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区公布16个区文物保护活化利用典型案例
我区公布了广东民众抗日自卫团增城县第三区常备队旧址活化利用项目等16个案例为区文物保护利用典型案例。
据了解,为总结近年来我区文物保护利用工作的有效做法,树立典型,以“典”带面,充分发挥文物保护利用成果推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推动我区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今年3月,区文广旅体局联合市建筑遗产保护协会,策划开展增城区文物保护利用典型案例推介活动,并向社会广泛征集增城区文物保护利用、乡村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典型案例材料。
经各部门、镇街推荐,并经材料初审、现场复核及活动终评等程序,确定了16个典型案例,包括典型区域类、典型项目类和典型个人类(增城最美文物守护人),其中:石滩镇麻车村和新塘镇瓜岭村为典型区域类;小楼镇腊布村的赖氏祠堂保护修缮工程、正果镇正果洋竹林祠堂的中共增城县委旧址保护修缮工程、增江街光辉村湖塘埔自然村内的飞泉洞摩崖石刻本体保护工程(一期)、麻车村刘氏宗祠保养维护工程、仙村镇竹园村的阮海天故居活化利用项目、派潭镇邓村村的石屋活化利用项目、仙村镇东升社内的广东民众抗日自卫团增城县第三区常备队旧址活化利用项目为典型项目类;卜伟成、冯海权、黄金棠、刘宇豪、刘仲平、骆智伟、朱国志为典型个人类(增城最美文物守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