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图书馆寓教于乐积极打造“第二课堂”
近年来,研学旅行作为一种新兴素质教育方式被纳入中小学生课程规划中,将青少年带出“围墙式”教学环境,将课堂搬进公共文化场所,提供“嵌入式”教学让青少年实现“动手做、做中学”。公共图书馆作为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具有社会教育职能的重要场所,也随之成为开展研学旅行活动的绝佳场所。近期,区图书馆将研学教育融入阅读推广活动中,首度推出“图书馆研学之旅活动”,以寓教于乐的呈现方式将“生硬”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易于接受,致力丰富广大青少年课外生活,受到广泛关注和好评。
一是活动形式“多样化”。寓教于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少年儿童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吸引更多的读者参与,通过“图书+”,结合“一本书的旅行”讲授图书馆从采购、加工到管理图书的过程。其次通过团队创建、体验图书加工、任务闯关、共同绘制“我心目中的图书馆”长画卷等活动环节,以期教育少年儿童爱护书籍,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是培训内容“情景化”。以培育当下青少年群体人文修养和认知为目标,通过文献采编课程、读者服务礼仪培训课程等内容,设置模拟情景教学,打造实践性强的“第二课堂”,沉浸式体验学习图书编目、体验图书加工过程,熟悉图书馆业务部门工作流程,既培育了青少年的学科素养,又体现了先进素质教育理念。
三是学习成果“实践化”。研学效果的好坏,要以实践来检验。在此次研学活动课堂中,青少年可现场动手体验张贴索书号、条形码等流程,及时应用服务礼仪应对不文明行为大声喧哗、书籍随意丢放等行为,实操通过索书号快速寻找书籍,并将自己的所学、所见、所识服务于大众,大力培养其社会服务意识。