着现场观众。

  “你可能漫步过蕉石岭下东湖/揽过那一怀春意/但你知否/东湖对面有座‘凤春山’/凤春山上的纪念碑/刻着221位革命烈士的姓名……”军人后代肖女士诵读了刘修建的诗歌《又是一年清明时》,将现场观众的目光牵引至脚下的增邑沃土,在诗篇中虔诚地追念英雄,寄托哀思。

  诗中的郭继枚、伍来城、郑贵章、赖日新、汤亚喜、列树钦……他们或为人民自由解放而献身,或因执行任务而牺牲,他们的名字犹如璀璨星辰照亮着增城的夜空。如今,年轻一代正在纪念碑前以诗歌致敬先辈:“您看/今天的中国已经变成您梦想的模样/您听/今天的增城到处传扬您英雄的事迹。”

  “延水清清沐我身,马列淳淳润我心。明灯照亮革命路,轻装阔步向前进。”有着80多岁高龄、50年党龄的共产党员吴予康,铿锵有力、声情并茂地诵读了其父亲吴介民的诗歌《回延安》《故乡行》,并生动讲述吴介民奔赴延安的革命事迹。

  “我希望年轻一代的你们,能永葆初心,立下大志,一心为国,一心为党。”吴予康的殷切之语,以及其父亲初心如磐、砥砺奋进的故事,犹如一阵阵红色涟漪在观众心中回荡。

代代英雄铸就民族脊梁

  岭南处处是春天,花城一派英雄气。来自增城区新塘消防救援站姚携炜战斗班的战士们朗诵并合唱了班歌《救援英雄》,以此缅怀因见义勇为牺牲的战士姚携炜。在铿锵有力的诵读声中,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的壮志豪情在现场铺陈开来。

  “又是一年清明时,亲爱的战友啊!您甘洒热血的奉献精神,已在我们的心中,烙下永恒的印记!”……这是增城公安分局黄华军原创诗歌《赤子血,忠骨魂》,现场经陆军某部退役军人周女士深情诵读后,尽显对勇擒歹徒牺牲战友的缅怀之情。

  紧接着,青年学子陈兴充满敬意地诵读了中国共产党早期杰出革命家杨匏安的《狱中诗》,以及钱甜甜的诗歌《颂郭继枚烈士》,以表青年一代对革命精神的传承之志与敬佩之情。

  活动最后,空军某部退役军人李先生以欧震的诗歌《不朽》为朗诵会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今天,当鸽子在蓝天上快乐飞翔/我们站在四月的阳光里/想象着他们的眼睛……虽然我们已经说不出他们的名字/但我们知道/他们共同的名字叫英雄。”

  “今天的活动,让我控制不住眼眶潮湿,每一位先烈英雄的故事都是那么感人至深。通过深情的诵读和真情的讲述,我感受到了先辈们的无私奉献和英雄气概,也提醒我们年轻人,继承他们的遗志,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美好的生活。”现场观众谭同学聆听朗诵后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